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文化印象

  记忆中的文化印象                          ,

              ——“教师文化讲坛”侧记

  “湘江开言路,教坛生斑斓。”11月29日、30日,《株洲教育发展》首届通讯员、作者培训班暨第一期“教师文化讲坛”活动在市教育局、市二中举行。笔者有幸作为参训一员,目睹名师风采,抵晤名师思想,从而,剔除自我之浅陋,实则获益良多!点滴琐忆,摘录三例,以强化记忆中那挥之不去的文化印象也。

王亚:“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一袭长袍,柔发拂肩,散发着独有艺术特质的王亚老师站在我们面前。对于王亚老师,于我而言,比较熟悉了。曾在“国学大讲堂”上,听她讲纳兰性德、讲仓央嘉措、讲李清照。今年四月,在新华书店,作为乡土作家的她,分享过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进而,读她的文字,那书页间流淌的满满的感性、细腻与温暖,总会轻轻滴灌你思想的根须。    

当天,她跟我们讲了《课堂教学的文化味》这个主题。共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我们为什么要谈文化;何为课堂教学的文化味;课堂文化味如何达成。她举了自己执教过的一个课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深读”文章,“深究”文章背后的作品,“深研”作品背后的文化,才能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文学味和文化味的自然绾合,学科素养才能自然呈现。” 她为女儿量身订制的暑假主题研读计划之“活着”,很有借鉴价值。她总结出的课堂文化味的三重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流水今日,明月前身。”诚如斯言,她的内心,肯定被秦汉时的明月朗照过,被数千年的文学长河洗涤过了。

梳理文化脉络,聚焦学科素养,直抵课堂教学的文化创新。古典情怀与现代思维的链接,感性与知性的交融。举证翔实、逻辑严谨。“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融课堂教学艺术于一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然后,去过一种专业而幸福的生活”——她的讲座,带给我的是长长的思考⋯⋯

成建梅:“练就一双‘新闻眼’”。

成建梅是资深媒体人,是株洲日报社的著名记者,尤其擅长于大型报道。她讲座的主题是《教育新闻写作实操》。“为什么要写?怎样写?写什么?”围绕这条问题主线,简简单单,一字儿排开。她指出校园通讯的特点是简洁明快:客观发生、公众关注、大众传播。“客观发生”是新闻报道有别于文学创作的地方。

写什么?校园新闻在哪里?如何找准报道点,编写新闻稿件?——很显然,这是初学新闻报道的一大难点。她指出:“我们要学会练就一双‘新闻眼”。她的工作经验是:“人多看长幼;特例有新闻;对比看‘第一’;惯例找变化;热点常对照。”她的写作经验是:“常规新闻看细节,小处往往有亮点;跳出会议写新闻——以市长给孩子起名为例;重大活动要跟进、找准定位、深度剖析;新闻可以有温度打动人。她以“鱼片”刘朝华的新闻制作为例,又援引《新华社》朱玉撰写的《警察任长霞》为例来作解读。一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她的讲座就显得格外接地气。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给人的感觉是实操性特强。 客观的讲述,又不失人性的温情。简洁明快,快速高效。从她果敢的眼神里,我读到了战地记者海明威的影子……


刘建琼:“特级教师的语文味道。”    

11月30日上午,“文化讲坛”移师市二中,刘建琼老师为当天讲座第一人。他是湖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教育部“国家级培训专家”,首届全国创新教育奖评选创新教师奖获得者,湖南省新世纪首届"121人才工程"入选者,长沙市有显著贡献专家……    

刘老师的身份是教授、学者、研究员。但他最喜欢的身份却是“语文特级教师”。他教过小学、中学、中师、电大。现在还在湖师大带研究生。他笑着说,除了没教过幼儿园,其他都教过了。    

写作是思想的流动。写作是思维的运载。他说经常写作的人,孤单而不苍白。他说受过写作训练的人,都比较年轻,看上去会比实际年龄小好多——因为,他们有一种思想洁癖。通过写作,把身体里的杂质过滤、剔除掉了。写作对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他大讲特讲。他指出写作只会让人越来越有活力。人的死亡首先是脑死亡,其次是上肢,再其次是下肢。因为,四肢只是神经未梢。  

他说民国为什么会有大师?因为那时候的教师,是真正的读书人,是笔耕不辍的作家。如朱光潜、朱自清、叶圣陶、郑振铎、夏丏尊、丰子恺,等等。说着,他从幻灯里拖出一张表格来。表格里陈列的是现当代语文大师,比如于漪、李镇西、程红兵、韩军、余映潮等等老师的文章及著作篇数。当然,也包括他自己的。于是,他的结论是:能成为名师的人,必定要会写。    

他讲座的主题是:《从教学随笔到教研论文》。谈到撰写教学随笔的益处,他讲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有利于推进教学理论的构建;有利于个人撰写教育论文。就“教学随笔”与“教育论文”,他作了深入的概念辨析。就“教育论文如何写”,他从实例入手,引导大家认真考察其奥妙所在。就“语文名师炼成之启示”,他帮老师们开启思路。——要有学科热爱;要有实践体验;要有真切研究。他说检验文章的优劣,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是否能大声地朗读出来。

坐在台上的他,目光炯炯,眸子里射出一股锐气。他说话很有节奏,时而急、时而徐。偶尔还会停下来调侃两句。女儿的小说片断,儿子的政论观点,信手拈来,都是鲜活的例证。他教过13年的高中语文,《过秦论》《论语》《岳阳楼记》随口背诵,分毫不爽。在讲到自己如何拿出一叠刊物——以在核心期刊上,连续发表了9篇文章这实证,打消评委的疑虑时;在讲到一字不改,发表了他的长文,一举打破《湖南教育》版面纪录时。那份自得与自信,洋溢在10米开外。其专业素养之深厚、意境内蕴之丰澹,由此可见一斑。听他的讲座,被一种强大的磁场深深吸引。因为,他确实是一个有语言味道的人,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所谓味道,“味”指语言艺术,“道”指场域思想。他自诩是“一个有意思的,脑子清白的人。”

两个小时的讲座,台下笑语盈盈,在座者如沐春风。他完整地诠释了一名成长于湖湘大地之上,语文特级教师独有的个性风采。

阅历是笔最大的财富,55岁的年龄,他把自己活成了一棵树。一棵会开花的树,一棵自己长高并开枝散叶的树……


记忆中的文化印象_第1张图片


       

  于2019年12月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忆中的文化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