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是从2015年开始考非连续性文本的。非连续性文本看起来是有那么一点枯燥,但如果你能真的能沉下心来,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读它。那么,你会发现:非连续性文本,还是挺让人长见识的。
非连续性文本很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杂!它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文体,而是杂合了多种文体的“集成性”文章。基本上,除了“描写”和“抒情”这两种极具“文学性”的表达方式外,其余的表达方式,像记叙、议论和说明,在“非连续性文本”中都有可能出现。所以,在一张试卷中,先来一篇“非连续性文本”,然后再来一篇“文学类文本”,这样就能很全面、很综合地考察到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了。对于那些没有文学天赋的同学来说,“非连续性文本”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翻盘”机会。因为“非连续性文本”非常地接地气,没有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句子来让你赏析,它所考察的,仅仅是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搜索关键信息的耐心。
喜欢读报纸或者杂志吗?非连续性文本,就跟报纸和杂志上的文章有点相像。
那么,让我们来谈论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非连续性文本通常都考哪些题呢?
一般来说,一篇非连续性文本都会考三道选择题和三道简答题。
选择题考什么呢?通常就是给你四个题干,然后让你选择其中与原文相符的一项,当然,有时它也会让你选出其中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
所以,选择题考的是学生在检索相关信息时的耐心和对比相关信息时的细心。
解答这些选择题时,比较好的方法是:
1、先排除那些明显错误的选项。比如说那些过于绝对化的,或者说有着明显的逻辑错误的选项。
2、对于那些模棱两可的,比较难判断的选项,我们可以根据题干的信息在原文中划出与之相对应的内容,然后再细细地去对比原文与题干,找出其中的区别。
这是解答选择题的方法。很多同学在对比题干和原文时,并没有把原文中的相关信息画出来,这样会导致的结果就是:看了一下原文,再回过头去看了一下题干,然后再回过头来找原文时,发现刚刚的那段“原文”已经混在茫茫的文字海洋之中,找不着了,然后,自己又得重新来一遍,确认那段“原文”的位置。这是一种极其浪费时间的做法,在反复“查找——迷失”的过程中,你甚至可能会失去耐心,气急败坏,耍性子随便选两个看着比较顺眼的选项算了。而把原文中的相关信息画出来,你离开一段时间再回来的时候,仍能很快地找回那段相关的信息。考试是很考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在“考试”这场战役中,谁先气急败坏,谁就先走向失败!所以,你必须沉下气来,战斗到最后一刻。人生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战役等着你去打,考试不过是一次演习。你必须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之中形成自己的战略。
简答题考什么呢?通常考三类题型,分别是:内容概括、建议看法和品味语言。
在回答“内容概括”题时,我们应该先看看该题的分值,再想想自己要答到多少点。具体解答时,我们同样需要先在原文中画出相关的内容,再逐点概括,并把自己概括出来的内容写在试卷侧边的空白处。最后,我们再把试卷空白处的内容全部整理归纳一下,集中写到答题卡上。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的“品味语言”题和我们之前讲的“句子赏析”题是差不多的。这类题型的答题方法,详参本公众号之前发的一篇文章——《句子的赏析》。
最后,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的“建议看法”题,实话实说,解答这一道题,就相当于写一篇小型的议论文啊。所以,这一道题的标准答法,就跟议论文的标准写法差不多,首先,你要明确表态,是支持还是不支持,这相当于提出你的论点。然后,针对自己提出的论点,你要给出相应的论据,写议论文的时候,我们的论据可以来自任何地方。但在解答非连续性文本中的“建议看法”题时,我们的论据,最好来自文中的内容或来自生活实际。这道题,说白了就是“读写结合”的一道题,所以,答题一定要紧贴原文。提出论点,给出论据之后,你还要总结一下,总结完,这道题就算是答完了。
以上所述,就是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时的基本战略,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战略,落实到一篇篇具体的文章时,可能还需要略作调整,这个就需要你自己去琢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