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读后感

斯图尔特文学抒情的这些灵感,来自于他的亲身体验。与一般科普作品不同,斯图尔特通过亲切的文字,牵引着读者的思绪,同他一起或在养殖箱中观察蚯蚓,或亲赴外地调查,或与科学家交流,与林业工人或农民探究地下的那些奥秘。

相信在许多读者印象里,对蚯蚓既司空见惯,又似乎知之不多,一些人对这种寡毛软体动物也没什么好感。关于蚯蚓,大多数人所能想象得出的几点或是:蚯蚓无眼无耳,有益于松土,再就是蚯蚓具有再生功能。及待同斯图尔特一起走进蚯蚓的地下世界后,读者会猛然发现,蚯蚓的地下世界原来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斯图尔特从达尔文研究蚯蚓处铺陈,接着引申出蚯蚓这个看似极其脆弱的小动物,居然可以安然度过地球上的几次大灭绝,要知道包括恐龙这种曾在地球上不可一世的动物也在大灭绝中退出了大自然的生态链条。蚯蚓非但没有遭到灭顶之灾,反而从欧洲寒带地区,向其它地区延伸,并迅速繁衍。

前面提到过,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蚯蚓是有益的。但斯图尔特通过对北美一些森林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后发现,作为外来物种的蚯蚓大规模进入森林后,“能增加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同时也降低真菌的数量,而这将影响到哪里一类植物会茂盛生长,而哪一类植物将挣扎求存或是惨遭淘汰”,其结果是,“蚯蚓这类如此细小柔弱的生灵,竟能把地面生活的鸟类和其他生物逼出森林”。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任何事物均有其两面性,当蚯蚓摆出一副“外来物种”的姿态时,自然生态必然遭到严峻挑战,更多时候是被迫作出改变,而这必将引发生态系统的连锁反应,祸福难料。

同斯图尔特一起走进蚯蚓那精彩的地下世界,其实也是从另一角度去认识人类自身。当人类的足迹踩遍这个星球时,不知不觉中,蚯蚓跟随着人类的鞋底、车轮,有时只是钓鱼多余的诱饵,轻松“占领”了广阔的大地。更为可叹的是,人类往往还以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者,殊不知,脚底下蚯蚓早就布满了迷宫。倒不是说蚯蚓的扩散肯定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实际上目前还是有益于人类活动的,但也有必要防止蚯蚓无序扩散,可能给生态平衡造成负面效应。

从文学角度看,古今中外那浩繁卷帙的文学作品中,之所以鲜见关于蚯蚓方面的艺术结晶,最根本的原因或在于,人类习惯于地球表面生活,即对看得见的世界更能生发出抽象的灵感,而对于脚底下的那些难以直接观察之处缺乏深刻的认知。蚯蚓,何尝不是文学的一面镜子呢?

[美]斯图尔特著王紫辰译商务印书馆

一只小小的蚯蚓,足以“撬动”整个地下王国的自然史。艾米·斯图尔特受达尔文的启发,以私人花园里饲养蚯蚓的经历与经验为纲,关联出“蚯蚓生态学”的方方面面。本书雅趣与新知并重,风格幽默且不落俗套,展现了一种新的“趣味自然史观”,有助于调动读者的好奇与探求心,丰富我们对自然万物的感受方式,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转化与利用等科学意识,主动认知脚下这片错综复杂的生态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