08年金融危机(一)——美好的开始

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八年了,可是直到今天这场危机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各国的经济还远没有摆脱衰退的阴影。各种对危机发生原因的解读和报道叠床架屋,相关的电影也不少。在《监守自盗》这部电影里,中国银监会的首席顾问沈联涛说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金融工程师要比建筑工程师等其他工程师的薪水高几十上百倍。建筑工程师盖房子修大桥,而金融工程师编造梦想,当梦想破灭时,却是由普通人来承担损失的。我这些年读书越多就越觉得一个现象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一般是在当时处于各方博弈的一个均衡点,远不是简单由道德就能够说得清的。随着我对金融知识了解的深入,我也越来越觉得是非没有那么简单,而中国经济主管部门的高层是相当地具有远见卓识的。在铺天盖地批判华尔街银行家贪婪,没有道德底线的时候,我们也要看到事实是华尔街五大投行惨淡的结局。雷曼兄弟损失惨重,负债6130亿美元被迫申请破产保护;贝尔斯登和美林银行被收购了;仅存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被迫转型为商业银行,接受美联储的救助和监管。可以说,事实上华尔街五大投行已经不复存在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我想通过四篇文章以连载的方式分析08年金融危机的前因后果,试图从普通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美联储等政府监管部门,机构投资者的角度来揣摩他们身在局内的各种考量,最终各方力量是如何一步步推波助澜,酿成了这场世界范围的经济灾难。最后,了解这些前因后果之后,我们又能从中提炼些什么出来了?如何让自己在以后的经济生活中更加理智地抉择?作为开篇,我想先介绍一下要用到的各种术语,以及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各方力量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传统模式的住房贷款业务,一般由商业银行向购房者直接发放贷款,而贷款者则按月向银行还按揭款。银行的贷款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存款以及从金融市场中借贷等。房贷的信用风险都由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承担。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会很慎重地选择贷款申请者,因为一旦借贷人违约造成的损失最终是要由银行来承担的。


08年金融危机(一)——美好的开始_第1张图片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证券化市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的住房贷款模式逐步发生了巨大变化。到目前,已经形成专业化分工细致、高度依赖金融模型进行风险定价和高度依赖证券化市场提供资金的住房贷款模式。首先,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还包括独立住房贷款公司;贷款机构还通过专业的贷款经纪公司开发客户。其次,房利美、房地美,投资银行等机构大量收购住房贷款,这一方面转移了贷款发放机构的风险,另一方面又为银行等贷款发放机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撑它们发放更多的住房贷款。但是房利美、房迪美等机构并不最终全部持有这些收购来的贷款,而是将其中大部分证券化,并将相应的证券化产品出售给各类机构投资者。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最初的借钱买房的人,到他最终需要还款的对象,这中间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说张先生找银行借100万买房子,约定20年还款期,按月还本付息。20年期间,张先生一共需要支付给银行200万。按照上面那张图的模式,银行发放玩贷款后,啥事也不用干,每个月等着收钱就是了,二十年后,一共收回200万,赚取利息收益100万元。可是银行明显是不愿意这么甘于寂寞的,而且付出的这100万贷款是占用了银行的资本金。假如说银行发现了更好的贷款项目,可是现在没有钱,只有与张先生签订的一张贷款合同怎么办。银行这个时候就可以将这张贷款合同拿到二级市场去卖。这张合同二十年后到期的票面价值是值200的,银行可能110万就卖掉。如果这个时候有投资银行有钱又有闲,觉得这笔二十年净赚90万的买卖是划算的,那么他就会从银行手中购入这纸合同。当然投资银行等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才不会苦等二十年来收回成本和利息了。他们会将从银行手中买到的房贷合同打包成MBS (Mortgage-backed security)以证券的方式进行出售。也就是将很多很多房贷当成一个整体以集合债券的方式打包出售。这个时候评级机构再给这些MBS做一个评级,就推到证券市场供各类基金,养老保险等机构投资者购买。看到这里大家看出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了吗?问题的关键是贷款购房者要真正还得起钱,如果购房者还不起房贷,那么无论是买了贷款合同的投资银行,还是最终买了MBS债券的投资者都是要承担损失的。


08年金融危机(一)——美好的开始_第2张图片

后来优质贷款人的贷款合同很快就卖完了,那些非常激进的贷款公司开始向还款能力不够的买房者发放贷款,而房地美,房利美,投行对于这些信用等级不够的住房贷款(次级贷款)照买不误。因为对这部分信用等级不够的购房者收取的贷款利息更高,投资银行更加有利可图。投行将这些不那么靠谱的住房贷款与信用卡贷款,车贷,大学生贷款等等又组合在一起,做成一种叫做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的集合债券,然后也投放到证券市场上。CDO的风险和收益是分级的,还有很多衍生品(合成CDO,CDO square等等),这里就不讲了。

小老百姓借到了钱,住进了大房子,很开心。贷款公司和商业银行先发放贷款给购房者,再转手将贷款合同转卖给房地美,高盛等投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赚到了钱。而投资银行从贷款公司,商业银行收购各种房贷,然后打包做成集合债券再出售的过程中,也赚取了不菲的佣金。最终持有这些贷款的各类机构投资者则满还希望地等待到期能够收回成本和收益。到此为止,一切都看起来很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08年金融危机(一)——美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