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关于痘痘/痤疮,你有什么想咨询的么?(点击阅读:关注皮肤聊聊痘痘,你应该知道的,以及你还想问的?)
昨晚开始流传的一则新闻让很多人夜不能寐,咨询这个问题的读者很多,所以我们今天干脆把发稿的时间提前一下,早点跟大家来分析一下这次的事件,省得大家过度担心。
新闻是这样的:
昨天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的两名患者,被确诊为肺鼠疫,目前在北京朝阳区的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相关防疫措施已经落实。
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我国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我们日常比较常见的流感是丙类,听上去令人害怕的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灰、登革热、疟疾、狂犬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等等25种传染病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而在天花被消灭的当今社会,被列为甲级传染病的只有两种:鼠疫和霍乱。
关于鼠疫的可怕,这大半天大家应该已经听到很多很多了,我们就再不重复描述一次在人类历史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鼠疫(黑死病)大流行而造成的可怕场景了。
但需要了解清楚的是:鼠疫虽然是我们没能消灭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但目前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从国际到我国,都有严格的监控、治疗、防范鼠疫的规章制度。从目前来看,现行的对于鼠疫的防控是有效的。
我们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网站上统计了一下最近十几年鼠疫发病和死亡的数字,可以看到虽然在2009-2010年,由于在西北出现过几次小范围鼠疫事件而导致发病数上升外,大部分年份的发病数都很少,这证明我国整个防疫体系对于鼠疫风险的控制,并没有什么问题。并不需要因为一次的新闻事件,就担心到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心情。
相对来说,另外一种甲类传染病,霍乱的每年发病人数要比鼠疫多不少,一年可能遇到几十例,但因为死亡率相对较低,所以感觉反而没有鼠疫听上去更吸引注意力。
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甲类传染病虽然很可怕,但是对于我们日常来说,反而不是最需要担心的风险,反而是乙类,甚至流感这些丙类传染病,才是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致病甚至致死的主要原因。(点击阅读:2019年的流感疫苗怎么打,疾控中心的新指南说什么了?)
昨晚新闻爆发之后,网上传播着各种生存方式,如何减少被鼠疫感染的窍门,其实大部分是应该做的:不管有没有鼠疫的新闻,目前也已经进入了流感等流行性疾病高发的秋冬季,佩戴口罩,减少去拥挤人群聚集的地区,注意休息和饮食健康,多洗手,还有接种疫苗,这些常规的个人卫生防疫工作,都要做好。
不过如果我们在讨论鼠疫这个具体的疾病的话,对于个人来说,更需要注意的,并不是戴口罩多洗手,而是减少无必要的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
虽然目前关于此次通报的鼠疫患者情况没有更多的详细消息,但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看,北京并不是此次鼠疫的“源头”,患者是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在草原牧区,因为野生动物较多,是比较容易出现感染鼠疫情况的。前几年的鼠疫案例,也往往出现在甘肃、青海这些“自然环境好”的省份。
在我国近年来的鼠疫感染和死亡案例中,大多都是和野生动物接触相关,比如近几年甘肃酒泉的两次鼠疫死亡事件中,2010年阿克塞县发生的案例,是公路工人捕杀食用野生旱獭后感染发病,而2014年玉门的鼠疫事件,则是将捡到的死旱獭处理后喂狗导致感染发病。
在另外一个鼠疫疫情出现较多的青海,这些年出现的几次鼠疫事件也和野生动物有关,除了剥食旱獭外,还有因将捡到的狐狸尸体剥皮等原因感染鼠疫的案例。
人类即便反攻鼠疫这么多年,虽然已经没有再出现爆发,但也没能像扑灭天花一样灭绝对手,就是因为鼠疫是在野生动物中自然存在的疾病,我们仅仅靠在人类社会中治疗和防控是无法根绝这种疾病的。
这就要求我们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良好的警觉。这种警觉对于卫生疾控机构来说,是要提早发现可能出现的鼠疫案例,一方面尽快给患者治疗,降低死亡率,另一方面则是及时防控杜绝人之间传染的风险。
而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同样需要这样的警觉,这种警觉在于不要太zuo。
对于现代都市人群来说,我们脱离大自然的环境,可能已经有几代人的时间了。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所谓的大自然,似乎就是逃避现实的理想乡,是别人朋友圈上那一幅幅感动灵魂的美景,或者是抖音微博上那些各种有趣小动物生活的乐园。
热爱憧憬大自然当然是好的,但也别忘了去尊敬大自然,甚至要保持内心对自然的那一点恐惧,因为这种恐惧,是人类在大自然中存活至今的物种记忆。
忘记这种恐惧,不做好足够的准备和学习,就贸然“亲近大自然”。可能会让你变成需要救援队搜救的登野山爱好者,变成沙漠徒步团的失踪名单,或者珠峰攀登之路上的风景。而同样可能的是,让你从可爱的野生动物身上感染诸如鼠疫之类的可怕传染病。
在草原荒漠丛林这些野外生存的野生动物,和我们小区里的野猫野狗,广场上的鸽子,公园中的松鼠不一样,他们身上携带流行疾病病原体的风险要高很多。事实上这些年人类从野生动物身上感染疾病导致患者死亡甚至大面积流行的案例从来都不少见,大家熟悉点的狂犬病和寄生虫,这些年总在揪心的高致病性禽流感,这还没算上艾滋病和SARS。
估计是记忆力只有七秒的原因,我们掌握了在恐慌消退之后遗忘风险存在的技能。而随着短视频VLOG之类媒体的流行,争奇斗艳的视频博主为了抓眼球引流量,一直突破人类想象力的极限,去野外“折腾”野生动物,也成为了一种“选题”。无论是恶劣的捕杀,还是可爱的喂养,这种近距离的接触、甚至食用野生动物,都是会增加人感染流行疾病风险的。
比如下面这个动物看上去可爱的要命,也经常上个短视频当网红,但其实却是我国引发鼠疫事件的主要野生动物—— 么么哒,嗯,是叫Marmota,就是前面提到的旱獭,俗名土拨鼠是也。所以在我国想减少被感染鼠疫的风险,最关键的,是记得看到这个圆滚滚别乱动它。
我们要尊重热爱大自然,喜欢和保护野生动物,但别看到什么就马上抱起来亲亲合影,它也不喜欢。
因为现代医学的发展,鼠疫已经不再像几百年前一样,能让人类天天生活在“黑死病”的恐惧之下。但恐慌记忆的淡漠,往往会带来两个副作用,一种是狂妄自大,认为这些疾病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再重视卫生防疫工作。比如这几年麻疹在全球范围内的卷土重来,就是基于这样的心态,以及一些靠传播疫苗恐惧来赚钱的骗子推波助澜(点击阅读:为什么我们没能消灭可怕的麻疹病毒?)。
另一方面,则是我们一旦听说身边出现了相关流行病案例,则会陷入由于未知和无助所带来的极度恐慌之中,就如同昨晚开始瞬间在网络上爆棚的集体鼠疫恐惧。
在这次事件的新闻评论中,不少民众对为什么患者出现病情好几天,才进行通报表示不满,但这是一种合理也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 对于这样的流行病个例,卫生防疫部门首先要做的是:确诊,救治患者,进行防控,而不是马上开记者招待会跟大家闲聊。
公布甲类传染病事件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未经过反复核实确认是不可能随意公布的。否则除了造成社会恐慌之外,并没有什么意义。难道发篇新闻稿说:说不定有可能会有鼠疫,大家赶快逃命么?
即便我们能提前几日知道了模糊的“鼠疫”信息,会更好么?无非是多几天躲在家里惶惶不可终日、增加四处寻找再散发谣言、顺便再喝几杯板蓝根的恐惧记忆罢了。
要相信我国和国际卫生防疫机构的能力和努力,因为如果没有这些,鼠疫这种甲类传染病,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敌人之一,怎么会是你昨晚才发现的“新焦虑”呢?
最后,附上世卫组织WHO关于鼠疫的常见问题答疑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见于一些小型哺乳动物及其跳蚤的传染病。由感染跳蚤叮咬传播给人,人在感染后出现淋巴腺型鼠疫。如肺部出现鼠疫杆菌感染,腺型鼠疫有时进而发展为肺型鼠疫,并通过肺鼠疫感染者的呼吸道飞沫在人际间传播。鼠疫病情通常发展很快,如及早使用常规抗菌素治疗,则疗效良好。
鼠疫有哪几种类型?人如何被感染?
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鼠疫有两种主要类型:腺型和肺型。如及早诊断,这两种类型的鼠疫均可治愈。
腺型是全球最常见的鼠疫类型,由被感染跳蚤叮咬引发。鼠疫杆菌(鼠疫耶尔森菌)从叮咬处进入机体,通过淋巴系统侵入局部淋巴结,并在淋巴结里进行繁殖,引起淋巴结发炎、肿胀和疼痛,称为“炎性淋巴腺肿”。在感染后期,淋巴结炎可能会出现化脓性病变,发展为开放性溃疡。腺鼠疫的人际传播较为罕见。腺鼠疫可进而发展到肺部,该类型被称为肺鼠疫,是更为严重的鼠疫类型。
肺型或肺鼠疫是发展最为迅猛的鼠疫类型,潜伏期可短至24小时。任何肺鼠疫感染者均可通过飞沫把感染传播给他人。肺鼠疫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则是致命的,但如及时发现和治疗(症状发作24小时内),治愈率很高。
鼠疫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有突然发烧、寒战、头痛和身体疼痛、虚弱、恶心和呕吐。腺鼠疫会出现淋巴结疼痛和发炎。感染肺鼠疫后很快便出现症状(有时在24小时内),表现为呼吸短促和咳嗽等严重呼吸道症状,通常伴有血痰。
肺型与腺型有何不同?
腺型是最常见的鼠疫类型,在人与人之间不易传播。部分腺鼠疫患者会发展为肺鼠疫,即感染蔓延到肺部。肺鼠疫可通过咳嗽在人际间传播。腺鼠疫死亡率为30%至60%,而肺鼠疫如不采取治疗则是致命的。如治疗及时,这两种类型的治愈率均很高。
我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感染?
为了防止鼠疫传播,需避免与咳嗽者密切接触(相距2米以内),并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在鼠疫流行地区不要接触死亡动物,并使用驱虫剂。
如果我怀疑自己感染了鼠疫,该怎么办?
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肿痛或呼吸困难、咳嗽和/或血痰,应立即寻求医疗诊治(曾在鼠疫流行地区旅游的人应将这一情况告知医务人员)。除非由医务人员进行了诊断,否则应避免自行用药,包括使用抗菌素。
如何诊断?
医务人员根据症状进行诊断。确诊以血样、痰液(从肺内咳出的液体)或炎性淋巴腺脓液的实验室检验结果为依据。
如何治疗?
抗菌素是治疗鼠疫的有效药物,如及早治疗则多可治愈。在鼠疫疫情暴发地区,有症状病人应到卫生院进行诊断和治疗。肺鼠疫患者必须由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隔离和治疗。
在鼠疫疫情暴发地区,我是否应戴口罩进行自我保护?
这取决于与患者的接触程度。生活在疫情社区的人根据个人愿望可以戴口罩,但必须妥善使用和处理口罩,避免因口罩使用和处理不当使自己成为感染源。患者(减少飞沫传播)和医护人员(保护自己)正确使用口罩,可有助于减少肺鼠疫的传播。
尸体是否会传播鼠疫?
鼠疫感染可通过患者尸体传播给与之密切接触的人,如为埋葬尸体而进行准备工作的人。感染源是仍存在于体液中的细菌。
和药物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药”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记得不要给宝宝用中药注射剂
哺乳期妈妈用药须知
美林or泰诺林?让你了解宝宝的退烧药
哺乳妈妈感冒发烧吃什么药
顺势疗法儿童感冒药,没用的神奇药水
怎样忽悠中国父母?某著名美国儿童药商C的八卦集、
哪些药品不良反应问题最严重?国家最新监测报告出炉
孩子睡着后又发烧, 要叫醒喂退烧药么?
淘宝顺势疗法药物揭底
面包超人感冒药水成分分析,6岁内慎用
抗生素不是消炎药,不要再叫错了
香港的神奇法国双飞人药水中80%是酒精,别再给宝宝用了
洋药施保利通如何篡改说明书,变成儿童用药
当科普达人遇到想买假药的亲戚
哪些“药”靠假广告骗人?药监总局的报告这样说
假日本无比滴全中国热销中,罗森、药店、淘宝都在卖,你被山寨骗了么?
国产药却仅用英文说明年龄禁忌,"两面派"的曼秀雷敦薄荷膏、斧标驱风油
抗雾霾中药?同仁堂们在搞什么鬼
茵栀黄注射液对婴幼儿禁用,记得转告你的医生
上火,到底是什么
顺心意,所以要用中医话题同时得罪粉和黑
好吧,这次就谈一下中医药
疫苗危险?一个洋中医造谣害人的背后
输液出问题是小概率?6成不良反应事件都是输液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