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曲凯 -
- 来源丨公众号“42章经” -
从16年11月开始正式全职创业,到今天已经半年多,终于可以跟大家宣布我们拿到了新一轮的融资:头头是道领投,凡卓资本、光源资本、联想之星跟投,凡卓资本(小饭桌旗下专业的投融资顾问品牌)担任独家融资顾问。
这次一共拿了 640 万人民币,不多,但对于我要做的事情来说,绝对够花了。
我把所有的订阅读者都当做自己的股东。
Weird, but TRUE.
所以,请把这篇文章当做我这轮融资后,写给你们每个人的一封股东信:
我写过为什么我不做 VC 了?这篇文章后,很多人问我自己该不该转行,我给的答案都是:所有的选择都是一个比较的结果。
VC 行业自然有自己的问题,但毫无疑问,这已经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除非你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我当时选择创业的时候,身边有一群同龄的特别优秀的朋友,都在经历相似的挣扎。以至于让我觉得工作三到五年左右的这个人群,都在经历一个特别大的 Gap。
你知道自己做的不错,在同龄人中已经算比较优秀,但是你不知道该怎么再上一个台阶。尤其是对于很多优秀的个人工作者,在职场中要再上一个台阶,经常要面对一个特别大的质疑,就是你是否具备管理团队的能力。
这对于咨询、投行、VC 等习惯于精英主义的个人工作者来说,尤其是个问题。你觉得自己 deverve a better positon,但你的过往又没有证明这点。这就好像一家要转型的公司,在没有数据的时候就想要拿下一轮融资,并且希望所有人都相信自己一样。
所以,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我决定在自己还年轻,机会成本还比较低的情况下,能够暂时不要收敛自己的人生,不要那么早就做出投身 VC 行业一辈子的决定。于是,想要再发散一下人生的我选择了创业,我想用这个选择来跨越那条 Gap。
在试图跨越 Gap 的半年多以来,我发现自己犯了很多错,比如我招的第一个人在入职两周后就被我裁掉了,很好的人,但不适合,如果你没有开除过人,就不知道这真的很难。这只是其中特别小的一个问题,还有很多我连提都不想提了。
但毕竟,创业就是一个不断证明自己、并改变世界的过程。
曾经,一个朋友给我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他说他去参加了一个很私密的创业者交流会,很多大咖创业者都分享了自己一路的焦虑、困难等等。最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人都提到说,在创业的早期如果有机会能卖掉公司,他们大概率都会选择卖掉。
到了今天,我才越来越理解这个故事。在这条路上,走得越远我就越敬佩所有的创业者。我以前做投资的时候,也会敬佩;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也会敬佩;但到了今天,我才是真的真的敬佩。
甚至于,我敬佩的不只是创业者,更是所有的 creators 创造者们。
从无到有创造一件事情,真的极难,但再让我选一次,应该还是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去年和常斌老师喝东西,他说了一句话我记到了现在。他说:
做投资是少有的能和 Top 1% 的人一起工作,并且还能从这些人身上赚钱的事。
大多数时候,人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围绕着普通人,少数时候,你可以和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但还要去想该怎么利用这些人来从普通人身上赚钱。
通过钱、能力、见解、资源等等参与到 Top 1% 的人的成长之中,在这个最让人愉悦的过程中还顺便把钱也赚了。这就是我喜欢风险投资这个行业的最主要的原因,这也是哪怕我创业也要深扎这个领域的原因之一。
经过一年的发展,42章经 马上就要迎来 10 万的关注量,基本已经完成了 Top 1% 人群的积累。
我之前也提过很多次,42章经 要的不是广度、而是深度。所以从今天开始,42章经所有的文章都不会再考虑阅读量或增粉效果,而是深扎已有的关注者,去做更多的运营与服务。
我相信这是市面上的新媒体、自媒体都很少做出过的决定,作为一个写东西的人,谁看到 10万+ 的阅读量会不开心呢,但按照商业逻辑来说,我知道对于 42章经 来说,这就是最正确的事情,所以,能这样做也让我感到很开心。
基于此,在未来,42章经会做三件事。
内容上:
1)文章质量和深度不会变,我们不会追求大众化,不会想扩大受众群体,只会一直做引领者,而不是迎合者。
2)文章每周一更不会改变,我们不提供信息、只提供观点,42章经 要做的就是一级市场最好的周刊。
3)文章会加入新的元素,比如音频及视频等,我们会让这本周刊越来越好看。
社群上:
线下的社群会开始构建,我们会通过课程、分享、讨论会等形式,促进大家的沟通交流。
变现上:
我们会尝试开启 FA 业务,但是会用不同于主流市场的方式来做,这个请大家拭目以待。
这其中,内容团队已经搭建和磨合完毕,我们还需要更多在运营课程或在 FA 业务上有经验、有潜力的同学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