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 PISA 2018·课堂上怎样“教”全球胜任力与科学素养?

核心问题:当知识和信息在网络上唾手可得,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教学生什么?



    二十一世纪的学生生活在一个互相联系,多样化和迅速变化的世界中。新兴的经济,数字,文化,人口和环境力量正在塑造地球上的年轻人的生活,并日益增加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这个复杂的环境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今天的年轻人不仅要学会适应这个全球化互联的世界,还要懂得欣赏并且从不同文化中受益。发展国际和跨文化视野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统筹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最早评估侧重于数学、阅读和科学方面。但随着世界格局和环境的变化,对学生素养要求侧重点也在发生转移,今年OCED将焦点重新投注于科学素养,并提出增加一项新的测试项目——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

OECD 教育主管Andreas Schleicher 解释,以前大家要查阅信息,可翻查百科全书,信息是真实可信;但在今日,拥有批判性思维,懂得分辨信息真假并综合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才是成功的关键。如何培训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他认为学校不必要开设新科目,在科学,历史等课堂中,也可以建立这方面的能力。

前不久在哈佛校园,OECD与技能理事会(Directorat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及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零点项目(Project Zero)共同主持了《PISA全球胜任力框架》(PISA Global Competence Framework)的发布会议。

一起看看PISA是如何解读全球胜任力。

OECE对全球胜任力的定义:

全球胜任力是指青少年能够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不同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南希】 PISA 2018·课堂上怎样“教”全球胜任力与科学素养?_第1张图片

它有四个维度:

知识(Knowledge): 影响当地和全球各地生活以及全球性问题的知识、跨文化知识即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知识都是组成全球胜任力的重要部分。 这些知识有助于年轻人挑战获得的错误信息和陈旧定型观念。

价值观(Values): 价值观是人们在做判断时会潜意识使用的标准。 对于在不同情况下应该做什么或想什么,价值观对个人具有规范性的力量。 因此,很多行为和态度都是个人的价值观在引导着。

重视人的尊严和重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全球胜任力,因为它们是青少年处理其他文化信息并决定如何与他人和世界接触的重要原则。 拥有这些价值观的人会对自己及其周围环境有着更加开阔的了解,并且会积极地反对排斥、暴力、压迫和战争。

态度(Attitudes): 全球胜任力还体现在青少年的关键性格,或者说态度。 

态度是指个人对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机构,一个问题,一个行为或一个符号采取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观念将信仰、评价、感受和倾向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全球胜任力要求青少年对其他文化背景的人采取开放的态度,尊重文化差异的态度,以及全球意识的态度。

技能(Skills): 全球胜任力还建立在具体的认知、交流和社会情感的“技能”上。 技能被定义为能够实现复杂和组织良好的思维模式以实现特定的目标。 全球胜任力需要多种技能,包括信息推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技能、全面的视角、解决冲突的技巧和适应性的技能。

通过字面意思,全球胜任力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让每个学生具备参与到全球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实际上PISA加入这一素养的考评不难理解,全球化趋势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势不可挡。这也就意味着,当下学生将很自然的“被国际化”,参与到全球的激烈竞争中。

在课堂上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活动有以下几种:

l   结构化辩论(Structured debates):将学生分组,针对某些全球性的问题进行辩论,让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逻辑的深入思考,质疑,引证和推理,同时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

l   有组织的讨论(Organized discussions):让学生用学着有逻辑表达自己看法:使用论据去支持自己的观点,认真聆听并理解对方的观点,愿意在听到新的信息时不固执己见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

l   玩游戏(Playing games):让学生练习遵守游戏规则,作为团队的一员通力合作去找到解决方案。

l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力在学校完成与真实世界有关的专业的项目,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制定计划,在沟通过程充分尊重他人,认真考虑他人的观点,管理冲突,灵活的适应变化和环境。

l   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为了让学生深度理解课堂学到的主题和知识,让学生组织服务于周围社区,让社区受益的社区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度参与并反思。

提升全球胜任力不是通过一门叫做“全球胜任力”的课程,而是将这个教学能力目标放入所有的课程为了让现有的课程“全球化”,老师不论在设计哪一门学科的课程,都需要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l   什么样的主题和技能是我们最需要教给学生,能够让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互相依赖高度协作的世界?

l   什么是当学生学完一个单元,一个项目,一门课后能够真正吸收和受益的?

l   为了让学生学会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需要怎样的训练?

l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学生在特定方面正在进步?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下面以不同学科为范例来展示怎样在常规课堂上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科学:科学学科有很多具有全球意义的主题,比如说全球变暖,海洋污染,病毒传播等。

凯西·波西卡(Kathy Bosiak)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州Lincolnton高中的科学老师,在进行“化石燃料的优点和缺点”教学的时候,她让学生调研在全世界和美国哪里建设风车和太阳能最有效益。她同时也使用了一个叫做“iEARN”的在线平台来帮助她“全球化”自己的课程,“iEARN”是一个由三万多所学校和来自140个国家青年组织构成的非营利性在线平台,它帮助教师和年轻人通过网络和其它社交科技在线合作。每天有200万全世界各地的学生参与“iEARN”的合作性的项目式学习中。

波西卡发起了一个“设计太阳能烤箱竞赛”,让学生使用日常生活常见材料制造一个高效能的太阳能烤箱,并且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设计方法给全世界各地的参赛学生。学生通过讨论不同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学习了跨文化交流和欣赏别人的观点和见解。

波西卡说“教师们总是在应试的压力之下,所以想不到其实”全球化“自己的课也可以很简单,缺乏经验的新老师通常想要一次性在某堂课实现太多目标,其实不必如此,小小的课堂创新设计就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

数学:因为全世界各地的人对于数学的概念和知识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数学算是一个通用学科,但是学生还是可以通过使用全球性的问题的真实数据来学习数学,比如说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卫生健康,气候变化等。统计学可以分析全球财富分布,国际贸易规律,家庭收入和家庭厘里面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关系,世界范围内烟草消费和预期寿命的关系度等。在低年级教学里,学生可以通过使用表格和图形来发现数据的规律。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如:回归(regression)相关系数(correlation)外推法(extrapolation)来分析数据。

瑞秋·弗如茵(Rachel Fruin)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名数学老师,她用一个新闻上的关于社会公平的故事作为一节数学课开堂的“数学知识讨论”。这个新闻是关于一种治疗哮喘的药EpiPens价格突然飙升,瑞秋老师展示了过去EpiPens价格上涨的曲线,让学生用这个信息去预测今日的价格,学生预测后她展示了暴涨后的当日价格,让学生讨论医药公司是否应该被允许想卖什么价格就卖什么价格。

瑞秋还给学生展示了一张纽约和芝加哥凶杀率的表格,在这个表格里面,纽约一直保持低的凶杀率,芝加哥的凶杀率增长的很迅速,这个表格引起了另一个讨论,瑞秋让学生选择折线图的一个时间间隔并且讨论折线图所表示的变化。

瑞秋说她的学生非常喜欢喜欢解决这些问题,而且不断要求她提出更多这样跟真实世界相关的数学问题。她在教学设计中不是围绕数学问题去搜索真实的案例,而是从真实的时事着手,将这个时事相关的数学知识融合在里面。她的数学主题里面包含了线性和指数函数,概率,比较,数据设置,统计学等非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的最后一步,她给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们讨论,她说:“如果学生现在不使用数学来理解和解决复杂的世界性的现实问题,那他们将来也不可能使用。“

文学和语言艺术:选择一个别的国家的文学作品然后翻译成本国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生活,传统,冲突,历史的方法,这个方法也帮助学生理解欣赏别人的观点和大环境。老师可以选择一个内容讲青少年的跟自己学生差不多年龄的文学作品,正在发展自己身份认同感的青少年可以阅读来自其他文化的讲述同龄人的小说,并感受到他们正在经历的是普遍性的全球性的。

在最近的10年里,我们共同见证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智能手机被发明以来,如今已经到了几乎人手一个的地步。

而社交媒体、云服务、机器人也已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基因测序、基因组编辑、合成生物学、生物打印和再生医学甚至正在悄然改变人类生命本身。因此,对科学的关注变得迫在眉睫。

 可以说,PISA对科学的关注是很及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到来,以及社交媒体的盛行,基于证据与事实来理解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变得异常重要。

当今时代,当面对生活中时刻轰炸着我们的各种观点,每个人都必须“像一个科学家一样思考”。事实上,在大多数国家,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未来能够从事与科学相关的职业。

 但遗憾的是,我们的科学教育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报告指出,从2006年起,全球科学教育水平一直止步不前,全世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国家在提升他们科学教育的水准(这其中包含高绩效教育系统如新加坡和澳门,以及低绩效教育系统如秘鲁和柬埔寨)。

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可能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近10年来,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投入到每一个小学生和中学生身上的教育资金平均都提升了20%。

 这10年以来科学技术的飞跃,并没有把成功同样带到学校的科学教育中来”,经合组织秘书长Angel Gurría 说,“每个国家都有提升的空间,即使是那些排名最靠前的国家。”


PISA是如何定义科学素养的?

PISA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是:作为一个有反思精神的世界公民,应有能力参与和科学相关的事务。曾接受过系统科学教育的人应该是很愿意参与科学说理和讨论的。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以下能力:

①科学地解释现象的能力:对一系列自然和技术现象进行解释和评估。

②评估和设计科学探究:设计科学调查,以科学的手段解决问题。

③科学地处理数据和证据:以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评估数据、观点,得出合理的科学结论。


而学生能否施展以上能力,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知识:对基本科学事实、概念和解释性理论的理解。

报告中还特别提到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

有关自然界以及人工技术领域的知识(内容知识)

用于科学领域的标准方法论过程的知识(过程知识)

科学家如何证明他们主张所用到的论据(价值知识)

举个例子,解释科学技术现象的时候就需要科学内容的知识。而对科学探究和证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就需要知道科学知识是如何被建立的,以及它们是否令人信服。

二、态度

一系列对科学的态度,包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是否能积极参与并合理地评价科学探究,以及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等,也是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维度。

总的来说,PISA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评估学生对科学了解多少,同时也是想了解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做了什么,这也符合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形成性评价的理念,也就是说PISA关注学生如何将科学知识最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通俗一点的说法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学生“有”或“没有”科学素养,毕竟它不是某种财产,相反我们只能评判学生所具有的科学素养的程度,它受到知识和态度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这里还要指出一点,此次PISA提出的科学素养概念,其实同时包含了科学以及基于科学的技术两块。技术寻求的是人类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并且可能不止一种。

而科学寻求的是关于自然以及物质世界某一特定问题的答案。尽管如此它们在目的、手段和产出上不仅相同,这两者还是非常的相近,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能够参与理性对话以及明智决策当中。

举个例子,个人所作出的决定能够影响新技术的发展方向(比如决定开一辆更小巧节能的汽车)。而拥有科学素养的人则需做出一个更为明智的决定。他们必须承认,科学和技术通常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但矛盾的是,科学技术同样也是许多问题的根源,而解决新的问题也只能通过科学和技术。这大约与我们常常提到的批判性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为什么科学素养那么重要?

时隔10年,为何PISA再一次重提科学素养?这也许是因为科学这门学科,实在是在我们的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

从服用止痛药到决定什么是均衡饮食,再到早餐会喝的巴氏消毒牛奶,或是决定是否要买一辆混合动力型汽车,科学几乎无处不在。科学不仅仅是一大堆试管或是元素周期表,相反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用到的工具的基础——从一个小小的开瓶器到精密复杂的太空探测仪。

而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并非只是科学家的专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像一个科学家一样思考”:能够权衡证据得出结论;能够理解所谓的科学真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改变,与此同时,新的发明层出不穷,人们会对自然力量以及技术的能力和边界势必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像一个科学家一样思考”这个概念呢?也许这一点中国学生真的需要好好向国外同龄人学习一下,尽管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向来是中国学生的强项。

秘密主要在于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上:美国学生似乎比中国学生更加具有科学头脑。他们更喜欢提出各种有关科学的问题,寻找数据背后的内涵,强调时政精神,尊重逻辑,重视前提条件。

另外,未来职业的志向也很重要。

在美国,未来想要从事和科学有关职业的学生是此次参加PISA测试的中国四省学生以及大多数东亚国家学生的两倍。也就是说,许多美国学生最终可能无法实现这一理想,因为他们在科学教育中表现不佳。但同时,虽然东亚学生在科学教育中拔得头筹,但是他们需要建立对科学更为积极的态度。

事实上,PISA所显示出的能够将科学教育水平转化成科学职业期待的其中一个因素,正是对学习科学的积极和享受的态度。这就需要教育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去做学习以外的事情。根据2015 PISA报告,中国四省的学生每周会花57个小时在学习上,而在芬兰,这一数字是36小时。

过去,科学教育总是被视为培养科学家的一条“管道”。这一形容本身不仅忽视了许多科学家是在经历了各种挑战之后才实现了他们的抱负,同时也向一些并不希望成为科学家或是工程师的学生传递了负面的信息。

要知道,科学带给学生们的,不仅仅是只有科学家才用得到的知识,科学教给学生们的知识与理解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就好比维持健康饮食这样的个人问题;亦或者是怎样在大城市中治理浪费现象的当地问题,又或者是转基因作物的成本与好处、怎样预防并减轻全球变暖所带来的灾害这类全球化问题。

就像是PISA所争论的,学生们有必要参与到现在如今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世界中,学校的科学教育应该传递给学生更积极的信息——甚至是作为一个跳板,通过科学让学生对其他事物也开始感兴趣。

无论是提升全球胜任力还是提升科学素养,新的创新教育注定是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从古希腊文明时期到近代,几千年来大部分时间教育的形式都是“师徒制”,直到近代才开始变成“班级教学”,而中国K12阶段更是以大班授课为主,这样的授课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社会提升了国人的”识字率“和基础教育普及率,为工业社会提供了更多能够进入工厂工作的工人和基础劳动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物质基础的大大提升,对于精神建设和教育的期待和需求标准也大大提升。


 当知识和信息在网络上唾手可得,家长们不再满足于公立学校的照本宣科式知识性的传授,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国际化的教育,能够成为有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国际化人才。这才让像包玉刚实验学校,北京八一学校,一土学校等国际化创新学校越来越受到家长欢迎。作为教师,怎样在传统的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历史,政治,音乐,艺术课堂上将教学的重点从知识点发散到“能力提升”和“素养培养”,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南希老师会在接下来的文章里不断跟大家分享统整课程(Integrated Curriculum)的干货。欢迎在留言里提出你的想法和反馈。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希】 PISA 2018·课堂上怎样“教”全球胜任力与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