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农民有福了,阿里巴巴要“让天下没有难卖的农产品”

1亿农民有福了,阿里巴巴要“让天下没有难卖的农产品”_第1张图片

红遍中国的“五常大米”也会卖不出去?没错,这事是真的。

今年初,“五常大米滞销”的新闻登上“热搜榜”:受市场掺假米影响,部分农民的正宗稻谷只能堆积在家中,令五常米首次出现滞销。

的确,五常处于“黄金水稻带”,水土资源好,病虫害少。其大米直链淀粉多,饭粒油香,口感甜。

但这种五常米年产量仅50万吨左右,而市面上以“五常”名义销售的大米每年超1000万吨。保守估计,消费者买到真五常大米的概率仅为1/20——太多真假难辨、信任缺失为这个地域品牌蒙上一层灰。

为此,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与五常合作,强化当地大米品控和物流实时监测,用智能物流网帮助五常大米农民、商家货通全国。

同时,天猫、阿里云、蚂蚁金服也参与其中,打通溯源技术,让每袋经过认证的五常大米都有专属“身份证”。消费者只要用支付宝等应用扫码,就能看到这袋米用什么种子、施什么肥、再到仓储、配送全过程都一目了然。

解决正品和信任问题后,正宗的五常大米通过阿里渠道,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餐桌,在五常大米接入菜鸟2个月后,网店月销售额同比增长318%。

而这正是阿里巴巴再造农业的模式,不只是营销、卖货,而是要深入产业,集合所有业务单元的优势资源,解决各环节痛点,从聚合消费到聚合供应链改革。

由此,阿里经济体打造出一套数字农业的“商业操作系统”,为玩家提供“数字经济”生存的入口,让他们在“系统性竞争、生态化角逐”中,由“寻找舞台灯光”到“走向舞台中央”。

基于此,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成立,它整合淘宝、天猫、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等13个业务单元的涉农资源,借助数据、技术“中台”,形成多维、共生、高度协同的体系,合力赋能农业玩家,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农产品生意。

此前,马云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亩产做到了1000斤,互联网要把亩产做到1000美金。现在,“亩产1000美金”计划已覆盖全国25个省份近1亿人口,孵化超2500个品牌。

1亿农民有福了,阿里巴巴要“让天下没有难卖的农产品”_第2张图片

毕竟,中国幅员辽阔,农业区差别极大,小农经济多,产供销体系复杂,数字化程度极低……这和当年的零售业极为相似,按电商发展的历程看,“互联网+技术”也能给农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所说:不是追赶风口,而是创造风口,洞察未来的人,先行一步,勇于尝试并解决未来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创新。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农产品生意

《乡土中国》曾说:“在快速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

特别是如今,移动互联网普及,信息大爆炸,数字经济技术突飞猛进,人们更需要抛弃过去陈旧、迷信的常识,不断接纳专业、科学的智识。所以说,不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而是过往的习俗、意识限制了创新力。

1962年,“中国柑橘之父”章文才考察湖北秭归,发现它靠近西陵峡,有独特的峡江小气候,特别适宜种植柑橘类水果。于是,章文才为当地引进12个脐橙品种,开启大范围种植。

截至去年,秭归脐橙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60万吨,产值超过30亿元,被称为“脐橙之乡”。

但典型的家庭农业下,种得出也不意味着卖得好,产供销仍有太多地方可以升级,数字经济时代,这种“升级”则意味着增量的市场。

所以,阿里参与进来,根据淘宝、天猫、盒马等消费大数据,按不同甜度、大小给脐橙定下14个等级,再对应不同价格、不同渠道销售给不同的客群。

同时,阿里云协助合作公司强化技术手段,为半山腰种植户提供土地检测,搞定滴灌系统,解决难管理的痛点,及时补水、补肥,缩小果实尺寸、口感差异。并让生产线可以自动检测果实甜度、大小,实现分类包装。

按当地一位果农的说法:“过去最好的收成是年收入4万多元,今年收入可突破10万元。”所以,自愿加入此类合作社的橙农越来越多,涉及种植总面积2000多亩,相关种植户每亩至少增收800元。

而针对流动资金困难的果农,蚂蚁金服还提供对应的融资方案,菜鸟则负责将鲜果迅速运出水田坝乡,直达千家万户餐桌。

1亿农民有福了,阿里巴巴要“让天下没有难卖的农产品”_第3张图片

“从来不是一个部门在战斗,阿里切入产业,落地行业,合作各省市县,都是‘集团军’协同作战。”阿里一位负责人这样告诉小郝子,其模式,往往是一个部门解决关键“痛点”,领衔中路“打野”,单点突破,其他部门一起来打“辅助”,同步共振,最后寻求整条价值链的全面胜利。

打个比方,阿里各业务单元的能力是散落的拼图块,经济体协同作战下,合力输出一整套数字化能力,而非单一模块,如此,造就出商业操作系统,形成完整的拼图作品。

这就大大区别于腾讯。它虽能给出单一环节的技术方案,但不同业务线各自为战,不能全局地解决问题。行业玩家没有“一站式”升级的办法,只能自求补齐短板,在缺人、缺思路和各环节协调中消耗资源。

对比下来,阿里一个数字农业事业部就能打破零散乱的小农经济,建立有规模、有技术的新模式;让农户、新型厂商从“向土地要价值”到“向品质、品牌要价值”,收获更多利润;令数亿消费者有更安全的菜篮子,吃到原产地直供的鲜美。

一句话,农业供求的二元鸿沟,正被数字经济浪潮弥合,有技术得市场,有创新得利益,农业这个线下“最顽固的堡垒”被“互联网+技术”攻克,只是时间问题。

有底气,定义未来

毫无疑问,这场农业数字化战役才刚刚开始,昨天是历史,今天是开始,有底气定义未来,明天才什么都好使。

其中,大破大立的关键要素就两个:跨界懂行的人才、贯通技术的“中台”。

首先,哲学家康德的“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在数字经济时代尤其值得践行。

年初,小郝子与阿里一位高管聊天,他认为阿里这两年最大的收益,正源于一些跨界人才成长足够,大量“出活”。

他们出身于传统行业,深知其中痛点,经过几年互联网思维的“锻造”,这群“产业叛军”获得新基因,懂得用技术方法去解决痛点,谋和更多玩家的“甜蜜点”。

例如,大兴安岭南麓的内蒙古兴安盟虽然是“有机食品之乡”,但也有国家级贫困县,传统地依靠经验和手艺,大米生产效率低、质量无法控制、收益波动极大。

于是,来自于阿里各业务线的跨界人才共同考察,合力解题,从耕种、管理、收获、仓储、加工、贸易、运输全价值链切入。

由此当地开始升级高端稻种;用物联网设备、无人机监控水稻成长、施肥除虫;以自动化、高标准生产线加工稻米;借线上线下全渠道售卖;搭建集群仓为农户降低一半物流成本……

这样,人才合力,打造出“数字农场基地”模式,塑造出产业竞争力,该模式磨合、改进后,便在全国复制。

现在,兴安盟的科右中旗因此提前脱贫,基地模式还成为标杆,被数字农业事业部复制到广西、海南、云南等种植区,打造各自的理想主义。

1亿农民有福了,阿里巴巴要“让天下没有难卖的农产品”_第4张图片

其次,阿里2015年定下的大中台战略,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的确,中台作为科技概念有些晦涩,但对于历史爱好者却容易理解,它就相当于“尚书省”,解决各部门数据、技术不统一,统筹其导入、存储、调用、分析的标准和规则。

自此,业务单元将技术、数据沉淀到一个大平台,变成一个个乐高积木块,当有创新业务出现,各部门都能根据自己需要快速调度技术、数据,“搭”出自己需要的产品。

基础共通下,即便不同部门也可以迅速针对某一个特定商业目的,形成全新协同网络。

比如,阿里云“农业大脑”综合多方专家经验,声纹测定、红外温感,可通过猪的咳嗽、叫声、体温等数据作判断是否患病,预警疫情。它可以被数字农业事业部直接“拿来”,应用在所有新型猪厂,蚂蚁金服可以此判断猪厂运营状况,调整融资配给。

如今,腾讯还在为初级代码共享、减少重复开发沾沾自喜,它要打造像样的中台,赋能产业,前路漫漫。而阿里已经把中台玩得溜起,与传统行家碰撞出各种“花火”。4年时间的差距,到行业落地时,便成了天壤之别。

就像一位行业大咖说的:成功的商业,必然少不了人、方法两大要素。人不对,一切皆是枉然;方法不到位,所有努力都会打折。

目前,阿里已协助黑龙江响水等地实现“亩产1000美金”,明年还将有更多数字农业基地达成这一目标。2年前的梦想就这样变成了现实。

最近,90岁的袁隆平说他正向“亩产1200公斤”努力,或许用不了多久,阿里也要把目标更新为“亩产1200美金”。

未来,被数字比特改造的农业会更加犀利,它必将“量中华之物力,结举国之欢心”,那时再回头来看,如今种种,只是序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1亿农民有福了,阿里巴巴要“让天下没有难卖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