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石女儿和方的圆

石女儿是佛陀讲法时做的一个比喻。石女,就是指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石女儿,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生的孩子。这显然非常荒诞,是一个逻辑矛盾。我把这个逻辑矛盾理解成因果关系的不可能、不成立。

佛陀还做过其它相似的比喻,是针对概念的不存在做的比喻。如龟毛、兔角。乌龟身上长毛,兔子头上长角,显然没有真实的物体与这个概念相对应。所以“龟毛兔角”只有假名言说,没有自性,空无所有。

佛陀通过这些比喻,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一个“石女儿”、“龟毛兔角”、“方的圆”(西方的一个哲学比喻概念)的世界。换言之,这个世界充满了荒诞与不真实。世界不存在,空无所有,唯有假名言说。

你肯定不能理解相信,所以需要认真考察一番。分两个方面考察:物质实体的真实性和因果关系的真实性。

首先考察一下物质实体。我的上一篇文章考察了我们已有的底层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宏观物质是由基本粒子通过一定规律构成的。所以,如果要证明物质实体存在,必须找到“坚固”的基本粒子。所谓坚固,是指这个基本粒子是常一不变的。试问,一个永远不能变的东西,它怎么变出这么多各种各样,而且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宏观世界呢?如果找不到这样一个基本粒子,那么这个宏观世界的大厦如何能建构出来呢?

那为什么我明明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和丰富多彩呢?佛陀对此的回答是因为“颠倒”“虚妄分别”,龙树菩萨的回答是“妄愚痴”。我们的世界的“像素”其实很低,但是我们的觉察力也很低,或者说我们神经衰弱,不足以看清这个世界的虚幻。我们其实就是活在“方的圆”,活在“奥特曼”,活在“小猪佩奇”,活在“雷锋”的世界里,只有概念,没有概念所想要诠表的真实对象。

其次,考察世界的因果关系 。以父母和孩子的因果关系为例来看。孩子是父母生的吗?看看龙树菩萨怎么说的:

“有谓缘彼等生果,彼等方可称为缘,当果尚未生起时,彼等岂不是非缘?”

“实体或有或为无,彼之缘皆不合理。无则缘为谁所有?有则缘又有何用?”

把龙树菩萨这段话,换成父母和孩子,则是:

“有之谓父母生娃,彼等方可称父母,当娃尚未生出时,彼等岂是非父母?”

“娃要么有要么无,父母皆是不合理。无则父母为谁有,有则父母有何用?”

我的理解:(1)孩子没生的时候,不存在父母。父母不存在,孩子哪里生出来的?(无则缘为谁所有?)

(2)有孩子存在时,才说得上有父母。既然如此,孩子已经存在,怎么能说孩子是父母生的呢?(有则缘又有何用?)

综上,我们存在的第一因(父母或缘)的合理性存在了逻辑问题,那么我们的存在性就遭到了打击。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如同石女和孩子的因果关系一样,充满了荒诞和逻辑矛盾。

如果我们不能够被父母生,那我们哪来的?我存在吗?对我的认识是不是一个错觉?细思极恐,是不是?我们的出现和变戏法一样,横空出世,幻化而现。

最后,以佛陀世尊在楞严经中说的一段偈颂作为文章的小结:

“因缘本自无,不生亦不灭,见诸有为法,石女虚空华。转可取能取,不生惑妄见。现本皆不生,缘本亦不有,如是等诸法,自体是空无,亦无有住处,为世间说有。”(魏译)

“本来无有生。亦复无有灭。观一切有为。譬如虚空华。离能取所取。一切迷惑见。无能生所生。亦复无因缘。但随世俗故。而说有生灭。”(唐译)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世界——石女儿和方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