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就像撸铁健身

我们先做一个拆解,以便把教育拆解成非常原始的状态。

所谓教育,“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ducare,意思是 “引出”。

在知识入口变得简单,知识传播变得泛滥的今天,教育原先承载的知识唯一入口功能正在快速丢失。登录Coursera,我们甚至可以听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名校精品课程,还能够随时向老师提问,甚至实时交流。

当传播知识不再是教育的主要价值时,那么教育独一无二的价值又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又该是什么?

1.搞清楚你在做提分、教学还是教育?

2016年,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的有一场演讲火了,这场演讲就是新东方四六级培训老师董仲蠡的《教育的意义》。这场演说真的很精彩,小董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讲,让无数人热泪盈眶。小董老师说有一刻,他在做“教育”:一次我讲四级翻译,讲到林语堂先生如何翻译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讲到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译成“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就在这时,底下有一个女生直接质问:你讲这些有什么用?考试能提分吗?你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

是的,她说的对,没用,不能提分。因为他没有在教你考试,是在做教学,而不是在做教育!

在四级考试的翻译课上,讲这些美轮美奂的翻译,换了我在现场,也会质问你:你讲这些有什么用?

这些随处可得的知识,我为何一定要花时间在一堂四级考试辅导课上听?

你的手舞足蹈,是满足了你的炫耀式讲课,还是对我有了改变?

真正的“教育”,不是从传授考试技巧,转为传授人文知识就够了。

那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2.教育的本质

子思在《中庸·第二十章》有一句关于治学的名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在知识入口稀缺的年代,能否有“博学之”的机会至关重要,因此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传授知识。

但在信息和知识泛滥的今天,治学的侧重点应该在于“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博士说,小孩的学习要尽早开始,最好在娘胎就开始;但又有德国的专家说,小孩三岁前不要学习数理知识,会影响小孩大脑神经元的正常发育。

有博士说,大脑分为左右脑,要从小开发娃娃的右脑,做全脑学习;但又有博士说,哪有什么左右脑的划分,很多功能都是左右脑共同运作的,而且每个人的大脑区域控制的功能都不同。

这些信息,你搜索大脑开发就会扑面而来,而且每个都言之凿凿。

请问,你信哪个?

因此,这个时代的治学不缺“博学之”,一切的知识都唾手可得。

但需要你“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也就是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以明辨是非;需要你“笃行之”,也就是要能改变行为,做到知行合一。

而教育,就是要引导人独立思考、帮助人实现行为改变,这就是这个时代,教育的本质所在。

3. 家庭教育核心

一切不能实现行为改变的学习,都是“伪学习”。同样,一切不能实现行为改变的教育,都是“伪教育”。对“实现行为改变”的这个教育本质,在生存和生活层面上,人类一直都在践行,而且做得很好。

在生存层面上,大自然通过生与死的反馈,很好地教育了我们。面对危险,我们的肾上腺素会立即上升、心跳加快、肌肉紧绷,时刻准备逃跑;面对美味的奶油,我们的唾液会不自然地分泌,喉咙开始吞咽。

在生活层面上,家庭通过亲朋好友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教育了我们。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每个人的生活行为都不自觉地被家庭环境所塑造。

但学校教育却忽视了“行为改变”这个本质。

在小学、初中、高中,老师关心的是知识的灌输,评价学生的最重要标准也是分数。一个分数高的学生,就是三好学生、就是优秀的。

在大学,摆脱了高考枷锁后,没有了知识的灌输,取而代之是教授和讲师们的漫不经心,是大学生们的敷衍了事。

我们给的教育是否帮助孩子真正改变了行为,养成了可让他们受益终身的习惯?

家庭教育出发点是要协调主流教育,做好可以改变孩子行为的协同,这才是做好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

4.践行教育本质

那到底做怎样才能践行教育的本质呢,帮学生实现行为的改变呢?

方法其实一点都不高深,只要用心,做到下面两点就可以。

第一点:创造重复运用的环境

知识是唾手可得了,但落实到行动上却不是那么容易。

第二点:即时反馈

能否形成行为改变,除了有一个重复运用的环境,还必须有一个即时反馈的机制。

否则一个错误的行为,重复运用1万遍,也依然不会有任何改变。

因此,家庭要对改变即时反馈,否则哪怕我们创造再多的重复运用环境,也没有办法帮孩子改变行为。

结论:一旦形成一种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就要开始不断重复和反馈,像一个人健身一样,不断肌肉撕裂拉伸形成记忆,之后不断再进行这样的循环,不断改进和优化,过程就像你把乐高拆开后再组装。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庭教育就像撸铁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