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达洛人》
The Mandalorian Season 1
看海报你也看出来了。
浓浓的80年代科幻杂志封面感。
标志性的帝国战斗机、战斗机器人、外星种族、爆能枪,和那顶T字型头盔所代表的赏金猎人符号。
来自《星球大战》。
当之无愧的神坛IP。
地球上最赚钱、最知名的系列电影之一;詹姆斯·卡梅隆、彼得·杰克逊等一众大导演的科幻启蒙;超越电影本身成为了永恒的文化符号……
经典是经典了。
然而情怀走到今天,已经愈发举步维艰。
一边是要固守独特的审美和风格。
一边是新观众感到陌生,无法加入。
《星战》只能圈内自嗨?
不见得。
近年来的两次破圈传播。
都是靠外传——
先是《侠盗一号》。
之后,便是这部《曼达洛人》,首部“星球大战”真人剧集。
它以9分级制作水准,超一流的剧作表现,打破了原本圈内自嗨的尴尬境地
原本无感的纯路人,入坑了。
看完第一集,我决定正式加入星战大家庭
更难得可贵的。
那些挑剔的硬核粉丝,也跟着“低头了”。
因此剧,暂停辱骂达斯米奇一个月
跟Sir来。
请做好入坑的准备。
这一篇“纯路人向”,告诉你《曼达洛人》凭为什么值。
“每集1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
坦白讲。
壕、顶配、大手笔,在如今的美剧不少见。
而《曼达洛人》的精明,正如这条评价所言——
一部精雕细琢的作品,每一帧画面里,都在体现着每一分预算的极限。这不是一部“连续剧版的《星球大战》”,它就是只在屏幕上播放的《星球大战》。
说白了,钱,烧在了刀刃上。
最显眼的,外星巨兽。
外形设定威猛,细节刻画逼真,光是站那喊一嗓子,就是天然的威慑力。
但《曼达洛人》,可没让它们傻呆呆地摆造型。
有时是恐怖片。
先在冰层下潜伏,从起伏的冰面上挣出一张死亡巨口,紧紧咬死飞船。
有时是动作片。
向主人公正面奔驰而来,不是莽撞的一头撞飞,而是用巨角将对方狠狠制服在地面。
不仅猛。
有时候也可以萌。
说起星战,绕不开的便是视觉,“打打打、炸炸炸、两根电棍甩来甩去”。
然而。
《曼达洛人》视觉效果最令人震撼的,偏不是大场面。
而是质感。
就在第一集中随手一截,都是壁纸级别。
广阔冰原上,风暴欲来的平静;或是神秘祭坛里,令人屏息的庄重肃穆;峡谷悬崖上,冒险出征的昂扬斗志;或是反派老巢,大战结束后英雄环顾四周的强者姿态。
啥叫质感?
不在场面。
而是这些精心雕琢的画面,代替语言叙事:危机、宿命、未知、胜利。
投资是大手笔,烧起来却十分低调。
这恰恰是星战系列,乃至大多数顶级IP越发忽视,不敢轻易尝试的一件事——
反叛。
对原作、原设定的批判式创新。
沉稳、低调的画风,只是这“反叛”的第一层铺垫。
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冰冷肃杀的世界观。
背景。
不用过多介绍,就说两处细节——
第一个,风暴兵。
系列中一个超越影视本身的象征符号。
本是银河帝国反派爪牙,却总是蠢得可爱,最大特点枪法烂,命运往往是当炮灰。
但在《曼达洛人》中。
他们的出场方式过于残忍了......
一颗颗头盔渗出殷红的血迹,与他们的断臂残肢一起,被风沙掩埋。
下一镜头。
一颗颗人头,被高挂示众。
像是邪法巫术,也是最原始血腥的胜利宣言。
这预示着——
比帝国暴政还要恐怖的野蛮,正在这里发生着。
残忍,不再是邪恶势力的专属。
正义,又该几何?
第二处闲笔,同样以小见大。
在以往的星战系列中,总是会出现五花八门的太空种族。
或可爱,如萌宠。
或滑稽,如仆人。
种族间的最大差异,多是止步于喜剧类型的展现。
《曼达洛人》呢?
只有两个镜头。
街边小贩的笼子里。
一只丑萌丑萌的外星种族,眼泪吧吧地求救。
下一个镜头,心惊肉跳,因为你知道了他在害怕什么。
对啊。
最残酷的种族区别,不就是“吃与被吃”吗?
“他”,只是食物。
两个闲笔,看似不起眼。
却都一反“常规”地挑战着粉丝的观赏习惯。
不再是正义大战邪恶的刺激战场,《曼达洛人》讲述的,是一个秩序混乱,刀口舔血的“西部世界”。
这是《曼达洛人》的第二层反叛——
不再是那个我们熟悉的,以华丽传奇的冒险故事,讲述英雄旅程的太空歌剧。
黑白双方各执一色,斗争理所当然。
而在《曼达洛人》秩序的混沌之中。
你不得不重新审视善与恶,正与邪,英雄与恶人的面目。
故事的起源,可以一句话概括——
主角,是一位唯利是图的赏金猎人,接受了一项由军队指派秘密任务。
一个目标。
要么“活捉”回来,要么“就地处决”。
到头来却发现,目标,只是一个孩子。
“反英雄”设定。
按照以往的《星战》调性,之后的故事,不难脑补。
在同情心的召唤下,主角从冷血杀手,变成贴心保姆。
就比如44年前的韩·索罗,原本的资产阶级黑心走私犯,后来洗心革面参加革命。
但《曼洛达人》却将这种善恶考验再次模糊。
左右选择的,不再是简单的良心考验,而是更多的身不由己。
英雄?
你休想看见他的脸。
Sir没开玩笑,你确实看不见主角的脸......
已知信息是:
落魄战斗民族曼达洛人的后裔,做着赏金猎人刀口舔血的生意。
其余的,都藏在这顶标志性的头盔之下。
一个无名氏。
扮演者是《权游》里的“红毒蛇”,佩德罗·帕斯卡。
《曼洛达人》或许是他演出生涯最憋屈的一次——
演英雄,却没有名字。
是主角,却不能露脸。
以至于粉丝集体喊冤:“佩德罗·帕斯卡应该拥有姓名。”
但对于作品本身。
神秘,反而成就了最精彩的表达。
英雄还是混蛋,所有的性格特征、处事原则等等人物标签,都变得模糊起来。
比如对待俘虏。
前一秒,还是你爱咋咋地的任君自便。
这时的他咋样?
潇洒、仗义,甚至有点马虎?
下一幕,正当俘虏以上厕所的名义,设法逃跑。
他的突然出现,才展现出他阴狠老辣的一面。
所有的俘虏,都被做成了活体标本。
这时的他呢?
残忍、冷酷、血腥?
所谓“亦正亦邪”,在这个赏金猎人的面具之下,更像是一个“谜团”。
这是《曼达洛人》剧情之外的野心——
他要以一次次迫近底线的考验,揭开“英雄”的冰冷面具,戳穿善恶的真相。
你会说呀。
这剧又贵,又酷,又暗黑。
但我咋还是不想看呢?
《曼达洛人》为什么能让人心潮澎湃地打出9.4?
两场戏足以证明它的出众。
第一集的高潮。
是曼达洛人和他一直反感的赏金机器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不得不巧妙配合,齐心合力杀入地方老巢。
一对最佳拍档的架势,态度友好,气氛融洽。
此时的他,一副正面角色的作风。
可进入以后,发现目标只是一个孩子。
机器人毫无恻隐,举枪就要执行任务。
主角?
无动于衷......
“同样都是完成任务,这样好像也没什么不行”,镜头向他的头盔推进,如拷问一般揭露他逐渐放弃的善念。
突然,红光一闪。
“嘭”。
刚才的一闪。
是善念。
还是杀意?
砰一声后,枪子儿落定。
倒下的,是刚刚与他并肩作战的赏金机器人。
是邪恶吗?同理心终于占据了上风,眼前的孩子,从目标变成了值得同情的生命。
但这又能算是正义吗?放冷枪,杀害刚刚并肩作战的同伴,绝不是英雄之举。
所以——
你说是善还是恶?
《曼达洛人》没有公布答案。
此时,你最不需要的就是答案。
镜头美学再次立功,他矗立原地,对着摇篮凝视。
像是凝视,像是对话。
更像是见证新的希望。
英雄呢?不重要。
当善恶是非,拧成了一个矛盾、复杂、纠结的人的面目。戴着面具的他,早已远比那些超级英雄、绝地武士鲜活。
你需要做的,不再是道德评判。
而是与他一起,见证传奇。
回过头来再看。
《曼达洛人》从严谨雕琢的画面表现力,到黑暗严肃的世界观设定,再到最终善恶纠缠人性描写。
反叛的姿态整齐划一,围绕主题层层递进,在矛盾复杂的人性选择中,一段传奇徐徐展开。
这才是真正的“反英雄”。
每当说起“星战”系列。
总有人会问Sir——
“没看过系列,可以看吗?”
42年前《新希望》横空出世,乔治·卢卡斯创造了那个时代最好的科幻电影。
它让太多人,第一次爱上了这充满绝地武士、克隆人士兵、反抗军组织的幻想世界。
《曼洛达人》呢?
它是属于我们的,属于此刻的,最好的“星战”。
这一次,轮到你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破坏之王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