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看作精英文化复兴,则现今咱们的社会颇有大众文化复兴的味道。在内地,面向民众的“通识布道者”层出不穷,并且领域也从早先唱独角戏的历史,逐步扩展到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全领域。
再近几年,台湾人也被重新发现了。讲文学及美术的蒋勋、讲音乐的焦元溥与刘岠渭、讲建筑的汉宝德等人,在内地都很受欢迎——尽管他们中有的人在台湾也像于丹在内地一样存在争议。
看多了,总的感觉,内地与台湾还是有点区别,一个似乎更急于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个则习惯于平平淡淡才是真。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这样简单的归类,但是“通识专家”杨照(他也是似乎什么都懂,讲音乐,讲建筑,讲文学,讲历史。都能自成体系)的风格,明显应属后者。尤其是他的《经典里的中国》系列,或最能反映这种平实、返璞溯源的倾向。
这套新近在内地出版的经典解读丛书有十个小册子,包括《尚书》、《诗经》、诸子百家等。正如十盘可口小菜,但是不加味精也不故意幽默,务求原汁原味。
它们真的很小,外观如同漫画口袋书,让人担心能否承担这样厚重的主题。但是看过一册即可知,内容很有诚意,文字简明意旨清晰:回归原典原义。个人感觉,或非如此不足以引领读者重构被粗陋时代的教育所扼杀或歪曲的、对于文化典籍原貌原生态的亲近和回归。
且以第二册为例,来看看他的解读向读者传达了什么。
第二册讲《春秋》及《左传》。
对于今天远离那时代两千多年的现代人,看起来,《春秋》只是记录列国官方活动的流水账,行文可称简陋,一件要事常常只是几个字构成的一句话。而即便用字如此轻省不费力,这本大事记也还是断断续续充满缺漏,以致被后世王安石嘲笑为“断烂朝报”。
但是,这流水账对于记录事件的选择及其每条记录、每个字的背后却隐含深意,并带有强烈的政治伦理取向。而《左传》是解释这些深意的配套衍生品之一。
并非只有《左传》这一部“传”解读过《春秋》这部“经”。那个时代,至少有五部具有同样注释功能的“传”。但是,只有以“事”解经的《左传》真正跳出衍生品的从属地位、可以独立于《春秋》之外并远超其上、同时成就了极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既是史学名著,也可担当中国散文的滥觞。如原中学课本所录《郑伯克段与鄢》一文,在《左传》里,讲述郑庄公与其弟太叔段兄弟相争的故事。自其父武公娶妻武姜、庄公设计纵容母亲武姜与弟太叔段反乱、庄公讨伐并克段逐母,直至颍考叔规劝母子重归于好等,内容详尽,跌宕多姿。但是在《春秋》记录里,此事只有9个字:“夏五月,郑伯克段与鄢”。由此可见《左传》价值之一斑。
须读《左传》,才知无聊如流水账式的《春秋》,编撰者完全没有文学艺术方面的考量,其旨只在于“正名”。通过勉力收集记录那些可依之为据的有关“名分、秩序”之重大事件,力图匡扶日益失控的周代封建政治秩序。——如杨照书中说,“《春秋》选择记录的标准,特别凸显与封建秩序有关的事件,严重破坏封建秩序的,或在艰难环境下仍然努力信守封建秩序的,是《春秋》记录的首选”。仍如郑伯克段之例,看过《左传》,方知“郑伯克段与鄢”六字于封建伦理的评判和导向意义:太叔段以下犯上,破坏政治秩序,所以被讨伐是正当的;但是,郑庄公明知其弟骄纵,不加劝导,而故意设计诱使其反叛而灭之,也不是王官之正道,故贬称其为“伯”而非“公”。
以上内容只能算是此一册书的部分解读摘录,远不能系统覆盖全书。而把这些内容摘出来加以说明,难免带有作为读者的我的主观偏好。或者说,这些内容给我的印象很深,并带来了直接影响:看过杨照对于《春秋》的解读,方知对于一些与《春秋》相关的典故,此前的理解可能是错的。
比如关公秉烛夜读《春秋》的故事。
这事儿很可能不是史实,但是历来为人传颂。这里要说的就是始杜撰者及历代宣扬者的意图。
很明显,与皇嫂共聚一处而秉烛夜读,自然是为了颂扬关公恪守君臣叔嫂之礼、塑造忠义的楷模。但是,为何要强调所读为《春秋》呢?
以前只是简单的认为,此举是为突出关公的文武全才。但是,看过杨照对于《春秋》的解读,知道了《春秋》的着眼点,方明白此举重点很可能仍然是在强调“忠”。——这种宣贯、强调是全方位的,不会放过任何细节,背后透露的就是对于政治秩序、封建伦理的极端重视。
只是,不懂《春秋》的后辈,很可能辜负了历代导演和编剧们的处心积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