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读书2015#孝是什么——《论语》背诵心得(二)

《论语》第二章是“为政”,其中的名句颇多。像“五十有五而志于学”(2.4)、“温故而知新”(2.11)、“君子不器”(2.12)、“学而不思而罔”(2.15)、“知之为知之”(2.17)。

其中直接言政的不多,大部分是关于个人修养德行类特别是“孝“的内容。收录了多则关于他人向孔子请教“孝”义的对话,孔子对孟懿子、孟武伯(前者之子)、子游、子夏都做出了回答。

在回答答子游时,孔子说连狗和马这些动物都能有东西吃,如果对待父母仅仅是给父母东西吃,而没有以敬心去孝顺的话,和养狗养马是没有区别的。在回答子夏时,孔子也提到,儿辈难以在父母前经常面带愉悦的容色,就不能算是孝。此两句在原文中,孔子特地采用了反问句,在表达上极度增强了效果。

百善孝为先。“孝”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孔子的回答引发我的思考。

孝如何定义,内涵多么丰富,各人的看法不同。而我的理解是很俗的一句——“对父母好”,但生活中自己无法时时刻刻都执行好这个认识

作为独女,父母与我相处时常以大朋友自居,甚少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有森严的等级隔阂,我也一直以为现代家庭中家家户户皆如此。以前有时候和父母说话也没大没小的,互称雅号,时不时开开玩笑,说几句幽默的话。当然,这也让我愿意将读书时把学校中的轶闻趣事毫不保留地讲给他们听,常常教他们几句流行语。有时候,心里不快也喜欢直接地在父母面前表露出来,不遮不掩,比如以前上学时会因为父母起床晚了,耽误了自己按时上学而抱怨几句;中学时还会和父母吵架,特别是和母亲争辩是非。似乎已经把为自己服务当成是父母天经地义的事。而事后父母不深究,以宽阔如海之心彻底包容, 以深厚如山之爱谅解一切。

成家之后,方知世界并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原来,有的子女与父母之间,是讲不得一丁点玩笑的,开玩笑会有大不敬之意,沟通事务也需要一板一眼的。在先生看来,我与父母之间是“亲子+朋友”模式。

现在,我常常会想,是不是与父母相处时我太随意了,不符合传统的孝之义?
特别是从产房出来之后,更明白了为人父母之辛苦,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表达清楚的。

于是给自己立了规矩,要把“对父母好”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中,别做知与行分离的人。近两年年计划中,我会尝试制定一些令父母开心的目标,比如鼓励他们出去旅游(去年成功一次,因为平时他们懒得自助游,懒得查阅旅行社信息,需要我不停地催促),把每天赞美母亲当成打卡的任务之一。另外也要求自己,以后即便父母有错,也不可大声喝斥,与父母争辩太伤人心,要像《弟子规》所言“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这些尝试开始让我看到效果。今年最得意的是让父母都会用智能手机和微信发信息、看信息,用上语音转文字输入法,建立了娘家三人微信群,可以在上面进行家庭会议。前几天,母亲还在微信上说起流行语“点赞”,让我和父亲蔚为惊叹。

世界上,唯有父母可能是对你最好的人,不管你是高官仕族还是在街头落魄,不管你是钟鸣鼎食还是食素饮清。 而我们常常对陌生人不吝啬一个微笑,而对父母的好却视而不见。

想起前阵子同事的母亲突然离世,同事在QQ空间里写道:“好想再听听你的声音,哪怕你再骂我一句”,一句话戳中心灵深处最脆弱的部分。

远方风景再美,也别忽略了眼前的亲人。

《论语》中强调的“孝”,对今人的启发意义的,不仅仅是“有酒食先生馔”,更要求我们不要在父母面前出现“色难”之状。

当父母还在我们身边的时候,真心诚意地待他们,就像当年我们小时候他们用心呵护我们一样。

@发愤的草莓
(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2014study)
【关注】 个人管理、楷书、育儿
【喜欢】 读写、涂鸦、竹笛、EOP
【坚持】 做日计划、周回顾、记录时间开销、手写活页日记
【发起】 汕头幸福成长沙龙(微信号gerenguanli)
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与微博网址,谢谢!
如果您觉得本文让您有收获,不妨花1块8毛8打赏一下作者,——》[猛戳这里][1]
[1]:http://weibo.com/p/1001603795797371171177?

你可能感兴趣的:(#草莓读书2015#孝是什么——《论语》背诵心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