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记忆——序


不知道为什么人越是年纪越大,越是怀念小时候的美好时光。可能是现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多了,越发怀念童年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的日子了;或是因为童年的生活越是太丰富了,不由得时不时的去回味;亦或是兼而有之。

既如此,童年的生活如此令人难以忘怀,我却时常有这样的一种担心:等我老了,我是否还像现在一样清清楚楚的记得童年里的一件件小事,若是我得了“老年痴呆”,那一张白纸的大脑岂不苍白,没有回忆的晚年生活岂不荒凉。既如此,我为何不趁自己还记得大概的日子里将那些印象深刻的事情一件件记下来,等我老了,我就可以从橱窗里找出来,没事的时候翻一番,看一看,就这样靠着美好的童年回忆度过余生岂不是一件美事;即使我真的老年痴呆了,这些文字也算是我的“提词器”、“储存卡”吧,不至于让我忘了我是谁,我是怎么长大的,我是怎样生活的。在这里面,我只记叙快乐的事,所有伤心难过的事都绕开了,这样对一个白纸老人来说不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嘛。酝酿着,酝酿着,我一直在酝酿着我到底该怎么开始我的存储童年的计划,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么长的人生当然发生了许许多多值得记下留念的事情,那么长的人生我却找不到一扇门、一扇窗,让我推开进去的入口。或许是时机未到吧,我在等,我爱等,我在等一个时刻,我在等一个时机,一个让我可以走进入、静下来的突破口。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我自己都不记得想了多少了开头,最后总是一次次的被自己否定,这个太矫情,这个太苍白,这个太无趣,这个……。今日偶然读的一本书,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集—《雅舍谈吃》。里面记叙的都是先生记忆中的味道,娓娓道来,像一个说书的人,不经意间把我带入到那样一个香气四溢的美味世界。跟着味道的指引,我也动了情,对啊,人活一世,最终为的还不是一口吃的嘛,小时代的我们更是最喜欢吃东西了,还有什么比美事更令人印象深刻呢?突破口找到了,就让我以美味为引,牵出小时候那些能嗅到、尝到、看到的童年记忆。因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大热,“舌尖体”成了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什么“舌尖上的美国”、“舌尖上的浪费”、“舌尖上的新年”等等,层出不穷,我本是不想凑这个热闹的,可要为文章起一个既好听有切题的名字却是不易的,一不小心就陷入了俗套,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舌尖上的记忆”更合我意,即以味为皮,以忆为肉,以食为骨,以事为血,皮肉结合,骨肉相连,岂不正合适。

我的家乡在山东,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既如此,那四季所食之物就大不相同了,刨去四季都在的没事,还有那些只有应季才有的味道。那时条件比不得今天,所有吃的、用的不分四季,时时有,刻刻有。虽如此,岂不曾听过“凡事皆有定期,万物皆有定时”的道理,吃的东西还是应季的好,这叫做“道法自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舌尖上的记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