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一生的挚友:艾斯

相伴一生的挚友:艾斯_第1张图片
来自网络.jpg

如果让我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希望艾斯不近视是排名第二期许的目标。

不过这个恐怕有些自欺欺人,因为我对“艾斯”(Eyes的音译,不是装B,只是拟人的目的,勿拍多谢!)实在不怎么样。首先出身就远不如旁人,从老妈5-6百度到老爸更上一层楼的7-8百度,知识分子的光环里,天然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其次后天滥用无度,还不到四十,里面就飞蚊无数,屡屡让自己有大白天看见不洁之物的惊骇。

我的艾斯从长度、宽度看,应该比同类略大,尽管是单眼皮,却和浓密上扬的兄弟眉毛相得益彰,配合得不错。可偏偏自己左右不一,和台湾名胜异曲同工,让人取笑。我曾凑近做工精巧的镜子,反复比对,最终败下阵来,实在没有什么本事可以睁大或者微闭其中一只达到平衡的。

记得是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有视力下降的征兆,从原来的1.5逐渐降到1.2,到初中已经有些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作为班干部,再加上个子不高,所以有机会尽量离着老师近些,因此没有什么特别紧迫的压力。偶尔着急,完全可以色迷迷地掬起眼,或者用手指残暴挤着眼珠,临时解决困难。

可到了高中,黑板上内容的密度越发增加,老师的板书能写到黑板的木头框子上去。再加上同学要求民主要求平等的呼声,我们这些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无法独享前排,只能全班每周换座,即使排数靠前,哪天把了边一样看不见。于是配了眼镜。

已经忘了第一副眼镜是什么样子,但跑不了“厚、重、丑”三个要素。不像现在镜框有什么钛、TR90、铝镁合金、碳素纤维、ULTEM、天然的木材或者竹制材料,镜片有什么树脂镜片、PC镜片、玻璃鏡片,还分绿膜、蓝膜、黄金膜等等。过去就是黑粗的塑料框,白胖的玻璃镜片。度数越高,镜片越厚,学问越大,曾经有段时间是否配备了啤酒瓶底样的眼镜是形容一个人学术修养的标准之一。

带眼镜真心不方便。

先是看不清。下雨看不清,冬天进屋看不清,吃饭热气一腾看不清,时间长脏了看不清,用手拿镜片看不清,老用各种纸擦磨花了看不清。总之各种看不清。

然后是累赘麻烦。要带着眼镜布,带着眼镜盒。放的时候不能眼镜片朝下,不能放到人多手杂屁股多的地方。带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自毁双目,不能用力过大掰伤双腿。

戴眼镜也有些许的好处。

显得斯文,可要避免成为衣冠禽兽;显得有内涵,说不定增加对方不切实际的期许。可以挡住飞溅的汤汁,切葱切蒜的辣眼,家乡和北京春秋两季漫天的扬沙。

那眼镜到底是保护艾斯的还是破坏艾斯的?我感觉破坏居多。从来只有度数增加没见有降低的,从来是有了眼镜用眼更多没见更少的。当然,把艾斯的遍体鳞伤全怪罪到眼镜上,本来就是我们一贯推脱抵赖的伎俩。

可需要艾斯的地方太多了。

学习资料要读书查文件吧,沟通交流要盯着客户讲ppt吧,娱乐休闲要看节目看片子吧,游戏放松要瞧着画面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吧。电脑、手机、电视、荧屏、游戏机、广告牌、山水风光、亲朋好友,几乎世间一切少不了我们用艾斯去勾勒定位,用艾斯体察变化记录成长。

这美轮美奂的3D,这刚入百姓家的VR,这细腻逼真的4K,这双摄四摄八摄的手机,这两千万四千万像素的单反,花花世界满眼浮夸,哪里少得了艾斯。

可我们是否考虑过艾斯的感受?

他们干涩生疼的时候,他们眩晕侧目的时候,他们不堪重负泪流不止的时候,我们是否停下来,倾听过他们的心声?

喜欢走路看手机,曾经一度忽然出现看什么都重影的问题,吓得我连续几天不敢再摇头晃屁股的用眼;喜欢一睁眼就操起手机刷微信,不管是否光线合适,结果发现两只眼有一只看什么都要黑个50%,有种要瞎的感觉,从此不敢造次;喜欢看美剧,连轴转,眼睛疼流泪,擦干了不怕还坚持,于是眼睛和蒙了一层油豆皮相似,怎么眨都看不清。

都说过了三十,眼睛就不再加深度数,基本定型,可我这IT精英明显还在毁眼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表弟表姐上班前有去做过近视矫正的手术,开始效果不错,但一个只坚持了十年,另一个最近也开始回落到解放前,据说还有一定的副作用。

好吧,还是尽量用原装的吧,能省则省。于是,我又瞄上了他旁边的兄弟,伊尔斯了(下集猪脚),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伴一生的挚友: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