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语素》火爆背后,究竟是感动还是刻奇?

每一次群体的传播事件背后都有复杂的成因。让散沙一般的个体凝结起来的,可以是一个信仰,可以是一个目标,可以是一个口号,在自媒体时代的中国,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情绪。


《我是范语素》火了。

火了之后,争论随之而来。有人说她幕后有推手,有人说她文笔其实不行,有人说这一切都是人民群众又来了一次大规模刻奇行为,有人说好文字自然打动人心你们胡说八道些什么……但是不管质疑的声音有多少,在面对铺天盖地的赞扬声时都变成了缕缕杂音。直到“网络慈父”和菜头以“反刻奇”的姿态连发两篇文章,汇聚一众嘲讽的人群在微信平台上造出些声浪。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论战,“挺菜头”和“反菜头”彼此互掐。站在阵营之外旁观的我觉得,两派人掐的可能完全不是一件事情。

当某一件事情和情绪纠缠不清时,深处其中的人很难就事论事。毕竟都带着情绪说话,怎么可能做到理性客观不带偏颇?《我是范语素》引发的互掐从源头来看,就是一件成因非常复杂的事件。

是感动还是刻奇?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书中,对刻奇(Kitsch)有一段经典的描述。当看见草坪上奔跑的孩子,由刻奇引起了两行“前后紧密相连”的热泪:第一行是说:看见了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多好啊;第二行是说,和所有的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所感动,多好啊。昆德拉接着强调:“第二种眼泪使刻奇更加刻奇”。

一句话概括,感动是我被某些东西感动了,刻奇是因为大家感动,我也感动了。

最近发生的典型刻奇案例应该是杨绛先生的过世。那一天全朋友圈都在刷杨绛过世的消息,我很惊讶:“从来没看到这些人分享过杨绛的内容,怎么跑出来一群杨绛的粉丝?”整整一天,杨绛有关的消息在朋友圈滚动刷新,然而我们都知道,并没有多少人真的读过杨绛的书、了解杨绛说的话。那他们怎么突然整齐划一地粉杨绛了呢?他们并不是因为关注杨绛而发杨绛的消息,而是因为大家都在发杨绛的消息,我也跟着发杨绛的消息。这就是刻奇。

判定是否刻奇的关键,就在于行为/情感是否是因大众反应而产生。杨绛过世了,你作为一直喜欢杨绛的粉丝,自发地去纪念她,这不是刻奇。你看到大家都纪念她,也去跟着纪念她,这就是刻奇。而《我是范语素》的传播事件,会是有一次大众刻奇吗?

我认为,刻奇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数量和程度远不及杨绛那次。因为这次传播过程中,《我是范语素》这篇文章的质量对传播的影响占了很大比重。

也就是说,传播《我是范语素》的人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在转发、评论、点击也去这么做,也有可能因为看了这篇文章被感动而去这么做。这篇文章的传播过程中,这两个不同的动机彼此混杂,难以区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是范语素》的确是一篇具有传播力的好文。因此这次传播事件不能单纯的把它当做大规模刻奇来看。文章的传播确实存在刻奇,但是,说得直白一点,所有的朋友圈十万+传播都有刻奇的影子,总不能说所有的传播都是刻奇吧?更何况,众人被范语素的故事感动的可能性也很大。(我就觉得故事不错)

这也就是为何我在杨绛过世时,在朋友圈发了一篇文章来嘲讽刻奇(实在是被刷屏弄得不堪其扰),而这次事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刻奇。正如我认为的,这次传播有真实感人的成分在里面,而且占比还不小。

但是和菜头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是又一次大规模刻奇事件。

文笔和写得好冲突吗?

在和菜头看来,《我是范语素》写的并不好。然而,一篇文章写的好或者不好,是很难用“文笔”这个单一维度来判断的。伟大如巴尔扎克写出《人间喜剧》这等巨著。可同时代的诸位都认为他没品味,就连对他推崇不已的毛姆都认为他文笔差。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有时候,故事讲得好比文笔重要的多。在我看来《我是范语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所以,和菜头认为《我是范语素》这篇文章文笔不好,和一众读者认为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并不冲突。双方在这个事情上不停掐架在我看来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双方给对手分别立了一个稻草人,然后对它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和菜头的其中一个理由是:不能因为范语素是保姆就高估她的文字水平。但是范语素的保姆身份,增加了文章的故事性,读起来更加感人。在我看来,这依旧不冲突。更深层次的冲突原因在于,和菜头指责刻奇,但是他没能把刻奇和感动区分开。这样的文章直接导致大范围的误伤。联系我之前说过的,这次传播事件刻奇的成分并不太高。文章激怒很多被《我是范语素》感动的无辜群众也是正常的事情。

于是,骂战开始了。

综合来看,这次算是和菜头的一次判断失误。他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这是刻奇,嘲讽群众,骨子里其实带着那么一点“这样的文字也能获得几百万传播?”的高傲和不屑。但是文章好不好,读者自有他的判断。还是孔子老人家说的好:“道不远人,人以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范语素》火爆背后,究竟是感动还是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