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50讲之7-认识他人

#Knowing others

"All good people agree,  所有的好人都同意,

And all good people say,  所有的好人都这么说,

All nice people, like Us, are We  所有的好人都在我们这一边,

And every one else, is They"  其余的他们,都是坏人。

- "A friend of the Family"

Who you are is not just a biological matter, but more a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matter. How we can accept and understand our inescapable tribal mind?:

Human soul could be good and noble, to make a man willing to die to save "his" people. But on the other hand, could be evil to kill a harmless life only because it belongs to "other tribe".

Both are from human nature.

We seem having a "list" in mind, writing down those others mistakes, but what about ourselves? I am sure my mistakes are much more than any others, or at least the same amount. If we so easily to forget our own flaws, we can also delete this list at everyday's end.

1. 类聚群分,与刻板印象

提起陕西人,你是不是第一反应凤眼国字脸的兵马俑式美男?提到成都,是火锅和美女?提到紫禁城,是权倾高官?

标签化,部落化是一种初级认知方式,帮助我们建立概念,用区分的方法来快速简便的理解和认识世界。

人都是喜欢确定性,稳定性的。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越简单明了,越对外表现为可靠。这也是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沟通摩擦和沟通成本的方式。

但我们的认知不能总浮于表面,停留在肤浅的的地方。要使自己对世界和他人的认识丰富,饱满起来。人性是复杂的,是立体的,而不是单一扁平化的。

如果我们对人的认识是先主观上划分了类别,再按类别的刻板印象去继续了解这个人。那就会不断在下意识中去找到符合自己“预判”的证据。我们会陷入自证预言的偏误。

中文里没有相对stereotype的翻译,西方人在京剧中找到了很形象的例子:脸谱。看影视作品的时候,我们很喜欢说,红脸谱的是好人,白脸的是坏人。

2. 《蝇王》与面具

戈尔丁在他的获奖小说里这样写道,“这样一种功能性的伪装竟然影响到他的心智。。令他惊讶的是,他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可怕的陌生人。。在水塘旁边,他那筋骨突出的身躯撑着一个面具,既引人注目,又令人生畏。。这副面具是个独立的东西,他在面具的背后隐藏着,已经没有羞耻感,也没有自我意识。”

面具的作用让人隐去了“脸”,也隐去了身份的特殊性。在现代社会,面具的变种依然无处不在。对,你想的没错: 制服

一个原本战战兢兢的小镇青年,穿上一身百元的统一制服,竟然能就此变身成为凶神恶煞打砸抢的cheng guan。

制服的作用是强化一个人的归属感,和他的集体认同意识在安全感与和谐的笼罩下,其本质是对个体身份的弱化,个性自由的泯灭,以及对多样性的抹杀。

前面讲过,一个国家的教育本质上是社会价值观的显性表现。工业时代的分工协作,规模化培养人才的方式,本质上也是集体认同意识的产物。

3. 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由于这种对人的标签化,部落划分,我们很容易在对错误行为的解释上形成天然的偏见。在对待自己的错误上常常解释为偶然的,外界的因素,而对“他们”却归结为内因。比如在解释迟到这件事情上,你会认为自己是因为闹钟坏了,今天堵车等等原因;而认为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的人是因为天生的“散漫”或者“懒惰”。

人类天生就会把世界一分为二的划为内群体和外群体。在一些具体的概念和结果上又会将其延伸至部落,民族,国家,种族等等。我们大脑的运作既不是洛克所认为的白板一块,也不是霍布斯或笛卡尔所谓的机械决定论,而更像是预装了底层的操作系统,以及具有普适性和生成性的运算模块,在文化和环境双重作用下,被激发被提取,产生无限可能的思想和行为的排列组合序列。

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仅仅是基因所决定,有后天的环境,社会化的角色。人的很多行为,处理方式,更可能是当时的情景和偶然因素下造成的。所以当我们在判断和分析别人的行为模式与原因的时候,要减少对性格和道德等固化而严苛的标准,要更多把人放在环境和情景中,从前因后果,相关性中去理解。

根据肤色, 种族等等将人区分成“我们”和“他们”,虽然是人与生俱来的认知习惯,是天然形成的刻板印象,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但学习和了解这些,也可以帮助我们“助推”自己与他人的行为。

4. 具象与仪式感

面具,制服与角色化的确会让人无意识的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但是我们也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点。为什么学武术、打拳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专业行头呢?同理,如果要求正装去参加辩论赛、考试,学生会不会更加认真的准备,有更出色的表现呢?

又比如,很想号召人们做慈善,标语图片是使用超人?还是使用一组漫威的英雄呢?

太具体的英雄形象反而是不会激起人们的利他主义倾向的: 因为太具象化。人很清楚自己与这位英雄之间的差距。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仿效。但“一群英雄”的影响,与某一个具体的形象对我们的影响会不同。如果标语用到的是一组英雄,人们会不自觉的去寻找,并使自己的行为模式去靠近心目中那个最“符合”自我样式的偶像。

由此又可以想到什么?

星座论。每个人都会找到和自己星座相符合的性格特点。星座其实无关任何预言更无关科学,它仅仅只是概率论下的自我求证,和无意识的集体认同感的追寻而已。

5. 增加多样性

我们的社交正在变得越来越同质化。

看似有各种社交软件,新闻推送等多种的获取渠道。我们的信息变得更丰富了吗?没有。我们反而要小心“信道”的窄化。

在微信上,一言不合就可以随时拉黑呀,连辩论都省掉了;

新闻点击的越多,推送的内容越接近你的喜好。而我们却误以为是世界越来越“赞同”自己的观点。

人正在越来越被无意识的推进一个窄窄的狭长的世界里。那里很清静,那里都是我们喜欢的人,那里全是悦耳的声音。我们就像进入一大片竹林的“幸福”熊猫,没有天敌。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状态。我们看到的,接触到的世界,距离真实越来越远。

有人说,把一切都用概率,数学客观理性分析,看的这么清楚透彻,是否人间无趣?

果大觉得,真实便是如此,与我们承认与否无关。"Not knowing isn't a problem. It's the goal." 知识的“痛点”在于,当你知道了真相,你从此再无可能回到懵懂不知的状态。世界忽然就此不同,但也正是它的美丽迷人之处。至于是继续假装背对着火光坐在洞穴里,还是勇敢的走出来,那是不同人的自由选择。

人生是从“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最后“见山还是山”的过程。看似好像英雄返乡又回到了原点,但此时的眼光见识,心境状态都已经不同。经历过繁华与衰落,看清楚想明白,最终又能回到如小孩子般的单纯通透,保持着原初的喜乐与好奇,相似却是另一种境界。

流金的岁月,需要时光的雕琢。

-果大

通识精读7《Us and Them: The Science of Identity》(这本书目前没有中文译版)

这些书也值得读:

1.《蝇王》(几年前一部很火的美剧《Lost》的前设就是仿效的这部书)

2.《美丽新世界》

3.《超新星纪元》

4.《动物农庄》

5.《华氏451》

6.《社会认知:洞悉人心的科学》

7.《身份经济学》

8.《人类动物园》

9.《裸猿》

10.《亲密行为》

11.《黑猩猩的政治》

12.《第三种黑猩猩》

13.《部落领导力》(“Tribal Leadership ”又名《部落的力量》)

选读中的选读:

14.《利维坦》(这本果大其实很犹豫。经典要读,但如果不熟悉时代和作者背景,不仅会看的糊涂还容易走火入魔。但咱们从《白板》讲洛克的决定论,到《蝇王》集体无意识,《利维坦》这本书还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

另外再推荐一部根据卢旺达大屠杀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卢旺达大饭店》。也被称为非洲版的“辛德勒名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识50讲之7-认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