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之路-读《大国大城》

中国城市化之路-读《大国大城》_第1张图片

读这本书的初衷是看到作者力推大城的好处,我来自农村,回到家乡的四线城市,现在大城市的高房价和户籍制度也让人却步。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发展大城市,为什么都要去大城市。

大国不大,因为我们的城镇化水平只有54%,与二、三产业在GDP中占90%的水平不匹配,我们的城镇化水平落后只是10个百分点。

大城不大,中国的特大城市均以控制人口总量为目标,实施严苛的户籍准入制度,实际上中国的特大城市人口在全国的占比远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而入籍困难也会严重阻碍大城发展。


中国城市化之路-读《大国大城》_第2张图片

作者在书中重点提倡了三个观点,作为大国大城发展的关键要素。

首先是凝聚意识,牺牲部分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服务公共利益;其次是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劳动力自由流转;最后是允许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向高利用率区域分配。

最终实现的是区域人均经济生产水平的平衡,让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


中国城市化之路-读《大国大城》_第3张图片

大国的发展是追求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往往与局部和短期的利益有一定矛盾。

中国现在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人们对于大国发展要达到的目标缺乏共识,局部和短期的利益损害了全局和长期的利益。

经济全球化时代,一方面国际贸易使得大港口及周边地区有明显的贸易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服务业向大城市聚集,在城市里相互提供服务和分享知识更为重要。

经济发展对于空间集聚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地方政府却都在追求本地经济规模和税收规模的最大化。

区域间平衡发展不应该是各个地区经济总量意义上的平均,而是允许产业和人口流动,实现人均经济产值上的平均。

事实上,中国区域发展的政策任务应通过行政手段促进产业转移,并在财政转移支付、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等方面倾斜欠发达地区。


中国城市化之路-读《大国大城》_第4张图片

金融市场利率长期低估,低利率鼓励了投资,导致使用资本较多的工业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不足,经济发展推动就业增长和城市人口增长的能力不足。

服务业的受限进一步抑制了普通家庭的劳动收入,同时限制了消费的提示。

另一方面低利率刺激了房贷,助推了房价,相应的抑制了居民消费的增长。


大量建设用地指标被分配给了欠发达地区,大量土地被低效率使用,城市面积扩展速度远大于城市人口增加速度。

同时在征用农业土地时补偿农民不足的矛盾也更为突出。

每一个地方都追击自己的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发达地区居民担心本地居民的公共服务被摊薄,不愿让外地常住人口获得本地户籍。

欠发达地区强调工业,大力争取中央项目投资、转移支付和用地指标倾斜。

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与现代经济集聚发展相悖的离散化趋势,地区之间的重复建设和市场分割现场演奏。


中国城市化之路-读《大国大城》_第5张图片

如何破局,本书从一个理想主义读书人的角度给出了办法,虽然在当下立即付诸实施很困难,但只要向着这个方向发展,总会变好。

第一、中国改革必须凝聚共识,强调公共利益,要看到改革是一个做大蛋糕和正和博弈,能够使大多数人受益,少数受损的群体通过分配机制进行补偿。恢复利率市场化,起到淘汰低效率部门的作用。

第二、充分认识地理因素对于二、三产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建设用地指标用更多配置到生产率更高的地区。在集聚效应和收益递增机制的趋势下,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对于地理条件的依赖性还有自我加强的趋势。

第三、深刻理解城市化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即使经济资源不断聚集,只要这一过程提供劳动生产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减少社会公共服务分配不均,促进劳动力流动,改变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的局面。

(文:李志伟)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点击获取合法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一群积极向上的人,每天分享一篇原创文章,有干货,有感悟,有思考,也有温情,少有鸡汤;偶尔会做下书籍简介。

还会有赠书活动哦!

更多精彩详见微信公众号:精英读书会sq,扫码关注我们吧~

中国城市化之路-读《大国大城》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城市化之路-读《大国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