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新浪微博总裁@来去之间表示,在改版了微博官方客户端的通知栏之后,“数据出来昨天灰度的有几组数据确实下跌了5%,晚上准备把数据下跌的切回去”。于是,部分微博用户昨晚发现,自己的通知栏又改回原来的样子了。
我在11月9日发布了一篇文章《卸载了微博官方客户端》,不单被媒体扭曲原意制造冲突(详见:《我享受了一次川普总统的待遇》,更在这几天遭遇了许多嘲讽,比如说硅星人发布的《为什么不能还你们一个「好用」的微博?》,以我卸载微博官方客户端为文章开头,并且转发按语里写道:“事实证明,大V并不是什么都懂。更了解微博的只有来总和微博的产品经理。”
不用事实证明,我自己就可以在这里公开宣布:我以前还懂一点点产品,随着我年龄增长,我变得越来越不懂,现在根本一丁点都不懂了。
这不是一句反讽,而是我的真心话。我个人在网上的遭遇,对于读者而言没有任何意义,那是我个人的事情,也不会有多少人关心。但是,从中做一点剖析,大概会对读者有一点点价值。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从这件事情里能得出怎样有价值的分析来:
世事大多是黑箱,我们看不到它内部运作的机制,只能看见现象和结果,对于中间的过程一无所知。世界杯全程暴露在媒体的镜头之下,抽签、比赛都在万众瞩目之下,应该不是黑箱了吧?那布拉特为什么黯然辞职了?为什么FIFA的官员遭到了美国警方的搜查?世界杯如何运作,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我们看见小组赛,我们看到抽签,这是现象;我们看着韩国队在2002一路进入四强,这是结果。怎么做到的?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只能根据现象和结果去猜度黑箱里发生了什么,猜测韩国人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脚,FIFA对这种行为心知肚明,所以才会有石破惊天的四强结果。但归根到底,那是猜度,并没有任何证据。
互联网企业的运作也是同样。我们作为用户,可以感受互联网产品,以及产品内的氛围。可以看到产品隶属的公司做出的一系列决策,这些决策或多或少影响到我们的使用。而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策,我们依然一无所知,只能去猜度。比如说:为什么新浪微博要改版通知栏,为什么朋友圈加了内容三天内可见?
但我们可以确知的是,任何决策的背后,一定有两样东西在支撑:
1、基于理性的分析;
2、基于数据的论证。
新浪微博要改版通知栏,它一定有它自己的战略目的,可能是为了提升用户活跃度,可能是为了让用户接触更多新鲜内容,可能是为了提升用户浏览通知的效率.....这是基于理性的分析,希望通过产品改版达成自己的目标。但即便如此,这也依然停留在构思层面,是否真的能达成目标,还需要测试,还需要测试数据的支持。如果一个策略是有效的,那么一定会在数据上有所反映。
这就是许多时候,站方和用户之间不能就改版问题达成一致的根源所在:用户认为改版伤害了自己的体验,赌咒发誓说以后根本不会用了,但是站方默默看着后台的数据,发现数据一直在上涨,证明改版是有效的。于是认定,沉默的大多数支持自己的改版,他们只是不说话罢了。然后矛盾就开始激化,发声的用户认为站方根本不尊重自己的利益,甚至都不尊重自己的意见。
换个简单一点的比方:老客向餐馆老板投诉,说最近菜的味道变了,不符合自己的口味,要求改回原来的配方。但是,老板下班算了一下每天的收入和翻台率,发现大大增加了。那么他会继续向老客道歉,但是矢志不渝地推行新配方。这就是生意,生意也就是这样的做法。
说到这里,大概许多人都在点头了吧?觉得我说得头头是道,完全合乎逻辑。世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当你觉得逻辑链条上非常顺滑的时候,往往距离大错误就不太远了。这是因为:数据是否能算得上证据,取决于如何解读。
有一个经典的互联网笑话,说是一家公司发现新产品上线之后,到了当年9月份突然用户活跃度和数量有一轮暴增。看到数据如此喜人,不免老板要问一个问题:我们做对了什么?因为一旦知道做对了什么事情,就可以一做再做。于是大家坐下来分析了很久,究竟是营销做得好,还是新功能做得好。到了最后,有个小朋友怯生生地举起手来,问了一句:各位老大,会不会是因为九月份开学,学生都回到了学校,闲得蛋疼,所以又都开始用咱们的产品了?
人们经常犯下一个不自觉的错误:把时间上事物发生的前后顺序,当成了事物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
决定一样事物走向的,可能是多种因素,也可能是单一因素。生育率下降是个现象,可以从这个现象去找数据分析,分析结婚平均年龄,分析房价变化,分析工资收入水平曲线。但是,生育率下降是因为时代变化,人们更注重享受个人生活,还是因为房价物价高企,人们不愿意降低生活水平?这需要非常细致的分析工作,一点点排除和验证。
事实的尴尬之处就在于,要么你根本没有能力逐项验证排除无关因素,要么等你终于分析出了结果,但是情况早已经发生改变,你又不得不分析新的数据和新的局面了。因此,
哪怕你是作为具体的执行人,你能同时看到黑箱内外,看到数据和现象,也知道内部运营和决策的机理,也依然存在多个可能:
1、你可以用数据解释现象,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2、你不能用数据解释现象,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3、你可以用数据解释现象,但是解释的时候太晚了,现象已经消失;
那么我说了那么半天,难道是在宣扬一种不可知论?我是在鼓吹世事难预料何必白费电?不,我的看法一段话就可以说明白:尽管世事难预料,我们也很难用手头的工具分析成功分析背后的原因,尽管大部分事情我们弄不明白,但是在那些少数我们弄得明白的事物中,我们增进了认知,累积了经验,比先前大大进了一步。在面对未来的新事物时,因此占据一点点先机。先机有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比别人多那么一点点,多这一点点就够了。
所以,我可以非常确信地说:我不懂。是真不懂,不是故作谦虚。我没有参加新浪微博的决策会议,我看不到新浪微博的数据。而且,即便我可以,我也未必能够正确解读数据,找到后面的真实原因。真正做过一点事的人,应该会赞同我的观点。面对黑箱,无论怎么观察,如何分析,都不会有如此强烈的信心,觉得自己已经看懂了,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卸载了微博官方客户端》一文里,我就是那么做的。我是新浪微博的用户,我只能站在用户的角度谈我个人的体验,并没有对新浪微博说你应该怎样才对。我所能说的是:你们的新版通知栏让我用起来不爽,而且我也知道你们大概不会做修改,那么,我的选择是卸载,换第三方的客户端。我陈说的角度是作为一名用户,而不是作为一名产品经理。作为前者我有切身感受,而作为后者我对新浪微博一无所知。
现在,微博对部分用户又把官方客户端的通知栏改回来了。作为“事实证明,大V并不是什么都懂。更了解微博的只有来总和微博的产品经理”这句话里”不是什么都懂“的大V,想问一句:什么是事实?
事实是,新浪微博总裁表示,他们是对微博用户进行了分组,对不同的组别逐次提供新版通知栏。在过去的十几次改变后,数据都有了很好的提升。然而这一次,他说:”“数据出来昨天灰度的有几组数据确实下跌了5%,晚上准备把数据下跌的切回去。”这是你我他事先都不知道的事实。
而且,我们同样不知道,微博切换之后的数据如何。如果切换回去之后,数据依然没有变化,那就说明通知栏不是数据下跌的原因,通知栏可能还是要再切回去。
我懂什么?我什么都不懂。
曾经我觉得自己懂一点产品,喜欢写点评;等我自己开始做产品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开始不懂产品了,只能做比较;等我做多几年产品之后,我觉得我懂得很少,只敢写体验。如今,我觉得我对产品一无所知,所有东西对于我而言都是新鲜的,都需要学习,于是安心做个用户。
记得微信之父张小龙反复告诫自己手下的产品经理:每当想到你们自己在微信上做的任何改动,都会影响到数亿人的使用,你们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难道不应该感到害怕么?
题图摄影:和菜头的手机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今天是我创立的鉴鉴科技成立三周年纪念日。在这三年里我们做了许多产品,市场和用户对它们说了许多次“谢谢,我不需要”。三年下来,也只有两款产品还有一点人愿意用,再次隆重推荐给你,点开就可以访问:
最受欢迎的微信群内通知工具:
最受女性用户喜爱的生理期记录工具:
谢谢广大用户一直以来的喜爱和信任!
读者赞赏,请点开图片,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