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课程安排的一些看法

               

    大学时代,我在上课一直有个疑问,就是学了这门课能干什么?

    我一个工科的大学生,很多课学了就仅仅是考试的时候用到了,连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发现用到的东西相对于我们上课学的课程来说少之又少。

    去招聘会上看,发现往往一门课或者相关的几门课就可以形成一项职业技能,比如我们通信技术类专业,公司企业招聘的时候岗位往往只是要求一两条专业技能。

例如:岗位:“C++开发工程师”,岗位要求:“精通C/C++,熟悉Linux开发环境”。

      问题是,在校期间,C/C++只不过是几十门课里面的两门而已。就业也好,毕设也罢,既然实际上用到的东西相对于整个大学四年学的来说那么少,那么为什么要开那么多门用不上的课?

        而且往往开设的那一两门课,上完以后,也仅仅是对专业技能入了个门,甚至有的连门都没入,距离真正达到就业的要求还有很远很远。


      有人把这种模式笼统地归类于通才教育。

      如果自己本身不感兴趣为了考试修学分而花时间上课,然后上的那种属于工科的课还在日后的毕业设计和就业方面几乎毫无价值,那怎么就不算是浪费时间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是一种重视知识综合性和广泛性的培养模式,培养的是一种横向型的人才,知识面广,技能多样,但是追求知识面的广度所消耗的时间的代价就是往往限制了知识在一个方向的纵向深入。它也是西方以哈佛大学为首的大学提倡的教育模式。大学重视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而不局限于专业技术。

      那为什么上面的上面的现象不能归类于通才教育模式呢?首先来说,我们是工科类学生,我并不是认为我们上的课就应该是为了就业为了毕设,我们也的确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的那些上了以后几乎用不上的课,大都是属于我们工科的。

        也许有人会说,学了总比没学过好,乍一听,说的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一经分析,上这个课,花了时间,学到一些于生活于工作都几乎无意义的东西,相比之下,拿着这些课相同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去学一些适合自己的东西,是不是比“学了总比没学过”这句话更以人为本呢?

      有人会说,确实是这样,但是原因是最后能用上的课程只是所开课程的一小部分,“能用”与“所学”是包含关系。而“所学”就搭建起了一个专业方向的大框架,整体的提高了一个人的工科素养。

    这个说法看起来似乎并无问题。但是我们再进行如下分析。

      如果大学从入学开始,就向学生讲明专业相关的职业方向、职业方向对应的职业工作生活和技能要求、职业技能需要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又从哪些课程里来。   

      学生以兴趣和需求为主导,选择职业方向,以职业需求学习对应技术,以技术知识需求选择某门课程或者是某门课程的相关部分。

      这样一来,可能一年不到就可以达到一种职业的基本要求和水平,然后再回到了解职业这个环节选择继续深入或者是依据自己兴趣学习其他的课程。这样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很多地方还是和现在一样,日后成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但至少已经有了一门让他可以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职业技能。

      上面提到的说提高其工科素养的这个观点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没有职业技能做生活保障之前反而花更多的时间去追求提高素养,不是有些脱离现实吗?

      有人会讲这不就是专才教育?

      我想这与专才教育不是一种概念。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对,在西方以苏黎世工业大学为首的提倡的一种教育方式。大学重视专业技术的水平高低,相对来说并不太重视其他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这种模式以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主导,以职业技能做为基本保障。减少了那些低效率的课程所占用的时间比。在学生自主意愿下可以走专家式的专才教育不断深入学习某一方向,也可以在有职业技能前提下走培养自己多方面能力素质的通才路线。再者,这种模式依据大学生自身的兴趣和需求更多,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同时,兴趣激发学习动力,要比学分奖学金驱动学习可能要来的更自然或者更持续强劲一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大学课程安排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