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真的存在两军大将先出阵单挑,然后再正式交战的事例吗

我们在一些演义小说中经常看到两军对阵之时,双方会首先派出各自阵营中的猛将当众进行“单挑”,双方阵营中分别擂鼓、摇旗、呐喊,那么这种历史情节是真实的吗?如果真的存在这种情况,对战双方这么做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致师

古代战争中真的存在两军大将先出阵单挑,然后再正式交战的事例吗_第1张图片

如果不细读历史,我们可能真的会认为这种“单挑”行为就是一种虚构的历史情节,其实,这种行为在古代确实存在,并有一个专用的名词——致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正史中对致师的两处记载:

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许伯曰: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乐伯曰: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摄叔曰:吾闻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执俘而还。皆行其所闻而复。

这段记载出自《左传·鲁宣公十二年》,讲的是公元前597年晋国和楚国之间爆发的邲之战,在这一战中楚国的许伯、乐伯、摄叔三人分别表达了自己对“致师”二字的理解,并付诸行动,最终许伯驾战车飞驰到敌军军营附近兜了一圈然后安全地返回;乐伯乘车迫近敌营之时用箭射敌,他的车夫却下车整理战马的“着装”,整理完成后乐伯和车夫安全地返回;摄叔驾战车冲入敌营杀敌并割下敌人的耳朵然后带着俘虏安全地返回。邲之战以楚国的胜利告终,奠定了楚庄王称霸的基础。

古代战争中真的存在两军大将先出阵单挑,然后再正式交战的事例吗_第2张图片

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

这句话出自《史记·周本纪》,讲的是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伐纣之时,在牧野之战中武王命尚父姜子牙率领百名壮士致师,在这一战中商朝军队均倒戈相向,武王最终夺取了天下。

在以上的两场战争的时间跨度上来看,这种在现在看起来很奇怪的战争形势至少在中国古代存在了四五百年之久。在后来的历史上,致师的情况越来越少,不过,到了楚汉争霸期间,它再一次出现了。

​西楚霸王项羽只身致师

古代战争中真的存在两军大将先出阵单挑,然后再正式交战的事例吗_第3张图片

公元前203年,楚汉争霸到了最关键的时期,此时的项羽已经失去了几乎所有外援,他希望这场战争能够早日结束,两军在广武附近对阵之时,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原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意思是天下之所以不安宁,就是因为他们刘项二人在争夺天下,所以不如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他的建议就是二人单挑决斗。而刘邦则对此哈哈一笑,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随后,“项王令壮士出挑战”,而汉军中正好有楼烦善射者,项羽军中出来挑战的战士均被射杀,于是“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而楼烦善射者完全被项羽的气场所震慑,不敢再发箭(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古代战争中真的存在两军大将先出阵单挑,然后再正式交战的事例吗_第4张图片

从项羽致师之后,历史上就罕见这种行为了(《新唐书·尉迟敬德传》中有“令敬德执矟,略其垒,大呼致师”的记载),以至于东汉末年的学者郑玄都需要对“致师”一词进行注解,他的理解与我们之前的解释非常类似:“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两军交战之时确实会有勇士在阵前单挑的行为,而郑玄的注解让我们联想到了著名的《曹刿论战》中的“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就是说,致师的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己方战士的勇猛,对敌方产生震慑作用,以削弱敌方的士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代战争中真的存在两军大将先出阵单挑,然后再正式交战的事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