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将近200人的会场,座位排成了好几圈,场地的中央,散落在地上有一些A0纸,彩笔,陆陆续续有人从自己的座位站起来,走进圆心,拿起一张A0纸,趴在地上,用彩笔写些什么,一个高大的芬兰人在舞台上吆喝,如果你们想开什么主题的会,就抓紧写下你们的议题,他身边的满脸络腮胡子穿西装的家伙,一边充当着翻译,一边也怂恿着大家成为会议的召集人。
这是昨天CIPMT年会(中智国际职业培训师)下午半天,开放空间的开头,那个芬兰人就是Pepe Numi老师(芬兰引导技术大师),他边上就是Justin老师(CIPMT铁三角之一)。今天开放空间的大主题培训发展,和人,和组织,和企业,和商业相关的主题,都可以哪来讨论。
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我快速地走到场地中间,在一张白板纸上写下了我的议题:
为了10年后的自己,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在这个1000多平米的会场一角,我开始了我的“会议”。一开始有3-4个人跟随,发表他们各自的观点,有人加入,又有人离开,有人又转回来,有人带入了新的想法,新的思路,有人神补刀,画龙点睛。
我们一直在谈论学习,也一直在谈论变化,在这个可以拿知识焦虑玩商业的时代,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要去学习。看起来,我的题目是问“how”,其实是在问“why”,因为我们都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我们又如何开始行动?朋友们的讨论,把我的主题,不停地升级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上:我是谁,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是一个以终为始的好话题。
10年其实是一个时间的约数,在我们的文化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一个周期的隐喻,而我恰恰也走过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10年,我也经历了周遭的变化和自己的改变。环境、科学技术、技能,一直在变,有些培训已经不再需要PPT了,甚至培训师也不用一直站在讲台上,就像这场开放空间,Pepe和Justin,已经找不见人了,他们也像小蜜蜂一样穿梭在不同的“会议室”之间。
但是总也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有些东西是传承在我们的血脉和骨髓中,沉淀在我们的心灵里,凝结在我们的头脑中,这些从我们一出生,或者在出生的头几年里,便已经形成了。
还有一些东西不要说10年,5000年来也并没有改变过。这些不变的,是关于“人”的,“传统”,“精神”,“文化”,“价值观”的部分。
于是在我们10年以后,我们会面对两个山头,一个叫做“变”,一个叫做“不变”。这就决定了,我们应该如何为了抵达这两座山而制定路线。
对于那座叫做“变”的山头,我们不能因为变化,而不设定目标,反而更需要设定目标,并且是灵活的,变通的及时调整的目标,是阶段性的,分解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混混沌沌中,走出一条有意义有价值的路径,我们去学习各种新技术和新技能,让我们打怪升级,一路会收获不少技能包。
也许走到那座山头的时候发现,有一些技能包已经再下一个10年用不上了,但是我们不恐惧“变”,我们拥抱“变”,我们更是找到了应对“变”的方法,就是我们自身也在“变”,我们可以“变”,有能力“变””。
而什么是不变的?James老师走过来加入我们的讨论,他说假设今天就是10年后,是这10年的最后一天,你已经没有时间去做什么了,想象一下过去10年发生的什么最让你开心呢?Justin老师,跑过来看着我们已经画了两座山,一条路的海报,补刀说,我认为最好的学习,就是找个榜样去学习,不论他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
在我们身边一定有一些人,活出他们最健康,最丰盛的人生,他们投身自己的事业,他们幸福,但是同时他们也很成功。我们希望自己也可以向他们一样。
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把自己搞的更明白,明白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优势和天赋,搞明白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象一下,当我成为那样一个“人”的场景,是否能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这就是培训与发展,最重要的出发点——基于“人”,就像我们所熟悉的James老师的名言:影响他人做积极的改变,一切的改变,都在于“人”本身,每个灵魂都是漂亮而完美的,我们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本事,只是改变他们认识自己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活出幸福而自足的状态。
更为不变的是,是我们追求一颗助人利他,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幸福人生的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