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看病难就做不好全民阅读活动

      今天有朋友提醒我,要我以后有事没事去附近的社康中心看看病、开开药。我觉得奇怪,大过节的怎么说这事,经过仔细了解,原来是深圳市在2016年5月由市卫计委等单位联合印发了《深圳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计划到2018年,初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居民两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不低于70%。

你不了解看病难就做不好全民阅读活动_第1张图片

      《深圳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到2018年,要初步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个区至少有1家三级综合医院,每个街道至少有1家一类社康中心。

      这真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的有效措施。

        以往基层医院缺失,老百姓看病都往大医院挤,结果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难以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那么从今以后,政府各种资源向社康中心倾斜,完善社康中心配置,让老百姓可以方便的就近诊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常规的注射、点滴、换药、监测等活动。

        矫枉过正,因此朋友提醒我现在一定要有在社康中心的看病记录,否则直接去大医院看病会被拒诊的。

        这时我不禁联想起现在上上下下热推的全民阅读活动来。以往没有所谓方便老百姓购书的电商,也没有出现巨无霸书城时,各种小书店虽然不能用鳞次栉比来形容,但比现在要多得多,各种带有书店经营者特点的小书店分布在大街小巷,老百姓看书、购书十分方便,尽管没有开展全面阅读活动,老百姓都主动买书、看书。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读书这件事是十分认同的,因此会有囊虫映雪、牛角挂书、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成语故事。

      自从网上书店以为老百姓提供购书的便利和优惠名义大规模低折扣销售图书以后,老百姓开始因为买便宜的图书将购书活动从线下的实体书店转移到了网上,结果小书店因为读者消费转移,只能逐渐关闭实体书店。而一些有政府扶持的超级大书城的吸附作用,将原本就近消费的读者吸引到书城消费,加剧了小书店倒闭的速度和数量。

      有人不理解电商的低价销售和大书城的发展对实体小书店的影响。在一些调查问卷中,有很多问卷在调查购书场所问题时,往往只是简单地让大家选择实体书店还是网店,忽略了在很多地方实体书店已经消失殆尽,正确的问卷应该是有一个前提是被调查者还知道有实体书店这回事。

      一个行业的发展有高潮也会有低谷,实体书店也一样。图书市场放开以后,民营实体书店起起落落也正常,但是这一波大规模的关店潮却不正常。书店的房租、员工工资等上涨是不争的事实,可是读者的收入和图书的定价也在上涨啊,对实体书店造成致命伤害的是读者的流失和销售折扣的不断下降,一方面失去了销售规模,另一方面减少了销售差价。

      对网上书店恶意销售行为不进行约束和规范、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大书城,原来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小书店逐渐消亡,造成老百姓买书难、看书难现状,以至于不得不再由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倡、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图书电商的作恶行为将会被记入中国出版史,为世人唾弃,那一些大书城和连锁书店就像西方的一些园林景观,规模宏大、图案简单,千篇一律,初看不错,久看就无聊了,而那一些各具特色的小书店就像享誉中外的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相伴、曲径通幽,神似型异,常常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俞看俞有味道。

      以前装一部电话,买一部手机都很难,都要到电话公司、移动公司才能办理业务,不但办业务的人多,地方远也不方便,可是现在发现很多电信和移动都纷纷开始了便民的社区营业点,很多业务都可以就近办理,连邮政都开设了不少业务代办点,而且很多便民的代办点还都是民营的代理,我们不难发现只有贴近老百姓才是正真的方便群众,也只有方便群众才能带来消费的增长。

      记得在墨尔本生活期间留意到,有社区的地方就一定有书店,尤其是几条热闹的大街上,一路走过,可以见到多个书店。在那里,没有见过任何全民阅读活动,但是在有轨电车上、在郊区火车上、在公园的草坪上、在海边的沙滩上,随处可见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的人。

      我们分析一下大家为什么去大医院看病?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根据深圳市卫计委的通知我们不难看出来,大医院医疗资源多且好,社康医院缺失。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推动全民阅读?因为读书的人少了,原因有多个方面,最重要的原因是环境问题,那一些小书店都逐渐消失了,平常生活中难以看到书店,难以看到书了,有人在手机的影响下,已经差不多忘记了看书这件事情。

      有人说图书电商的崛起、大书城的发展是市场经济的结果,不应该干涉。真是这样的吗?市场经济的前提是有健全良好的法制环境,但是我们注意到现在这一些大的图书电商全部都是走低价销售图书的路线,很多图书的销售价格都比实体书店低了很多,尤其在做促销活动时,已经涉嫌违反了《反不当竞争的法律》,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受到处罚。那一些大书城在图书经营上无一例外都是亏损的,靠的是来自其他方面的补贴,比如书城中出租给其他业态带来的租金收入,比如政府补贴的水电费,比如政府部门给予的转向活动支持等,以至于大家笑称中国的新华书店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商业地产商业群体了,从经济体量和经济活动构成上来看,销售图书已经是副业了。

      有人说规范图书的销售价格就构成了价格垄断,那么历任邮政系统的领导不是都有问题吗,因为没有人在邮局能买到有折扣的邮票。图书和邮票一样,销售的价格就印在商品上,是特殊的商品,用普遍性的商品商业规则来解释特殊性的商品商业规则,不知道他的哲学是哪个老师教的?

      大书城好不好?好!大书城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文化符号,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脸面,和小书店相比,书城的体量大,上架销售的图书品种多,能满足读者多样性的需求,给读者以遨游书海的感觉。可是就像大医院一样,对于另外一些读者来说,书城远,交通耗时间,书城大,找特定的书不方便,书城嘈杂,想静静地选书不容易。

        医疗、电信、移动、邮政等政府资源集中的行业都在进一步走进社区,贴近百姓,为大家提供尽量贴身、用心的服务,可是图书行业现在却是政府资助建大书城,然后再补贴书城的运营,加剧了小书店的消亡,然后因为小书店缺失造成老百姓阅读活动不够动摇了我们的文化基础,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动全民阅读活动。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悖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不了解看病难就做不好全民阅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