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劝人不要炒ST股,其实有点像劝小姑娘不要深夜独自去一些僻静的角落,是个有点微妙,甚至有些不讨好的活。
照理说,ST公司既然没退市,投资者自由买卖就没啥可说三道四,就像人身自由的妙龄少女,当然也爱什么时候逛街就什么时候逛,爱逛哪儿就逛哪儿。
但是,如果非要不承认炒作ST公司要比一般炒股风险大,不承认女孩子深夜独走要比一个男性健身爱好者危险,那未免也太不客观了。
所以,要让ST行情走下历史舞台,除了让投资者亏到肉疼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肯定有。
这段时间,ST公司行情就又开始躁动起来。近一个月,Wind ST概念指数累计上涨5.06%,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却下跌1.95%;两市144只ST股票中,有12只涨幅超过20%,36只涨幅达到10%以上。
这其中,*ST九有和*ST鹏起连续多个涨停,但两家公司也并无实质性改变基本面的重大事项。如此场景让人似曾相识,这两年眼看就要熄火的“炒差、炒壳”之风似乎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众所周知,ST公司大多业绩薄弱、主业僵化,甚至不少公司问题重重、积重难返。即便如此,偏偏总是有不少人买单,为的无非是搏一个公司可能脱胎换骨的预期,甚至仅仅是明天股价还会惯性向上的可能。
然而,A股市场上从来不缺跟风投资ST公司血本无归的故事。
当年*ST博元有“中国好同学”送资产,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因重大违法被退市的命运,多少“刀口舔血”的跟风者跟着填坑。*ST长生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竟还有无数散户在游资鼓动下杀出7个涨停,更在退市整理期还创下三连板,“击鼓传花”式的炒作最后等来的只有幻灭。
构建在虚无假设上的预期,实质无异于一场赌博,毕竟热衷“搞事情”的ST公司多,但能“搞好事情”的ST公司却是凤毛麟角。
近两年在各种改革和监管的推动下,ST公司的市值已经显著回归,炒作ST公司的风险也越来越大。2017年以来,ST概念股指数连年下跌,去年跌幅更是接近40%。
事实上,参与ST公司炒作的投资者绝大多数未必不知道自己所追捧的“故事”含金量几何。
在ST公司行情处于拉升阶段时,持仓投资者往往欢天喜地,总预感还有一个涨停。而一旦行情进入震荡洗盘阶段,甚至由涨转跌,同一个投资者可能迅速加入到横眉冷对的行列中、指责监管不力、炒作横行。
可见,在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心目中,区别投资与炒作的最重要依据,只是自己有没有赚到钱。
近年来,价值投资理念在A股市场的普及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长足进步,但要成为市场共识和主流尚需时日。市场投资主体行为散户化的特征仍然比较明显。这与A股市场比较分散的投资者结构、普遍欠缺的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到ST公司炒作现象就需要辩证的思维。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ST公司既然没有退市,那投资者就有买入持有的权利。但ST符号本身就是一个警示标志,提醒投资者当前进行的交易行为已经进入了高危的深水区,并非正常的投资,即使没有不法分子刻意操纵市场,也至少是一场多杀多的残酷游戏。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果投资者执意参加此类博弈,即使一时有所浮盈,长期来看亏损是必然的。参与ST公司炒作的投资者应当认清这样的客观规律,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从监管者的角度看,投资者自愿“偏往虎山行”不意味着监管者就会放任不法分子肆意妄为。ST公司已是资本市场中的高危地带。在当前的市场监管实践中,监管者一方面及时进行必要问询,督促上市公司做好风险提示,也要对可能存在的股价操纵、内幕交易一查到底,绝不手软。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应该看到,ST公司炒作现象只是从特定土壤中自然生长出的野草。要根本上解决ST股炒作的“根”,抓手还是落在持之以恒地改良“土壤”上。
首先,要形成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让价值投资者真正赚到钱,让盲目跟风炒作者吃教训、长记性,并进一步引导形成更为理性健康的投资生态。毕竟大道理讲上一万遍,也比不上趋利避害的本能。当市场上的具有优势价格的优质上市公司成为主流,投资者自然不会再去刀山火海上找一点蝇头小利。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化的供需机制,给投资者提供更多更有质量的选择,弱化市场供需不平衡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让ST公司的“壳”越来越不值钱,从而使公司价值真正成为股票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ST炒作的“套路”在于“预期+拉抬”,必须坚定执行退市淘汰机制,遏制各类投机和不当保壳行为,将那些“看上去很美”的预期打碎,通过稽查、核查等方式让拉抬股价、操纵市场的人没有藏身之地。
事实上,这几年证监会的一系列政策和改革也正是沿着这样的思路稳扎稳打。从实际效果看,A股市场的价格机制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曾经居高不下的ST公司估值显著回归,跟风炒作的势头也明显消减。这些都恰好证明了我们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路。
下一步,更需要保持监管和改革的定力,将已经行在路上的注册制改革、加大退市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等举措进一步走向深化。
往期回顾 |
沪市公司监管锐评:又到一年“保壳”时,是否“真金”得“火炼”
沪市公司监管锐评:产业“实”起来,风险“控”起来,才能不负实控人之名!
本期责任编辑:陈梦娜
▼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联系我们:021-38967805。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