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计算机’神秘的器物,传说中如果掌握了这个神秘器物的使用方法,它的主人讲过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于是大家前仆后继的开始研究计算机,想要掌握她。而在不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今天,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成了千家万户最基本的家用电器,而通过努力想要了解这个曾经神器的人群被大家亲切的成为IT从业者。

【博客话题】IT从业者的前世今生_第1张图片

    作为拥有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人群,却在每次聚会的时候都会自嘲自己是IT民工(体力劳动量比例远大于脑力劳动量的技术人员)或者码农(依靠写代码为生的群体),他们往往神人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却因为时间紧张的关系要连续工作到深夜来保证工作如此完成,久而久之又一个新的传说在这个圈子里形成:“   IT这个行业就是吃青春饭的行业,因为IT人工作压力大,知识更新快,如果年过30岁还没有转型,尤其是程序员(码农),在他们年过35的时候,就会被这个行业所淘汰,成为退役的老将……”那事实是不是如此呢?先来看看2009-1010年的行业从业调查吧:

 

【博客话题】IT从业者的前世今生_第2张图片

    从这份调查里不难发现,目前IT行业的主力军确实是26-3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士,但这能否为这个新的传说站住脚呢?我看不然,首先来说是IT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大家通过学习加入到这个行业的时间还很短,而从相对已经成型集成电路行业年龄分析力,就能够很明确的去解答关于年龄限制的这个问题“在集成电路制造业里,技术人员一般要有5到10年的工作经验才能成为成熟的工程师,研发人员一般要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已有二十六七岁,工作三四年就30岁出头了,30多岁正是黄金年龄段。据IT资深猎头透露,他猎获的中高级IT硬件人才全都在30岁以上。”

    作为一个IT民工,在我了解的范围内分析码农的工作流程,发现当一个项目谈定之后,客户希望尽快能够看到Demo,但是对于这个Demo具体要展示什么却毫无头绪,因此码农只好通过自己对于客户的需求了解自己去搭建这个项目,而在这个项目Demo制作完成之后客户提出的意见要求很合理,却往往需要码农修改项目的底层代码,这意味着成几何倍增加的工作量,但是客户想要看到下一个演示版本的心理底线确实根据Demo的完成的时间制定的,也因此需要码农们加班加点才能够完成客户查看时间上的要求,而缩短的睡眠时间和加大的体力工作,往往是意味着码农编写出代码的质量将存在隐性问题,因此随着项目的推进,码农要与之战斗的不再是用户需求,而是掩盖层出不穷的项目bug……

【博客话题】IT从业者的前世今生_第3张图片

    随着越来越多的聪明人加入到IT这个行业中之后,越来越多摆脱这种痛苦工作方式的方法被提出来,而最被大家看好的,是一种名为敏捷开发的新型软件开发模式。

 

【博客话题】IT从业者的前世今生_第4张图片

    敏捷开发强调的是是一种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的一种软件开发能力,但遗憾的是定义下核心内容之后,它的具体名称、理念、过程、术语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小组甚至不同的码农之间都不尽相同(有点像目前的浏览器),但其实只要帮助其核心,敏捷开发相对于"非敏捷",更强调程序员团队与业务专家之间的紧密协作、面对面的沟通(认为比书面的文档更有效)、频繁交付新的软件版本、紧凑而自我组织型的团队、能够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的代码编写和团队组织方法,而究竟如何做,能够达到最好的‘敏捷’效果,我找到了如下几点:

团队竞赛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敏捷建模者总是积极的寻求协作,因为他们意识到他们不是万事通,他们需要不同的观点,这样才能做到最好。软件开发可不是游泳,单干是非常危险的。在敏捷的字典中没有“我”这个词。

畅所欲言

敏捷建模者都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他们能够表达出他们想法,能够倾听,能够主动获取反馈,并且能够把需要的写出来。

脚踏实地

敏捷建模者应当脚踏实地 他们的精力都集中在满足用户的需求上,他们不会在模型上画蛇添足,即便那双足是多么的好看。他们满足于提供可能的方案中最简单的一种,当然,前提是要能够完成工作。

好奇

敏捷建模者乐衷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凡是都问个为什么

敏捷建模者看问题从不会至于表面,而是会打破沙锅问到底。他们从不会就想当然的认为一个产品或一项技术和它们的广告上说的那样,他们会自己试一试。

实事求是

敏捷建模者都非常的谦逊,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是个万事通,所以他们会在建立好模型之后,用代码来小心的证明模型的正确。

根据实验

敏捷建模者应当愿意尝试新的方法,例如一项新的(或是已有的)建模技术。一般而言,他们也会接受敏捷建模开发技术,必要时,为了验证想法,他们愿意同传统的思想做斗争,例如在一个项目中减少文档数量。

有纪律

要坚持不懈的遵循敏捷建模的实践。对你来说,你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说,“加上这个功能吧!无伤大雅。”或是,“我比project stakeholder更了解。”在AM的道路上要想不偏离方向,是需要一定的纪律性的。

------------------------------------------------------------------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192jiang

我的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ful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