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英雄传》-异域武侠片背后的民族历史

电影《东归英雄传》,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出品,著名蒙古族导演赛夫和麦丽丝执导。

《东归英雄传》-异域武侠片背后的民族历史_第1张图片
Going East To Native Land

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一部充满异域风情、民族史诗感的特异武侠片。整片场面宏大、情节感人,将蒙古四部之一土尔扈特部的勇士在人类历史上进行的最后一次伟大迁徙的历史再现于银幕。

该片获1993年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1994年第十四届金鸡奖最佳音乐、评委会特别奖。

看过今年《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的人,一定被片中热血与烈火交织、青空与黄沙共舞的末日世界场景深深震撼。而我国这部拍摄于1993年,大部分观影人群还是小孩儿年纪的《东归英雄传》,影片画面也是极其瑰丽狂放,把从伏尔加河流域到草原荒漠,欧洲、中亚和西域的景色囊括其中。

除了影片本身精彩好看,异域风情浓厚,其背后的历史更反映出,在被较少关注的中原主流文化之外,当时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

元朝灭亡后,卫拉特四部落于1368年开始独立,不属于蒙古管辖,与当时的明、蒙古呈三足鼎力之势。从17世纪20年代后期准噶尔部取代和硕特部成为实际盟主以后,对其他部落的控制范围开始日渐扩大,被不断挤压生存空间的土尔扈特人,开始寻求新的领地。

《东归英雄传》-异域武侠片背后的民族历史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1606年,俄国人入侵卫拉特部辖地巴拉宾地区,土尔扈特部落的人民纷纷转告和鄂尔勒克,和鄂尔勒克和卫拉特各部落首领商议对策,准备夺取属地。 1607年初,俄国塔拉地方当局派了一个外交使团来到卫拉特各部落,建议他们转入俄国国籍,遭到各部落人民的拒绝。

早在1618年,和鄂尔勒克便派出了忠实可靠而又精明稳健的人去伏尔加河下游一带,做了实地调查,了解到那里确实是一块无主之地。即在伏尔加河与厄姆巴河之间有一块宽阔草地,原本是诺盖汗国游牧的地区。诺盖汗国是蒙古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一个游牧部落,由于内讧战乱和自然灾害侵袭,部落衰微之极,而俄国当时势力还没有延伸到这块土地,这样土尔扈特部落找到了这块当时还无人控制的人烟稀少水草丰美的牧地。

尔后,俄国开始不断加强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压迫。土尔扈特部是其中卫拉特四部之一。

1698年,阿拉布珠尔率属部500人首先从伏尔加河流域启程,先赴西藏,后栖党色尔腾,终定居于额济纳河流域--形成了额济纳土尔扈特部。阿拉布珠尔的回国,被视为一种投石问路的试探,对留在伏尔加河畔的土尔扈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767年,当时的土尔扈特在渥巴锡的领导下,开了一次小型的绝密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就决定要东归故土。

到了1770年,在伏尔加河下游草原的一个秘密地点,渥巴锡第二次主持召开了绝密会议。会上,他们庄严宣誓,离开沙皇俄国,返回祖国去。为此之前经过几年的精心准备,所有妇女三年不生小孩,所有羊三年不下崽。1771年1月5日一早出发,每隔15分钟出发一个2万人的队伍,中间是妇女小孩,两边是精兵卫队。

土尔扈特部从启程回归开始,事先得到情报的沙俄,就派兵一路对土尔扈特部进行围追堵截。除了要应对俄国的追击,土尔扈特部还在路上与哈萨克诸汗、苏丹等地的部族发生了多次会战摩擦,使得行途中的土尔扈特人损失了大量的人员、财物 。

好在行进快速,沙俄军队始终未能正面追上土尔扈特部。在图尔盖河,通过当地居民打听,俄国人了解到,曾有两批土尔扈特人过河。第一批人马是由巴木巴尔和舍楞率领 的,第二批则由渥巴锡汗亲自率领。在河上发现了他们建造的桥梁。据Н.雷齐科夫对这座桥的描述,桥是用河中芦苇修建 的,卡尔梅克人先将芦苇扎成大而形似木桶的大捆,然后用绳子将其一个个连结起来, 十分结实,以至于任何急流或任何马群、畜群从上走过都不能使其摇晃。

1771年5月,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汗的率领下抵达了中国边界,进入伊犁河谷地。提前收到俄国照会的清廷乾隆皇帝,派驻去重兵把守,而人民的极度疲劳使得渥巴锡与其他王公最后同意无条件地归服于清朝。

中国学者松筠在其《西陲总统事略》中指出,卡尔梅克人(系卫拉特人的后裔)“凡八阅月,历万余里。本有户三万三千有奇、口十六万九千有奇,及抵伊犁仅存其半,且皆饥馁状甚惫”。

《东归英雄传》-异域武侠片背后的民族历史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文章资料收集整理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归英雄传》-异域武侠片背后的民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