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随想

发展 & 趋势

工业革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改造世界的速度 & 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大数据是继工业革命之后,把人类从低端、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另一场革命。回顾工业革命,表面看,得益于电的发明 & 电力传送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深层看,这是人类对能量运用的持续进步。举个例子:一百多年前,Daimler 发明第一台汽油驱动的汽车。一百年间,人类手头大规模使用的高密度能量容器,只有汽油。直到近年来,电池的发展让汽车业找到了另一种替代的可能,从而引发汽车产业的一场地震。汽车行业,能源行业,都是过去一百年的支柱行业。可以说,这一百年,是人类对能量持续探索、深化运用的一百年,是能量相关知识把人类社会彻底翻耕重造的一百年。

现在,另一股力量正在崛起,那就是「信息」。信息,也将会和能量一样,再次重塑人类社会。「信息社会」已经是一个人们习以为常的名词。但人们对信息的理解 & 认识却远未成熟,大大低估了信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信息社会是伴随「互联网」而生的一个老词,在「大数据」出现后开始展现其真正的威力。

当说起「大数据」,人们可能想表达「云计算」,也可能是「人工智能」,亦或是「物联网」,又或者是几者的混合。大数据这个概念本身其实包含了「AI+BD+IoT」的意思。AI 是头脑,BD 是血液,IoT 是神经。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智能革命」。

极简地说,目前,AI 在「有边界的决策」之内大杀四方,BD 从技术到生态已几近成熟,而 IoT 则刚刚起步。单拎一个来看,都只能是盲人摸象。它们背后是「虚拟代理」这个势力的崛起[1]。举个例子:人,在网上有一个网名。这个网名就是人在虚拟世界的代理。起初,这个网名仅仅是一个字串。一个很长的网名不代表这个人很高,一个诗意的网名也不代表这个人很帅。但慢慢地,随着论坛→个人博客→微博→短视频的出现,人们可以通过这个网名追踪到越来越多的信息:它的发言、观点、见解、喜好……,乃至这个人的形象、声音。这个代理越来越接近这个人本身。

再举一个物的例子:之前我去参观一个水力发电厂,以前需要上百号工人控制、维护;现在,这个厂还是有上百人的巡检队,但,所有的操作控制都在千里之外的总部。这时,水电站在内部网络上就实质上存在一个虚拟代理。它有自己的感知:来水量、转子的运行状况、电网的状况……它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来水量猛然增大,它会自适应调节……。首先是重要的设施被「拟人化」,接着是家里的电器,再后来可能是楼宇、公路,直至山川河流、花鸟鱼虫、脚下的土地。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百度地图新推出一个功能,只要读几句文字,就能根据你的声线特征模拟你的声音,做导航播报。读的那几段语音是死的数据,但根据它生成的「声音代理」却活过来了。它可以不光服务于你,而它的「分身」可以同时服务若干其他人。当然,前提是你的声线足够有特点。

何以断言「虚拟代理会崛起」?一个简单的推断是:虚拟代理能够冲破物理的束缚。虚拟代理可以冲破空间的束缚。人,不可能瞬间移动到哪怕十米开外,因为相对论的限制。但虚拟代理可以以光速前去。虚拟代理可以冲破时间的束缚。比如:定下一个触发条件,它可以永久地执行下去。

未来的趋势看似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深度融合,实则是虚拟代理攫取更大的能量。

面临的问题

「智能革命」刚刚拉开帷幕。就像马车夫憎恶汽车一样,这场革命最大的阻力来自人们观念上的停滞。无知而无视,而时间拖得越久,对大部分人而言越不利。其次才是技术的障碍。最后,当这场革命气候已成,人类社会就不得不在社会层面加以研究。

1、头脑上的还没准备好

对大多数人而言,大数据仅仅是一个新兴技术。对大数据的兴起,要么觉得还远未成熟而忽视,要么深信媒体的过度解读而恐慌。

随着传感器成本的急速下降,以前很多需要人去追踪的事,现在可以交由机器去做,而且不用管人的吃喝拉撒睡。也就是说,以前那个「招流水线上的工人,本来只想要一双手,结果来了一个人」的残酷笑话,将会逐步变成现实。随着感知触达的实现,那些物理世界在虚拟世界的代理,话语将越来越重。进而随着世界的「变软」,人类将真正获得上帝视角。

智能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犹如佛法东进。其本质是决策过程的去人化。⋯⋯

2、技能上的还没准备好

考察智能革命的演进路径,其真正发挥作用,可能会从各级社会组织推行「在线」开始撕开裂缝。在线时间越长,各式 OA 系统介入就越深入,大数据的作用发挥将越显著,从而进入正反馈。

但目前而言,基础设施尚未建成,拥有相关技能的人才储备尚未满足。⋯⋯

3、制度上的还没准备好

先行的绝大多数制度是围绕「人做决策」而制订的,与智能化的本质——决策去人化,有冲突。在权责上,如何区分人与机器的界限,远未明晰。⋯⋯


  1. 参见「游戏化,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的传送门」。 ↩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能时代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