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学科诊疗(MDT)角度了解双相,免于恐惧,加快康复!

这是【双相障碍】系列专业文章的最后一篇。

01

在系列开篇语中,我曾详细阐述过推出这个系列的意义,在此仍需简要说明。

我们晴日心身医疗目前的诊疗重点是青少年双相障碍、抑郁症、成瘾和学习障碍。但在诊疗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家属对双相障碍缺乏理性客观的认知。

甚至有青少年患者通过网络信息认为这是一种“天才病”而盲目客观,而更多人得知“双相情感障碍”属于重性精神病,惶恐不安甚至绝望。

从多学科诊疗(MDT)角度了解双相,免于恐惧,加快康复!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精神科医生、包括权威专家缺乏时间和意识向病患、家属群体普及相关知识,各个信息渠道和网络上又罕有专业的、深入的讲解,基本上是碎片化的信息。

就算有,也仅站在传统精神病学或精神医学的角度去讲解,对双相障碍的理解缺乏深度。甚至有部分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完全否定双相障碍的精神科诊疗,尤其是药物治疗,让患者和家属更加盲目,无所适从。

所以,病患和家属群体心里疑虑重重,却又无处寻找答案,而不少精神科专家对患者病情的诊疗方案不一,更加重了患者和家属的疑虑。

很多患者和家属通过各种途径得知双相障碍属于重性精神病,“遗传度80%”,“预后不良、需终身服药”,便陷入长期的焦虑和恐惧。这不但毫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甚至可能令病情和家庭关系进一步恶化。

而患者家属寻求心理帮助时,遇到一些精神分析师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父母,过分强调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导致亲子关系严重恶化,很多青少年患者对父母施加暴力。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教育固然有错,但出发点是好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对。但他们知道自己的教育有失误后,内心愧疚,面对孩子的暴力和辱骂时便默默忍受。很多父母跟我们讲述内心苦楚时,老泪纵横,令人心酸。

面对这种现状,我内心无法再平静,很多患者、家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诉求,希望学习更多关于精神心理障碍尤其是双相情感障碍的科学知识。我们也希望令更多人了解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了解疾病的本质和全貌,免于恐惧,加快康复,加强预防。

所以,自今年4月,我们决定从我们多年的多学科诊疗(MDT)实践的角度,推出双相障碍的系列文章,分享我们的发现和分析。

我们讲述了双相障碍诊断的历史和发病率,分析了生物学层面和心理社会根源上的病因,讲到了诊断上的争议,从鉴别诊断的角度,解答了很多家长关于“我的孩子到底是什么病”的疑问,还分享了临床中与双相障碍伴随的、十分常见的共病,如游戏障碍、网络成瘾、进食障碍等。

在治疗方面,我们先重点分析了双相药物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将每种药品讲细、讲透,详细讲解了关于“是否要终身服药”的疑问,对很多家属都感兴趣的、又不知道到底是否有用的物理治疗和艾司氯胺酮疗法,也作了介绍,最后,在我们机构擅长的心理治疗领域,我们选择了国内目前最主流的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CBT)进行详细剖析,指出了很多人忽视了的心理治疗副作用,还有关于催眠的原理和作用,可以说,我们对双相障碍的主要话题都梳理了一遍。

我数了一下,全系列(包括此篇)共29篇文章,跨时8个月,想要回看文章的可翻阅。

而双相相关的视频仍在更新中,大家可持续关注。

02

说实话,写这个系列之前有很多顾虑。

讲得太深,怕影响读者理解;讲得太浅,又怕没把问题讲透,尤其是我们晴日心身医疗的理论、发现和治疗模式本就与公立医院和传统心理咨询界大相庭径,非常容易引发误传和误解,甚至招来质疑和诋毁。

我们又很忙,很多专业话题要翻阅文献,查找数据,担心撰写文章影响正常诊疗,但更怕失信于患者和家属的期望……

但思考再三,我们还是决定动笔了。我的成长和创业经历塑造了我越挫越勇的性格,让我习惯面对非议,排除万难达到自己的目标!

所以,我们勇敢地分享并坚持了下来。这不算一件多了不起的事,但填补了从多学科诊疗(MDT)角度,尤其是病因学、科学心理学等多角度解析双相障碍的空白。

至于对与错、功与过,让时间去评判,让病患和家属群体去评判。随着我们不断地临床实践和学习,我们也会自我批判。

目前,国内外精神病学及精神医学对双相障碍的理解和诊断仍停留在症状学阶段,忽视心理社会根源,这也令所谓权威的诊断指南(包括DSM-5,ICD-11等)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实,国外已经有很多学者意识到了这一点,甚至质疑DSM-5的科学性,后续有机会我再向大家分享。

而我们接诊过的大量双相障碍患者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其他机构的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但据我观察约80%属过度诊断。

这也是我多次解释的“泛双相化”问题,这些患者有明显抑郁发作病史,又有打人砸物、狂吼捶墙等行为。很多医生认为这是躁狂/轻躁狂表现,进而诊断双相,或称这是“非典型双相”。

其实这不是轻躁狂/躁狂,而是激越状态,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患者内心极度压抑和焦虑,是行为和情绪上的宣泄。

从多学科诊疗(MDT)角度了解双相,免于恐惧,加快康复!_第2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种,除了抑郁发作外,患者确实有过心境高涨、思维奔逸、精力旺盛、狂妄自大的经历,符合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Ⅰ型、Ⅱ型诊断。

这种躁狂/轻躁狂发作是怎么来的呢?真的因为所谓的遗传?大脑中未知的器质性改变?

目前的科学研究在生物学层面给不出确切答案,但如果我们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进行诊疗,问题就“无解”了。这也许是传统精神科的药物治疗不够高效、容易反复的原因之一。

但我们临床实践中发现,这类患者曾经历以过度、频繁接受夸奖为主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他们为之高兴甚至兴奋,长期以往便真以为自己极度聪明、能干。在情绪稍佳时,他们容易陷入正性的单向思维导致的恶性循环,让自己陷入狂妄自大的状态,在现实中也就更容易碰壁,又引发了重度抑郁发作。

总之,我们发现,从科学心理学角度,叠加性心理创伤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都属于病理性记忆。根据近20年来科学家们提出的记忆再巩固理论,这是“有解”的。

我们在深度催眠下可精准地找到患者相关症状的病理性记忆并进行高效修复,逐步撤药,再结合家庭治疗,塑造高效学习状态,培养逆商等,患者可高效康复,甚至患者的心身和整个家庭都更加健康。

在此需要说明和致歉的是,一开始,我们打算在双相系列的最后阶段重点介绍我们晴日心身医疗的核心理论和治疗技术。但就目前而言,虽然我们的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很成熟、很高效,但可复制性尚且较弱,在理论化方面仍欠缺系统性。

因此,我们仍在不断地迭代,完善理论,待时机成熟时,才能更好地向读者分享。

总之,我们从多年的多学科诊疗(MDT)实践中发现,无论哪一种双相障碍都不是慢性的、长期的、甚至需要终身服药的精神疾病,从理论和技术上来说,是可以高效康复的。

03

当然,目前,我们的心理治疗技术仍缺乏可复制性,只能治疗极小部分患者,无法为绝大多数患者和家庭提供诊疗服务。

但患者和父母起码可以阅读我们分享的文章和视频,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康复之路。

显而易见,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是最经济最方便的方法。在维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父母必须加强自我反省及提升,改善家庭关系。

再结合科学的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或运动疗法等,孩子情况会逐步稳定,便可慢慢减药。当药物降到最低剂量时,就算终身服药,其副作用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我很庆幸,很多父母对我们的见解和建议听进去了。

他们在孩子患病后,也曾迷茫、焦虑甚至恐惧,但看了我们的文章及视频后,自己也学习了很多科学心理学知识,加强自我反省,掌握了一些方法和理念,变得更谦卑、从容,孩子的病情也随之好转,药量减少,有的还成功复学。这样的消息总是令人振奋!

我曾说过,我是带着使命感奋斗在临床一线上的,虽然我的使命感与一些人理解的不一样。但通过写科普文章、拍专业视频,能够帮助那些我无法直接治疗的患者及家庭。

不能直接治疗,也能“曲线治国”,这是我履行使命感的途径之一!

在最后,我再次强调,我们对于精神心理障碍的理解只是一家之言,其他精神心理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分享也有很多可取之处,每个患者适用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大家可多了解和学习,扩大认知面。

作为家长,只有抱着开放的心态,不断反省和提升自己,才更有可能与孩子建立亦师亦友的理想关系,将盲目的爱转化成觉悟的爱,帮助孩子康复,并让患病经历转化为人生中的财富,最终实现渡过磨难,晴日归来!

从多学科诊疗(MDT)角度了解双相,免于恐惧,加快康复!_第3张图片

双相障碍的系列文章就此结束了,但如遇到读者们关心的、有代表性的话题,我们仍会择时撰写相关文章。

接下来,我们应患者和家属的要求,梳理我们多学科诊疗(MDT)实践中对于强迫症和抑郁症的突破性发现,也会从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推出系列文章,敬请读者们关注!

(本文来源公号:广州晴日心身专科门诊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多学科诊疗(MDT)角度了解双相,免于恐惧,加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