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电脑那些事儿

写于 2011-05-16 15:06

电脑现在不啥新鲜玩意,已经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间去了。现在连三岁的小娃娃也会用电脑玩游戏,至于上网,看新闻、看电视更是小菜一碟。

但是如果放在20多年前,电脑可真不是人人都可以碰的。那时最早叫电脑是“PC”机,也就是叫作个人电脑,已经是可以由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操作的工具了。再后来更新为286、386、486、586,电脑的功能进一步加强,人们几乎可以随心所欲的操纵电脑。以X86为代表的机器落后以后,电脑被称作为奔腾机,奔腾机也有型号之分,如奔腾450、奔腾500等等,至于现在的电脑叫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我最早接触电脑是在1989年。那时我考取了杭州大字的数学函授专业,以后又读了计算机应用专业,那是后话。

因为我有了数学专业的文凭以后,总想用专业发挥些作用。也凑巧,原来工作的企业有一笔科技拨款资金,正好没处用。于是我就和厂长唐耀林吹风,说是用这批资金投入到企业电脑管理中去。唐厂长那时是个非常不重视知识的人,甚至对找女婿的标准也是“技术工人”。至于唐厂长是被我怎么说服的,我已经记不起来了。

于是我找到杭州大学计算机系潘凌云老师做我的后盾。那时买一台机器也跑了不少的单位,询价、比价,最后以46800元人民币的价格,买回一台“浪潮0530”计算机,是国产品牌。现在回想起来,二十年前的4万6千多元人民币,如果放到现在,应该至少不少于20万的价值吧。可见那时电脑的金贵,个人是无论如何买不起的。

那时不叫“电脑”,叫“计算机”,因为那时的功能还没有现在这么强大,主要是用于进行数字计算的,内存、硬盘都很小,鼠标也没有。那时用计算机的人少而又少,也不象现在这样操作方便,所以真正算是高科技人才。

我那时用的操作系统是DOS3.0。现在有些人对操作系统也不关心了,因为对他们而言,操作系统并不重要。但那时不懂操作系统根本没法用电脑,因为DOS操作系统全是凭输入命令而操作的。从DOS3.0到DOS7.0,再从Windows3.0到现在的XP,我都经历过,回想起来真是感叹电脑的发展现实是太迅速了。

那时企业要进行数字化管理,就得掌握“数据库”的技术。我在潘凌云教师的帮助下,学会了“FOX”数据库的编程,这个“FOX”至所以这样取名,是因为它的数据管理功能强大,强大到能象“狐狸”那样,fox是英语中狐狸的叫法。当时我的同事兼同学苏增武也和我一起看这方面的书籍,但是他对什么“界面”等等的术语弄不灵清,就没有坚持下去。以后编程编得熟练起来,基本上是凭感觉写程序,效果又快又好。再以后“FOX”也进一步发展,有了“VFP”,就是可视化的、功能更强的“FOX”,“VFP”可以把程序编译成exe文件,直接由操作系统打开。我说这些也许很多人弄不清楚,因为现在的电脑功能太强大,都不需要人们关心这些问题了。随着计算机功能的不断强化,象“VFP”这样的数据库已经被“微软”、“Oracle”等更先进的数据库所取代。所以学习计算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当你掌握的技术一旦淘汰了,那你就一无所有。

电脑是个纯西方的玩意,要进入汉字文化圈,就必须能做到“汉化”。汉化有两个条件,一是电脑能对汉字进行识别和输入输出;二是要有汉字的输入方法。经过不断的努力,这两个条件都被实现。在DOS时代,发明了不少的汉化操作系统,比如“UCDOS”,在启动DOS时加载UCDOS,就能处理汉字。

输入汉字的情况更复杂一些,从最开始的拼音输入法、到笔划输入法,再到五笔字型输入法。最早我用的是拼音的联想输入法,在用拼音输入第一个汉字时,后面跟了不少的汉字,以供选择,组成词语。所以我夫人还常常取笑我说开动了“联想功能”。那时用拼音的水平不如现在方面,所以五笔字型输入法是最佳选择。对于我这样一个30多岁的人来说,学习五笔字型并不算太困难。我基本上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初步掌握了五笔字型输入法。学习五笔字型,最主要的是要背“字根”,以我的体会是,此种输入法熟练掌握的标准是“忘却”,即当你不再要脑子里为“字根”所困扰时,你的水平就差不多了。以后我用电脑为我父亲蒋礼鸿的研究生打论文,几乎打过100多万字,而且还都是古文。

老底子的事,说来大家都不太相信。那时文字处理软件还属空白。最早我们是用“行编辑”命令打字的。行编辑,顾名思义是用来编写程序的,也就是说一条一条的打出程序命令。以后有了“World•Star”,翻译过来就是“文字之星”,再后来有了国产的汉字处理软件“WPS”。WPS是“文字、打印、系统”三个词的英文开头三个字母。这三个软件功能一个比一个强大,到了“WPS”时代,中文输入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那时对“WPS”真是钻深研透,我还编过教学书刊,帮助有需要的人学习。杭州大学计算机系的吴良占老师因为对“WPS”教学有深入的研究,被称为“杭州大学的谭浩强”(北京大学谭浩强老师因出版“BASIC”方面的著作,享誉中国)。只是吴老师的永康方言太重,每每把“WPS”说成“大鼻刘,屁~~~啊死”,常常引起哄堂大笑!再以后,微软意识到汉字处理的广阔市场,加快了汉字处理的研究,“WPS”最终被更好用的“World”所取代。

一段时间内,我担任某企业的综合办主任,文字处理相对比较多,而数据库有更先进的软件出现,所以我就把精力更多的放到文字处理方面。对于“World”而言,在处理文字时其实有许多方法,也据说有300多种功能。我虽然算不上对300多种功能都熟悉,但至少有许多常用的功能是比较了解,并做过一些研究,所以单位的小青年常常会向我请教。

随着文字处理接触多了,自然对图形处理也关心起来。最开始是为了设计一些企业的说明书、产品外包装。有了这个需要,自然对图形设计软件有所学习。那时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儿子以前对朋友炫耀过,说:“我家的Photoshop资料还是3.0的版本。”Photoshop是一种处理图片的软件,是对图形进行点阵处理的,如果说是PS也许知道的人会更多些。又学习了CorelDRAW、illustrator等矢量处理软件。以后儿子进了大学,学的是装潢设计,所以我要他学习3D图形处理,我自己也学了3DMAX软件。再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学习视屏处理软件如Flash、Premiere等软件。就有小青年说:“蒋老师学习电脑的劲儿,连我们年青人也自叹不如!”那时候,我也对年青人说:“你们电脑有了问题就只知道喊蒋老师,那我怎么办?也喊‘蒋老老师’啊。”意思是要他们自己也努力地学习电脑。

就象我前面说的,“当你掌握的技术一旦淘汰了,那你就一无所有。”现在我对这些软件的接触越来越少,甚至到了一窍不通的地步了。

九十年代末期,互联网开始兴起,我也开始接触起互联网来。最初上网不象现在方便,需要一种叫作调制解调器的设备,是连接在电话线上的。那调制解调器俗称“猫”,起动的时候发出一种“吱吱喳喳”的声音,倒更象是老鼠叫。有内猫也有外猫,内猫是装在电脑机箱里,外猫是装在外面的外接设备。猫的速度非常慢,最快59K,所以上网时一次打开多个网页,等打到后面的网页,前面的就可以看了。

那时,对互联网的需求很多时候是建立在电子邮箱(Email)的功能上。那个时候网上的免费功能不多,我的Email是一个叫作“荆棘鸟”网站提供的免费邮箱,以后一些大型网站如网易、新郎等都提供免费邮箱,我的荆棘鸟就一去不复返了。由于对电子邮箱的认识不足,我还看到有人的电子邮箱有“单位邮箱”、“住宅邮箱”等,现在是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来。

再以后,儿子帮我申请了一个QQ号,聊天也成了上网的一个消遣。我的QQ取名为“秦望之子”,什么叫秦望之子,可以看我的博客《秦望之子的由来》。这个QQ上网的时间已经有1300多天,使用了大约六七年了。开始用QQ聊天时,感觉挻新鲜的,好象一下子多了许多朋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聊天的朋友话越来越少,最后那头像干脆就不闪亮了。也有的朋友也不知道怎么了,几句话不投机就翻了脸。看来虚拟和现实总还是有距离的。

现在我在电脑上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写博客了。回忆回忆童年的往事,晒晒家庭幸福、秀秀夫妻恩爱,对一些事一些人做些评价,打发打发多余的时间,仅此而已。

电脑的出现,改变人类生活是无可质疑的,是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壮举。回想我自从接触电脑的二十几年时间里,竟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电脑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