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博士学位、国学大师、诺奖提名,都是后人给他加的戏

有菠菜留言要讲一下辜鸿铭。

大部分流传的资料里,都说他:学博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

获13个博士学位,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甚至有铁粉给他冠上“国学大师”的名号,也有传闻说他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事实上,这大部分都是后人给他加的戏,辜鸿铭这个人确实很牛,但没你想象的那么神。


13个博士学位、国学大师、诺奖提名,都是后人给他加的戏_第1张图片

一、13个博士学位?

许多关于辜鸿铭的传记,会提到他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但是几乎没有资料去佐证他怎么获得的,以及这13个博士学位具体是什么。

时至今日,辜鸿铭的生年仍是个迷,普遍认为,他1857年出生于南洋。

1870-1880年,他游学英、法、德等国,但毕竟拿学位是需要时间的,算起来一年至少要拿一个博士学位才凑得齐13个。你真当他是收割机呢?

辜鸿铭在西方获得的学位,目前能确证的只有一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文学硕士

13个博士学位、国学大师、诺奖提名,都是后人给他加的戏_第2张图片

1990年,近代史学者黄兴涛致函当时的爱丁堡大学英文系主任杰克教授,托其代查辜鸿铭的相关档案,证实了他这个硕士学位。

事实上,辜鸿铭也从未公开说过自己是博士,他的所有著作,上面的署名一直都是“辜鸿铭硕士”。

二、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

他13岁左右赴国外求学,24岁回故乡槟城,在欧洲待了11年,说他精通9门外语,是有可能的。

虽然没有人把这9种语言列出来,但他外语水平高,几乎没什么争议,连林语堂都称赞他的英语“至今无出其右者”。

然而,由于辜鸿铭自幼在西方长大,受西方文化熏染,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几乎一无所知。

13个博士学位、国学大师、诺奖提名,都是后人给他加的戏_第3张图片

梁实秋曾在北大上过辜鸿铭的课,据他回忆:

(辜鸿铭)英文可能是很好,但译文并不很高明,因为辜先生的中国文学是他回国以后再用功研究的,虽然也有相当的造诣,却不自然。这也同他在黑板上写中国字一样,他写中国字常常会缺一笔多一笔而自己毫不觉得。

如果非要用作品说话,辜鸿铭的外语水平确实好于中文。

他较有影响的著作如《尊王篇》《清流传》《春秋大义》等都是用英文写成,中文作品只有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和公文《读易草堂文集》。

他确实高水平地翻译过《论语》、《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也只能说明他将翻译这个桥梁的角色扮演得很好。

一个连汉字都会写错的人,你若说他是国学大师,那可不是一般的夸张。

13个博士学位、国学大师、诺奖提名,都是后人给他加的戏_第4张图片 泰戈尔访华时与辜鸿铭、徐志摩等人合影

三、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有资料称:

1913年,在国内并不是很吃香的辜鸿铭居然和印度大文豪泰戈尔一度被提名为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虽然最后胜出的是泰戈尔,但西方人对他的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既然有时间可查,这事是真是假我们很容易求证,直接访问诺贝尔奖官网即可,1913年的提名早就在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当年共有28人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中根本没有中国人,自然不会有辜鸿铭。

近代中国,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只有胡适和林语堂。

四、怒怼德军统帅瓦德西

北大教授兆文均曾在《辜鸿铭先生对我讲述的往事》是提到,辜鸿铭在欧洲留学时,瓦德西还是街头小贩。他收瓦德西为徒,教授德语。

后来瓦德西成为八国联军统帅,在北京对李鸿章蛮横无理,辜鸿铭一番话直把他怼得七荤八素。

13个博士学位、国学大师、诺奖提名,都是后人给他加的戏_第5张图片

梁漱溟先生看了这段故事后表示:

久仰辜先生通习欧洲古今多国文字,但我却未料想在光绪庚子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时,他竟参与了中外当局折冲交涉,为国家贡献非小。

然而这都是假的。

瓦德西比辜鸿铭大25岁,怎么当他徒弟?

再说辜鸿铭旅居法国时,瓦德西已经是德国的驻法大使,哪里是什么街头小贩?一个德国大使,还要人教德语,开什么玩笑?

更何况辜鸿铭是1907年才随张之洞到北京的,八国联军侵华时,他根本不在北京,又怎么怒怼瓦德西?

以上说的这些只是一部分,后人给辜鸿铭身上加的戏,又何止这些?

那么,哪些是真的呢?

世人传说辜鸿铭喜欢留小辫子、恋小脚,还支持纳妾。这事倒是真有。

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按说他一个自小浸淫在西方文化里的人,辫子应该是剪得比谁都快才对,但“清末怪杰”哪是一般人能猜得透的?

周作人曾这样描写他的外貌:

他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

事实上,他早年间是剪过辫子的。

游学伦敦时,有位姑娘赞他“头发真是黑得可爱”,血气方刚的他干脆将辫子剪下来送给人家。

辛亥革命后,他又重新留起了辫子,为了表明自己维护传统的立场。

许多外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

小脚女人,神秘美妙

对于女人裹小脚,辜鸿铭有很多见解。

小脚女人,神秘美妙,它讲究的是瘦、小、尖、弯、香、软、正七字诀。妇人特有的肉香,脚味算头一等!前代缠足,乃一大艺术发明,实非虚政,更非虐政。

13个博士学位、国学大师、诺奖提名,都是后人给他加的戏_第6张图片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这种观念是很畸形,难以接受的。

外界传言他要一边抚摸大老婆的小脚,才能一边写作,这癖好是真是假?反正波叔觉得可信度不高。

夫妻俩这种私密的动作,他们自己不说,外人又怎么看得到呢?

一个茶壶要配好几个杯子

辜鸿铭自己有两个老婆,其中一个是日本人。

他用来为纳妾辩护的理论叫“茶壶理论”:男人好比是茶壶,女人是茶杯。见过一个茶壶配好几个杯子的,没见过一个杯子配好几个茶壶的。

13个博士学位、国学大师、诺奖提名,都是后人给他加的戏_第7张图片

相信很多菠菜看了会不服气,凭什么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而不是换过来?

理由就是——没理由。

谁说知识分子、大师就不能耍赖?

辜鸿铭支持纳妾,他的观点,也代表了当时相当多男性的立场。

再大的IP,都难逃时代的局限。

13个博士学位、国学大师、诺奖提名,都是后人给他加的戏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13个博士学位、国学大师、诺奖提名,都是后人给他加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