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未来之子深情相望》的反馈

王雄老师,您好:

        我是盛亚雄,24期刚刚毕业的i willer。我刚刚读过您的与未来之子深情相望的这篇文章,感触颇深。我生在书香门第,父母都是教师。爸爸是高中物理老师,妈妈是幼师。所以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我觉得是非常光荣和自豪的。

        我们90后这一代从小就接受应试教育,再加上我爸爸是老师的原因,他对我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我记得小学的时候如果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没拿到90分以上就认为是不理想,他要跟我说一大堆道理然后安排我的假期生活。所以我小学成绩很好,基本不上补习班的情况下也能名列前茅,有两次还拿过全年级第一,有好几次拿三好学生和学习标兵。中学时代随着课程难度加大,成绩也降到中等。有时候有不懂的题目问我爸时,如果讲一遍或者两遍还没听懂的话,爸爸就不耐烦了,甚至会生气地对我吼:怎么还不会做?到底有没有在听?!那时候的我就会特别紧张害怕,如果自己还不会做就觉得自己好笨。

        我是刚刚开始做家教的,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就在昨天晚上我教的一个小学四年级奥数的学生时,当我用我的方法告诉他怎么做题的时候,他有点蒙,可能是不太理解。于是我又把例题和做题的思路跟他讲了一遍,他似乎懂了,可是到他自己做的时候又出现问题。于是我就反复讲反复练,直到最后一遍他才理解。而此时我感觉自己的情绪也有些激动,难免会控制不住。我回去后和家人们分享了我今天家教的过程,他们说你讲的知识没问题,但是真的是以孩子能懂的方式讲的吗?可不可以以一种让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吸引他学习呢?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回想起上课的整个过程,我感觉我正是用我父亲教我的方法来教我的学生,而且连有些话都一模一样。真是让人细思极恐!

        回想当年我做学生的时候,我就是这么被对待的,而今天我做老师的时候却忘记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着眼当今的教育体系,很多老师都是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以提高升学率为动机去教授知识,教育学生。而且都是千篇一律的学院派风格,没有个性化教学,而只有很少的老师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兼顾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让孩子听的津津有味。当然责任也不能全怪在老师身上,而是整个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这样的。我们所有的学生就像是一个个原材料,所有的学校就像是教学加工厂,所有的老师就是加工厂里的工人把原材料按照规定的工艺和流程批量制造成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甚至连模具都大同小异。

        我们每年都有800多万的大学生,都是接受这样传统教育走出来的,很多人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挑战。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包括我在内)都是从小接受应试教育长大的,除了一些特长生外,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没有发现孩子的真正的恩赐,特别是我们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学习果效,比如成绩和排名。而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听听他们的心声。他们在想什么,到底需要什么?遇到听不懂的问题,到底是卡在什么地方,而不是一味地用自己的方式不耐烦地讲解。我记得箴言老师说过我们的讲述的知识到孩子听懂的中间有好几座大山~~孩子在思考自己的事真的没听到;孩子听到了但没理解;孩子理解了但不认同;孩子认同了但不照着做。反思自己昨天晚上的奥数课,到底有没有遵循这几条,我恍然大悟。为什么我没做到,是因为我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而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教授知识,而且还很死板,没有做到风趣幽默的让孩子一听就知道。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我没有把旁边坐着的孩子当作我可以被帮助和影响的未来之子去对待。就像王雄老师文中所说:作为老师,我们所教的孩子可能只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而作为学生,我们或许是可以真的能影响他们未来和改变他们生命的老师。我口口声声的说要成为走进孩子内心,影响他们一生的老师,却在自己真实教学经历中没有做到。总以为只要把知识讲清楚就可以了,没有想着怎么让孩子听明白并且爱上学习。这里面有太多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

        因此我特别感恩能有机会来到南京参加小学教研的培训。如果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带着我们是影响孩子生命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那我们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不可限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未来之子深情相望》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