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压力那么大,千万别一个人硬撑,一种方法让你事半功倍

JAT公司于5年前成立了业务流程管理部门。小荣是这个部门的第1名员工也是经理。他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创建新产品导入流程。在咨询顾问的帮助下,历经三个月,一套完整的流程出台了, 小荣深以为傲。
4年过去了,公司在导入新产品过程中依然错误百出。没有人真正懂得和认可小荣创建的流程,当然也没有人在执行。
直到一年前新来一个CEO,要求全公司做好基础工作,首要任务就是优化和贯彻新产品导入流程,矛头一下子指向了之前的流程,小荣压力剧增。


职场压力那么大,千万别一个人硬撑,一种方法让你事半功倍_第1张图片
压力山大.jpg

如何优化这个需要全公司上下共同参与的流程,成了管理层,尤其是业务流程管理部门急需回答的问题。为了得到答案,小荣组织了多次意见征集会议,让大家发表自己对当前新产品导入流程的真实看法,可谓吐槽大会。在让大家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小荣更清楚的认识了公司的现状以及大家的期望。于是他想“或许用类似的方式来搭建和优化跨部门流程才是正确的方式。” 在和高层讨论后,决定以一系列研讨会的方式来进行,于是JAT公司开始了共创之路。

职场压力那么大,千万别一个人硬撑,一种方法让你事半功倍_第2张图片
共创.jpg

教训:标准工具可供参考,直接拿来用风险高!

何为研讨会?
因为JAT公司是一家外企,称之为Workshop,是一种以头脑风暴为特征的创新研习方式,针对某一明确的课题,参与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在充分萃取已有经验和事先做过调研的基础上,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将所有人的观点融合后,形成多赢的解决方案,并由大家共同承担起实施的责任。

那么五年召开一次的人民代表大会算不算研讨会?
不算。因为我感觉会议上的发言不那么自由。我没有亲自参加过,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会场的场面,每个人都正襟危坐的听着前面的发言人讲话,并一边做着笔录,没有看到自由发言和热烈讨论的场面。

公司各部门的例会算不算研讨会?
很大概率不算。大多数情况下例会都是有比较固定的议题的,目的大概包括信息分享,下达指令,表彰等。除了部门领导和特定分享者,恐怕大多数人一两个小时下来一句话都不说,听进去了多少也是因人而异。

餐桌上的畅所欲言算不算研讨会?
很大概率不算。每个人都在自由发言,可能不管说到什么话题,大家都能激活出自己某一次经验,但说完就说完了,没有什么融合,更没有什么解决方案。最关键的是最初也没有明确要解决的课题。

一家四口共同制定家规,以实现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家长轻松和善,算不算研讨会。
好像算。首先有一个明确的课题。其次不是家长直接独权,也不是孩子撒泼耍赖,而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参与讨论后,制定出每一个人都赞同的家规。

研讨会关键要素:明确的目标+充分自由的讨论+达成一致的方案

如何实施研讨会?

首先要有一个主持人。此人必须深度了解和认同研讨会的理念,由他来向参与者说明研讨会的纪律和流程,并负责控制时间,同时也在有违纪现象出现时及时进行干预。

其实要有一个相对安静和安全的环境,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暂时放下其他事情,全身心的投入到讨论中去。比如可以安排在公司以外的某一家酒店的会议室里面。

普遍适用的纪律原则。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和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不可以没礼貌的直接反驳他人,而是在专用时间来发表自己的担心。

普遍适用的流程。根据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将研讨会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份正式开始研讨之前都留给参与者调研和准备的时间。每一部分内容都先让大家自由和充分的发表自己的建议,并将观点逐条列在白板上。其次所有人针对白板上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赞同的理由以及担心。最后融合出一套大家普遍赞同的方案。如果人数比较多可以分组进行。

以JAT公司的新项目导入流程研讨会为例。他们从外部聘请一位咨询顾问来担任主持人的角色。5年前小荣在创建第一版流程的时候也请了外部顾问,但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不是让顾问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他通过主持研讨会的形式,萃取和汇聚集体员工的智慧。而且我们每一次研讨会都会把各个职能块的人汇聚到同一个国家的同一个地点,创造一个安全环境。最终目标是要有一个简单易懂切实可行的新产品导入流程。基于此目标分解成了建立框架,列举全过程的成果物,明确各职能块在各阶段的任务包,制定每一个成果物的模板,要求以及说明。目前研讨会进行到第三阶段。前几次的研讨会都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有序的进行的。

研讨会有什么好处?

首先,因为所有参与者都贡献了自己的观点,并参与了讨论,所以会对讨论结果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大大提高践行的概率。
其次,经过了大家的充分讨论后的方案,基本上融合了集体的智慧,质量有保证。
再次,每个与会人员都会在讨论过程中修订或扩充认知,从而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打下基础。
最后,各个职能块通过互相交换观点,打破了部门深井的魔咒。

还是以JAT公司为例,虽然新的新产品导入流程还没有完全搭建好,但经过三轮研讨会的洗礼,大家已经自发的投入到各自负责的任务包的梳理过程中了。摆脱了之前一味的抱怨流程不好,消极怠工的局面。

无论什么样的项目都适合通过研讨会来解决吗?
当然不是。在涉及的人员或部门比较多,而且所有人都非常关注,但又存在比较大分歧的时候最适合用。因为这种方式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比较多的。

你打算在哪项工作上使用一下研讨会呢?

职场压力那么大,千万别一个人硬撑,一种方法让你事半功倍_第3张图片
尝试.jpg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压力那么大,千万别一个人硬撑,一种方法让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