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资料】李行、白景瑞和台湾电影

李行的艺术特色:

1,乡土气息

2,人物性格

3,伦亲、传道

4,民族风格

总体而言,李行电影犹如台湾社会变迁的“缩影”和“镜子” ,特别强调“文以载道” ,注重伦理道德,前期着重于家庭范畴内伦理思考,后期突破束缚,探讨 历史、社会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中国情结。

代表作:

《街头巷尾》李行第一部国语片,为“健康写实路线”提供最好注解。

1,以六十年代台北市一大杂院为背景,描写十多位由大陆撤退到台湾的小人物的生活和心

态,写实笔触下洋溢浓浓人情味。

《蚵女》描写青年男女间悲欢离合的爱情,反映台湾渔民生活的真实面貌。

1,实景拍摄,亲情演绎,成功承载起其宣传的“国片起飞的巨作”的重任,于十一届亚洲影展上获得最佳影片奖。

《养鸭人家》描写失去父母的女孩小月和养父间的亲密感情。

1,注意塑造真切自然人物形象,对农民生活的展示中讴歌美好人性,展现了具有浓郁台湾风情的乡村风光,把“健康“的人性和“写实”的人际关系很好的糅合。

《秋诀》讲述一悲惨的爱与传承的故事。

颂扬了中国文化的朴厚仁爱和传统的伦理亲情,人物性格鲜明,气氛哀而不伤,使东方式的悲剧带有温馨感情色彩。

《汪洋中的一条船》根据残疾老师郑丰喜自转改编而成,通过描写主人公在不公命运前顽强

的生命力,表达了“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被打败”的哲理。

白景瑞

1,台湾“四大导演“之一,生于辽宁,迁往台湾。曾于 意大利 “ 电影实验中心 ”学习电影,后进入台湾“中影”。

2,在技术方面引进了先进的 放纸接片机和桌型剪辑机,改变了台湾电影技术落后面貌。

3,创作上执导《家在台北》 、 《再见阿郎》等一系列乡土电影的经典作品。其他代表作有《寂寞的十七岁》、《白屋之恋》和“留学生三部曲”等。

4,创作活跃,把脉现代时尚特点,题材丰富,但最突出的还是 爱情文艺片,拍摄最大的是据琼瑶小说改编的系列影片。

《家在台北 》白景瑞,留学生电影,台湾人对自身归属的思考,通过一批不同身份的人的去和留,广泛讨论“根”的问题。(多线索,多人物)

《再见阿郎》最具新现实主义风格的描写小人物的悲剧。

三. 琼瑶电影:

1,指由琼瑶小说改编的电影。 始于 1965,由“中影“ “ 《 婉君表妹》最早将之改编为电影,引发抢购琼瑶版权,形成 六十年代中期第一次高潮,代表作有《烟雨蒙蒙》 、 《哑女情深》 、 《几度夕阳红》等,主要导演李行、王引等。

2, 第二次高潮自 1972 年 , 至于七十年代末,代表作《窗外》 、 《彩云飞》、 《心有千千结》等。主要导演李行、白景瑞、宋存寿等。琼瑶还自己组“巨星影片公司”专拍自己小说。

3,基本以畸恋、多角恋为题材,男女主角多俊男靓女,场景“两厅” ,独特的浪漫主义爱情给当时民众提供幻想,并与社会道德秩序一致。

4,80 年代,台湾社会转型成功,琼瑶电影衰落。

四,1 ,台湾新电影运动:

1,指 1982 ——1986 年,台湾电影现代化进程的一次革新运动,台湾电影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美学上的变革。

2,1982 年, “中影”由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和张毅执导的《光阴的故事》 ,为其开山作。

代表作及代表人物:

一批新锐导演的作品: 《小毕的故事》 、 《海滩的一天》 、 《看海的日子》 、 《儿子的大玩偶》 、《玉卿嫂》等相继问世。

主要导演:侯孝贤、杨德昌、张毅、陈坤厚、万仁、王童、林清介等。

3,多以自我成长个体对于成长的记忆作为影片主题,并尝试个人化影像风格和反常规的叙事方式;

运用长镜头和深焦镜头,开放性结局和意识流手法,具纪实风格和清新、忧郁、清醒的格调。

4,由于过于浓厚的自传色彩,不重情节的叙事风格和冷静凝滞的镜头语言,脱离了观众。

1987 年,除张毅《我这样过了一生》 ,以 10 位电影人的“电影宣言”标志其结束。

2 ,台湾新电影运动的艺术特色:

台湾新电影运动是台湾电影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美学上的变革。受西方现代思潮影响,并一定程度上是“健康写实主义”的回归、发展和深化,在多方面大胆突破。基本形成几个方面美学观:

1,文学改编居多,三分之二是现代台湾作家作品改编。如黄春明、朱天文、白先勇等。

2,题材上求新求变, 基本上从个人成长、 历史回忆的角度出发, 偏爱采用意识流手法和倒叙、插叙的手法来结构故事和刻画人物。

3,故事编排不注重戏剧性,采用散文化情节结构,强调生活化的细节以及偶然性、突发性,

结尾多采用开放型构思。

4,镜头语言上,广泛运用长镜头和深焦镜头,与非情节剧的结构相适应。着意纪实风格。

5,开拓声画元素的搭配,多采用旁边结构故事。

6,对写实风格追求,多采用非职业演员,对白中采用方言,

7,大量采用实景外景、自然光效,具朴质美感

总之,

多以自我成长个体对于成长的记忆作为影片主题,并尝试个人化影像风格和反常规的叙事方

式;运用长镜头和深焦镜头,开放性结局和意识流手法,具纪实风格和清新、忧郁、清醒的格调。

3 ,论述台湾新电影运动:

一, 产生原因及背景

背景:

经济发展引起社会面貌深刻变化,“健康写实运动”日渐式微,言情剧衰落,“社会问题片” 兴起,老导游创作才能减弱。

加上西方文化侵袭,录影带冲击,台湾电影市场萎缩混乱。

原因:

1,外,香港电影新浪潮猛冲,对台电造成严重威胁。

2,内,A,经济恢复,人们精神生活需要不能满足

B,社会问题出现,导演将镜头切换到现实社会最前线

C,许多出国学电影人回国,作家加入使之更文学性

二, 开端及代表作

三, 艺术特色

四, 从思想内容分,可以分为几大方面:

一, 成长的悲欢,青春的迷惘

1, 包括《风柜里来的人》、《东东的假期》、《童年往事》等

2, 以青少年城成长故事为题材,更要一些自传性质的影片,个人真实体验和切实感受描

述变动中的台湾风貌

二, 反映底层生活的不幸

1, 敢于面对生活的黑暗面,解剖人性,反省历史,批评社会。将自己作为低下阶层代表,

反映小人物辛酸挫败和期盼,既反映他们多情多义的美德,又描写小人物的悲凉困顿及人

格尊严丧失,表现生活的艰辛,心灵迷惘和价值观错置。

2, 如《儿子的大玩偶》、《嫁妆一牛车》、《搭错车》。

三, 对女性命运的反思

1, 不同角度塑造妇女形象,多侧面展示生活经历

2, 大致分为四类:

A 恪守妇道酿悲剧

B 离经叛道自吞苦果

C 尊崇贤妻良母

D 女性自我意识觉醒

3,如《油麻菜籽》 ,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 张毅 “ 女性三部曲 ”——《玉卿嫂》 、 《我这样过了一生》、《我的爱》,还有《看海的日子》

四, 殖民心态写照

如《我爱玛莉》,对崇洋媚外民族劣根性抨击

《苹果的滋味》,麻木与悲哀

王童《稻草人》,日占时期,庶民无奈生活悲歌

五, 价值的失落,心灵的荒芜

1,主要指杨德昌以悲观冰冷的手术刀为我们勾勒的台北 人关系疏离 、 物欲横流 、 孤独感弥漫的后现代悲喜剧。

2,如《海滩的一天》 、 《青梅竹马》 《恐怖分子》和《一一》 、 《独立年代》中对转型中人们价值观、道德和伦理关系的深入揭示分析。

六, 家国的凋零

1,以深邃目光重新审视历史,在宏大时代背景下,勾勒出市井平常人物的悲欢浮沉,抒发悲天悯人的情怀,唤起人们对历史记忆。

2,如侯《悲情城市》。

4 ,新电影运动代表人物作品

侯孝贤

1,早年跟随李行做场记。独立拍片《就是溜溜的她》

代表作:《儿子的大玩偶》、《风柜里来的人》、《东东的假期》、《悲情城市》、《戏梦人生》

2,台湾最擅长用电影书写历史的导演,新电影创作中乡土风格的旗帜,常采用散文式结构,

淡淡的诗化叙事风格捕捉乡村气息,同时用长镜头创造浓郁民族韵味。

3,从童年故事开始,到面对成人世界的寂寞悲哀,再到以家庭的变故折射出时代民族的命运,便是其发展历程。

艺术特色:

1,历史、乡土、诗化叙事、长镜头

2,演变历程:从个人记忆到历史记忆再到民族记忆

3,对台湾历史的书写,主要积淀于一个家族家庭或许多人物的个人化故事,以此为切入

点,提升到社会层面,深刻反映和透视社会政治历史的变化。

4,二元对立:都市与乡村、现代与过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载资料】李行、白景瑞和台湾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