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始终相信一个道理: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可如何让自己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学习的热情,这是许多人面临的一个问题。
如今社会知识储量越来越大,碎片化知识也越来越多,面对庞大的知识库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畏惧,甚至发展到厌恶,认为学习知识并没有多大意思或是没有多大作用。
其一是因如今生活游戏娱乐方式愈发繁多,比起读那些看似枯燥无味的知识,倒不如和朋友开黑打游戏或是逛淘宝购物更加有趣。
其二是我国的学校教育是在一点点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什么高考完以后很多学生会撕烂或焚烧自己的课本,更有甚者去毁坏学校的公共设施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其因学生在准备高考时,接受的是长时间高强度系统化的知识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就好比每天只让你吃红烧肉,即便红烧肉真的特别好吃,连续吃三年的红烧肉后你可能以后连听到“红烧肉”这三个字都会不想再听闻。
我无法评价教育模式的对错,毕竟高考确实是现在较能保持相对公平的一种教育选拔模式,而高强度系统化教育也是较好能去应对高考的一种教育模式,即使这种方式在一点点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
在我高中的时候我就在微博看到这样一条段子,说“上大学可好了,课堂上你能玩手机睡觉甚至直接逃课,考试也不用太认真只需达到及格线就行,上了大学以后想怎样就怎么样,自由人生从此开启……”
曾经我还以为这不过是那些学长学姐们用来“鼓励”我们高考生的“骗术”。
读了大学我才明白,这哪是什么骗术,这就是大学生活,只不过这份曾经向往的自由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
大学生几乎都会遇到的问题是“接下来我该去做什么?”
枷锁被解开得太快,那份突如其来的自由,起初令人兴奋,随后令人恐惧。
3
在《肖生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叫布鲁克斯·海特伦,是监狱的图书馆管理员,在他服刑50年后,布鲁克斯最终获得假释出狱。
而面对外面的新世界,已经习惯监狱里体制化的他,处处无法适应,深夜在梦魇中惊醒,直至最后绝望自杀。
如今多数大学生,整日宅在寝室疯狂游戏,或是一直睡在床上进入冬眠形态。
有次我问我一个朋友:“这游戏真就那么有意思么?”
他面无表情低声回答我:“说实话也没啥意思,只是我不知道除了游戏,我应该去做些什么……”
在我看来,现在的教育所缺失的,是“学生对自己的管理”,读大学前学生都是被管理者,很多情况下都是被动去接受某些事,极少学生是有机会依凭自己的致意去做出选择,因为这些选择在别人眼中看上去是不靠谱的,而别人并不会在乎你能为这份选择做得有多靠谱。
他们不懂,但又不想去懂,毕竟肯定了你就代表否定了自己,那些高自尊的人可忍受不了被他人否定,尤其是被这群小屁孩否定。
“学音乐有啥前途?”
“学美术能挣大钱么?”
“别去创什么业,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以后生活才有保障!”
认真思考后发现,原来这才是“被毁掉”的关键所在,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所谓的“人生标答”就是“听你们的话”。
4
“如何管理自己?”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我会在以后的推文中做出解答。
这里我先说一点,那就是“持续性学习”。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也只有持续性学习才能使你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从而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什么是自己最感兴趣的。
对我而言,能让我保持学习知识热情的动力是“‘把学习到的知识讲述出来’这件事足够装逼。”
在我看来,对知识产生恐惧其大部分是因“认为学习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且并不能带来及时有效的反馈。”
首先,为了装逼而学习,因确立目标使学习产生动力,同时也因这个目标的无厘头,让我们在面对新知识时也不会有太多的畏难情绪。
把学习当成做一款游戏,打怪升级提升自身属性,都是一样的道理。
之后,把学到的知识讲述出来,不仅收获到了新的知识,还能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何乐而不为?
这时就有人来指责我。
说我目的不纯,学习只是为了卖弄学问以得到自己虚荣心的满足,不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学习者。
但所谓的“踏踏实实”又是什么呢?
为了撩妹去健身!为了赚钱去工作!为了梦想去奋斗!
明明都不过是“目标”与“行动”而已,为何“为了装逼去学习”却要受到歧视?
至少在我看来,能大方承认自己是一个装逼同时也为装逼去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勇敢且有趣!
求知路上的奔跑者,都应被世人所尊重。
把知识作为装逼的资本,持续学习下去,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