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上映的《追鹰日记》(Brothers of the Wind)讲述了少年与鹰互相陪伴与拯救的故事,关于动物的治愈故事总是让人暖心,但今天FUN叔想推荐一部清冷克制的现实主义影片《小孩与鹰》(Kes,1969)。
《小孩与鹰》是英国导演肯·洛奇(Ken Loac)的第二部电影长片,一上映就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在影史上一直有很高的地位。
每一个高明的导演,都懂得用真实代替煽情,拍摄政治纪录片出身的肯·洛奇更是如此。他把这部电影的地点选在一个破败的英国小镇,这是一个依托于煤矿工业发展起来的小镇,这里的大多数男性都是煤矿工人,主人公比利的哥哥也是,而等比利读完小学,也将和哥哥一起下矿井。
他想反抗这种命运,却无能为力。母亲不关心他,学校的老师讨厌他。他的朋友只有一只幼鹰,他把很多时间花在学习喂养和驯服幼鹰上,可最终这件事也失败了。他用哥哥让他投注赌马的钱拿去买了鹰饲料,没想到那匹马赢了比赛,哥哥没拿到钱,于是残忍地把鹰杀了。
按照一般有儿童和动物参与的电影的套路,风格都是田园牧歌般的脉脉温情。比如《伴你高飞》、《黑神驹》中,动物是孩子心灵的伴侣,是不会说话的挚友,拯救了他们孤独的童年生活。但在《小孩与鹰》中,调子是冷漠而令人绝望的。
并且,导演将这个小孩与鹰的故事置于英国“工业孤独”的大主题之下。简单的小镇故事背后蕴藏着英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小孩比利的苦闷与彷徨,就是60年代人的苦闷与彷徨。
这样的设置让人想到约翰·福特(John Ford)的名作《青山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1941)。背景同样是一个英国煤矿工业小镇,只不过《青山翠谷》高唱着“用爱发电”的主旋律。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个小男孩,他的哥哥与父亲相继死于矿难,但家庭不散,希望就不灭。
另一部英国电影《跳出我天地》(Billy Elliot,2000)中的小男孩也叫比利,故事也发生在一个矿山小镇。这个比利很幸运,他迷恋上了芭蕾舞,虽然刚开始不能被大家接受,但在他的坚持下,父亲、哥哥、老师都支持他追求梦想。
《青山翠谷》的矿山小镇生生不息,洋溢着一种美国式的理想主义,《跳出我天地》中的男孩则跳出了那个封闭的矿山小镇,开拓出自己的天地。而在《小孩与鹰》中,矿区、家庭、学校、亲人对小男孩比利来说都是噩梦。他向往自由的心冲冲撞撞,但始终没有出路。
影片多次暗示小镇封闭的环境和压抑的生活氛围。比如大量出现的篱笆,工厂的一座座大烟囱,狭窄的街道,密集的房屋。比利去捉鹰时,农场主告知他已经越界,不能再往前走了,这里显然隐喻着比利无法逃离的封闭世界。
而比利多次呆坐在草地上,或是在教室里凝望窗外那块小小的蓝天。这块蓝天是在比利训鹰时才能拥有的。
鹰是自由、希望和生命力的象征,是比利在这个封闭而残酷的世界的寄托。而即使是被人类驯养的鹰,也是自由的,因为它只属于广阔的蓝天。正如比利和老师说的:“鹰是不能被驯服的,它们只不过是被人操纵而已。它们本性暴戾狂野,不怕任何人,不怕我,这就是最伟大的地方。……我只想看着她飞翔。他们可以教鹦鹉说话,但鹦鹉跟她是不能比的。”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如鹰般旺盛的生命力,但自由被剥夺之后,生命力必然枯萎,就像比利。结尾,比利亲手埋葬了他的鹰。影片用长镜头,隔着一段距离,不含任何感情色彩地记录了比利埋藏鹰的过程。从始至终,导演都拒绝刻意的煽情。
因为这才是生活的真相。对于生活在底层的边缘人来说,救赎是奢侈的,遥不可及的。
《小孩与鹰》是一部朴实无华而寓意深重的现实主义佳作。影片很少使用配乐,有配乐的地方也从未喧宾夺主。摄影方面,有大量的长镜头跟拍,镜头是沉静内敛的,纪实性的,很多时候只是跟随着男孩比利而运动,有时焦点是虚的。
不得不提一下这个十分有天赋的小演员大卫·布拉德利(David Bradley)。少年时的他特别有灵性,根本就不用表演,只要站在那里,做着动作,或只是看着镜头,自然就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而很多时候,镜头只是拍下他冷漠、迷茫的面部特写。
在更衣室那场戏中,教练强迫瘦弱的比利冲凉水,还故意开大水量,比利在凉水的冲刷中无处可躲。这一段纪实、沉默的镜头让人不寒而栗,也感同身受。
布拉德利的面孔和气质十分贴合影片,没有什么表演的痕迹,更像是在拍摄他的日常。可惜的是,他在《小孩与鹰》之后再也没有什么出色的作品。
50年后,人们所记得的布拉德利仍是《小孩与鹰》中的小男孩
《小孩与鹰》被公认为6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英国电影之一,肯•洛奇用他坦诚的镜头语言刻画了整整一代人的悲伤。50年过去了,影片的魅力丝毫不不减,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有那个男孩,那片原野,那只小鹰,以及男孩的呼唤声:Kes,Kes……
本文由热FUN原创,欢迎关注,与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