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威的成长路

1995年5月,北京瀛海威科技公司成立。

1996年的早春,在北京中关村,这个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南大门零公里处突然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向北1500米。

成立瀛海威之后,记者、策划人出身的张树新很快让瀛海威获得了惊人的知名度,她也迅速的穿上了中国互联网长跑队伍的“领跑衫”。

在这个尚未成形的市场中,张树新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启蒙者的角色

在网络服务起步的初期,瀛海威启蒙了中国公民的网络意识。开办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教馆,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使用瀛海威网络,免费学习网络知识;开发出一套全中文多媒体网络系统,以低廉的价格为中国普通老百姓提供一扇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大门;在各大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在普及网络知识、传播网络文化的同时一遍遍地告诉国人:信息产业是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的一个重要机会等等诸多措施。

瀛海威几乎教育了国人所有关于因特网的基本概念,许多中国百姓是伴随着瀛海威的创立,第一次走进因特网世界的。

清新的空气,辽阔的疆域,伸手可及的荣誉的彩虹,张树新仿佛闯进了一片亟待开垦的处女地

1996年9月,国家经贸委属下的中国兴发集团觉得投资瀛海威,总股本扩充为8000万股。张树新的天树公司与姜作贤的卧云公司的股价溢增,张树新俨然成为身价上千万的新生代女富豪。公司员工从最初的三人发展到100余人。

1997年1月,瀛海威与当时正如日中天的的微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春节,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公司上下群情振奋,3个月内,上海、广州等8个中心城市分站开设,其线上用户收入达到110万元。

当张树新在这块处女地上发现第一桶金以后,接下来的瀛海威,要做出一个什么样的网站来留住客户,就成了张树新和她的部下面临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市场发展不甚成熟,甚至连网民都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网站。

1997年,张树新对外宣布:瀛海威将耗时三年,投资千万,推出《网络中国》大型主题信息。

这个决定,一直被外界当做张树新忽视市场需求的案例。虽然网民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网站,但他们肯定知道自己不需要的网站是什么样子。或许张树新是知道的,不过她的理由是为了向政府证明互联网的正面力量。

网民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网站,瀛海威不知道自己要为网民提供什么样的网络服务,这似乎是一个死局。

然而,瀛海威还是要走下去的。在看不到方向的时候,只能站在原地,小心翼翼的探出第一步,慢慢走,慢慢试,探看市场的反应和回馈,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网民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作为市场启蒙者和互联网行业领跑者的瀛海威看起来似乎有资格为这个新兴的产业指出一个方向。

可是,真的如此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瀛海威的成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