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优秀教师的标准(48)

今晚我阅读了上海黎加厚教授的《信息时代优秀教师的七个好习惯》一文,特别触动我的心弦。

黎加厚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教育技术硕士。黎教授说自己注意到,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教师,都是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努力培养和形成自己良好的思维和教学工作习惯,从而逐步走向成功的。他说:这个时代的这些优秀分子,大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习惯。例如,对工作、对事业的高期望;特别善于学习;努力把新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他们不仅教学PPT设计得特别有创意,而且设计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欢;着迷研究新东西,教学充满创新精神;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流分享,擅长新媒体写作与传播,甚至拥有众多粉丝;勇于用新的生产工具武装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幸福指数很高,健康快乐。

信息时代优秀教师的标准(48)_第1张图片

下面是黎教授《信息时代优秀教师的七个习惯》一文的摘录和我的心得体会。

习惯一:高期望

在教师队伍里,你总可以看到有一些对信息化教学积极主动参与,很有责任感的优秀教师,他们好像与生俱来充满着激情,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兴趣,乐观向上,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周围的师生。他们满怀梦想,追求人生意义感,而且一直不忘初心。这种性格或者说是长期养成的习惯,与人的年龄无关,无论是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还是久经杏坛磨炼,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甚至看到一些年近退休的老教师,对数字化教学也是热情洋溢。

最爱使用的信息技术:在手机上使用“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随时记下自己的新想法,与家里的笔记本电脑同步保存。用“幕布”APP做笔记,一键将笔记自动整理成思维导图,更加简洁便利。

我热爱教育,热爱我的学校。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培训师。说着容易做着难,从一个一线教师转变成一个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没有扎实的学识,流利的口才,过硬的教学能力,过人的组织能力是绝对不行的。我坚持每天读书、摘抄笔记、写心得体会,听专家讲课、同事训讲,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时时处处不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虽然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离我心目中的标准还相差甚远。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从开始到成功,中间的距离是坚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想只要自己心中有目标,每天都行动,一定会有所改变。

对于学生,我特别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有一个自由、舒展的天性,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一颗求学上进的心。特别希望找回真正的校园,真正的课堂,真正的教育。


习惯二:善学习

信息时代的高效能教师特别爱学习,善于学习,高效学习。他们在生活中对新事物永远保持高敏感,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思想。擅长利用手机上面的QQ和微信群,进行无时不在的交流学习。最爱使用的信息技术:使用手机版的微信、QQ,通过朋友圈交流学习。常看的教育微信公众号资源:星教师、语文湿地、问题化学习、生活中的化学、欣闻世外、微言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

在这方面我表现较好。我从骨子里喜欢学习,对学习保持着浓郁的兴趣。目前我关注的公众号有215个,绝大部分都是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我从中获得了不少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在前段时间举行的河南语文年会上,我利用星期天时间,作为一个旁听生,费尽周折进入会场,甚至不惜坐在地上听讲。有的老师都笑我说,你一个数学教师学语文尽头还这么大!整整两天,我没有缺一节课,收获满满。


习惯三:肯实践。

优秀教师学习新技术一般都是从模仿、练习开始,逐步熟悉技术,然后尝试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最后将技术融入课程教学,达到娴熟、自如的程度。他们在教学中学习运用新的技术和理论,能够沉浸其中,长期实践,遇到阻力和挫折也能够坚持不懈。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一些具有前瞻眼光的教师果断地提出BYOD,手机进课堂等观点,并努力尝试运用不断涌现出来的APP和新的教学方式,诸如翻转课堂、微课程、可汗学院、智慧教育、创客教育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步进入学校课堂教学的。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具备高反思力,自省,勇于承认错误,无论教学,还是科研活动,一旦意识到问题,立即会主动调整改进;在实践中注意不断修正、迭代,认为无论课件开发,还是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都需要不断更新完善;通过多年来的实践,逐步形成了非常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思维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学生中心、互动参与,丰富教学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用技术促进联结。最爱使用的手机APP:用“UMU”设计微课程并组织互动的课堂,用“问卷星”设计考试测评和试卷分析,还用“微助教”“雨课堂”等APP辅助师生交互。

在教学中,我特别推崇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培训。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改变,那么教师的培训方式也一定要发生改变。我们不能一方面让学生自主探索,一方面让教师接受填鸭式培训。在去年冬天的校内“精彩1小时”训讲活动中,我采用体验式培训,培训效果良好。

自从参加青椒计划学习以来,我又深深地被这种社群化学习所吸引。学员们在CC群中,在微信群中,点赞、评论、分享,互相鼓励, 抱团成长。我深深地陶醉其中,是一个受益者和传播者。目前,我申报的区级课题《互加计划社群化学习助推区域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已经立项,我想我一定会成为社群化学习的受益者和推动者。

信息技术是我的短板。在没来教师进修学校以前,我在电脑上打字都很困难。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我对于办公软件已经比较熟练。但这些仅限于是为了完成工作不得已而为之。这次学习以后,我改变了认识。现代化的教师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做支撑。我学会了用“问卷星”设计考试测评和试卷分析, 学会了写、做美篇、做时光手帐,前几天还创建了cc talk直播群。


习惯四:善设计

优秀教师注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设计感。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他们很注意细心观察学习别人的PPT内容和画面的艺术设计,用艺术家的眼光创意设计自己的教学PPT,让学生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在课堂教学中,备课充分,学科知识精益求精,重视方法论的运用,教学设计不仅设计知识内容,更注重设计教学活动,能够熟练地使用互动教学、可视化表达、新技术融入,课堂讲授特别有故事感和共情感,无论是教学媒体设计制作,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都能于细微处显现工匠精神。

最爱使用的设计工具:能够熟练地用PPT设计数字故事,利用“PP匠”网站把教学PPT转成H5二维码,供学生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浏览。

常看的PPT设计微信公众号资源:PPT二号线、秋叶PPT、PPT研究院、我爱PPT、锐普PPT、布衣公子PPT。


在小学教课时,我自认为自己是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善于善于进行教学设计,善于组织教学。但现在角色转变以后,我认为我的强项已经变成弱项。在我们学校开展的"精彩1小时"训讲活动中,一直抓不住热点难点问题,找不准视角,寻求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活动开展一年来,基本处于被动状态。


习惯五:爱创新。

信息时代的优秀教师能够在常态化教学中发现问题,并与教师团队和学生一起致力于解决问题,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技术促进教学。他们善于跨界思维,迭代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新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教学规律。注重促进和启发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力,吸引学生探索现实世界,指导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解决真实的问题,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最爱使用的知识管理工具:喜欢用“MSOneNote”组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善于学习借鉴国外的创新设计和教学案例,使用“中国知网”“超星学习通”等了解国内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常看的教育新思维方面的微信公众号资源:新校长传媒、EduTech 自留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科学网、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等。

对照这一条,我觉得自己有创新意识,但力度不大。总喜欢接受现成的信息技术,不喜欢自己钻研。


习惯六:乐交流他们习惯团队协作的工作和学习方式,深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集体智慧原理,熟悉“六顶思考帽”“拼图式(Jigsaw)”等合作学习策略。他们是使用新媒体(博客、微信朋友圈、公众号、QQ、直播)的高手,乐于无私分享自己在数字化教学中的收获体验,有的人甚至成为“网红”名师,粉丝众多。最爱使用的手机APP:早期使用博客撰写教学反思,现在改用微信公众号发表个人学习体验,在教学中使用微信、QQ建设班级朋友圈,使用“讯飞语音输入法”的人工智能技术,将说话语音同步转成文字输入,用“沪江CCtalk”直播。

我特别乐于与其他老师交流心得体验。创建"'优秀青椒学员群",积极分享教学感悟,促进学员线上线下融合。创建写作群,为不会写的老师提供帮助。申请担任中学语文助教,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


习惯七:利其器

优秀教师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们知道,教育信息化,最好的资源不是现在大家说的资源库、教案库等,最好的资源是人,人是教育的第一要素。

人的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没有了健康,其他功名利禄都会化为乌有。财经小说作家梁凤仪说得好:健康好比数字1,事业、家庭、地位、钱财都是0;有了1,后面的0越多就越富有。反之,没有1则一切皆无。是的,没有了健康,可以说就没有了自尊,没有了生活的底气,何谈事业成功不成功?

另外,我觉得人必须有一个好心态。凡事多换位思考,遇到好事淡然,遇到坏事释然。坏日子往好处过,就是好日子;好日子往坏处过,就是坏日子。把坏日子过好的人,是一种能力。


黎教授的这篇文章深深地震悍了我,对照七条,我要么做得很差,要么做到了也只是浮在表面。和优秀教师的标准相比,我相差得太远太远。唯有学习,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才会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优秀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加倍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时代优秀教师的标准(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