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我又一次狠狠“折腾”了自己|万科人物志

万周按

“在奋斗中成长、在贡献中收获、在担当中成就。”

——《万科事业合伙人纲领(0.994版)》

李瑾:我又一次狠狠“折腾”了自己|万科人物志_第1张图片

我是合肥万科美好家业务负责人李瑾。今年是我在万科第十年,之前九年时间都在总办系统,做过总经理秘书、行政、档案管理、运营,总办系统里除了法务,每个模块都做过。今年,公司美好家业务负责人岗位空缺,我又狠狠“折腾”了自己一把,上手去做新业务。


和公司一起成长


在加入万科之前,我在一家国企工作,很符合父母的预期,稳定、清闲,但是对于自己而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人生你都能预想到,其实在当时的年纪,也不见得说有多清晰的规划,但会有意识,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2008年夏天,我在招聘网站首页看到一条招聘广告“龙头房企”万科入驻合肥,就想投个简历试试。2008年9月,我正式入职。


那时候合肥万科公司刚刚创建,临时办公地点在财富广场,公司就十来个人吧。现在还清楚记得上班的第二天,公司来了一批会议室的桌子椅子,我愣在那儿不知道怎么办,然后就看一个人我也不知道是谁,把领带往后一甩说“男的都跟我来”,然后五六个壮汉就把桌椅都搬会议室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人是总经理。


实话说,刚到公司的前半年,我还没有体会到 “龙头房企”,感觉进了一家“假公司。2008年那一年市场不好,人也少,公司像一家创业公司,一百平米的办公室,有什么事大家坐下来碰个头,或者吃个饭的时间,也就沟通清楚了,也没什么领导不领导的,领导和大家都一样。


若要说真正对万科这个品牌有认知,我最感动的就是合肥万科名郡项目的首次交付。那是公司第一个项目第一次交付,问题较多,然后全员交付,大家一起上,每个人都去接触客户,跟客户聊。当时合肥开发商交钥匙都已经先缴费再带验房,但我们的做法是先带看房,客户觉得有问题,马上整改,一直到客户满意了,提不出问题了,再缴费,这样的做法一直坚持到名郡交付中期。我们是真的拿万科很实在的质量和承诺,去赢得客户的信任。


我2011年生了娃,如果说要我把自己在万科的这些年分个阶段的话,我觉得生娃之前和生娃之后。倒不是说因为生娃,我心态上有多大转变,更主要是2011年也是合肥公司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公司拿了第三个项目万科城,从2008年到2011年,四年时间才有了一个新的项目,紧跟着又拿了蓝山、森林公园,公司的规模和速度就与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从运营端口管理的复杂度来说,也不一样了。以前两个项目很简单,控控节点排排会议就可以了,但是规模扩张后,就需要去协调很多事情,信息通报、决策体系等也是从这个时间段起,公司的节奏就快起来了,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公司的节奏,也要不断去调整自己的工作去适应业务的需求,现在来看,应该说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时间。


李瑾:我又一次狠狠“折腾”了自己|万科人物志_第2张图片

▲组织和参与公益活动(左3李瑾)


多做一点,帮助他人


我在公司这九年的时间,做过总秘、做过行政、做过档案、做过运营,除了法务,每个模块都做过了。这里面,运营应该说是专业挑战比较大的,因为要更了解这个行业,2011年我休完产假回来公司,那时候我和陈长永两个人座位背靠背,我负责行政他负责运营,就觉得他好牛,了解公司所有的业务,他觉得拿地很牛,他去了项发,我接了运营。


现在回头看,我很庆幸当时自己做了这样的选择,从行政转运营,给了我一个不同的也更深入的视角,去看待和了解这家公司。但你要问当时是不是有清晰的职业规划,真的没有,我不是一个会去给自己框框的人,更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可以,我就试试看,我能做到什么程度。做运营是这样,现在去美好家也是这样。


当然能做这样的选择,也是因为这个组织会给你这样的机会。万科是一家不会给你设定框框的公司,没有说因为你是什么专业或因为你是新人就否定你其他的可能,它是鼓励你去多尝试的。


李瑾:我又一次狠狠“折腾”了自己|万科人物志_第3张图片

2016年合肥万科总办大合影(左3李瑾)


总办是服务于业务的部门,也是一个需要去对接很多端口的部门,跟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锻炼了我协调的能力和换位思考的能力,这点是我自己受用最多的,也是我后来带团队常常去和新人分享的。在地产系统这样一个成熟的业务链条上,第一位的一定是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然后在你有这个能力的基础上,你尽力去多做一点帮助别人。在协同上下游工作的时候,多沟通,了解上游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我这个环节去补足;多付出,在我的环节多做一点,我下游的人就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无论今天你的身份是一个新人还是一个老员工,任何时候,我觉得这两点是不变的,多做一点,帮助他人。这些年,对我有过影响的人太多,万科永远不乏优秀的人,但其实更多看到的是他们的不易,所以多换位思考,也是我能给予别人的最善意的帮助。


保持敏感,不自我设限


今年9月份,合肥美好家业务负责人空缺,我决定加入美好家。加入之前我也纠结了一周,主要是想这个业务我能不能做好,对美好家的业务有没有细细思考过,带团队背指标有没有信心,我问自己愿不愿意放弃总办已经非常熟悉的工作。


我纠结的结论跟当初选择去做运营一样,一是目前的工作已经很熟悉了,想去尝试一些新的事情,保持对自己和对外界的敏感,二是我从来没停止过接触业务、了解业务,非常想去做业务。


现在的万科,在不断提升多次服务客户的能力。美好家或者说家装业务,在满足客户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它比起地产业务,接触客户的点和面更精细,也因此能接触到很多有意思的新东西。从市场层面来说,有品质的、定制化的家装业务,它的集中度也还不是很高,应该说是处在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机。


虽然时间不久,但我发现美好家团队是一群很活泼的小伙伴,和他们的相处常常能快速刺激到我去转变自己的一些惯性思维。举个例子,在地产成熟的业务链条里,我只需要把自己模块的事情做好,上游给的东西哪怕不齐全,我整理好提前给下游也能完成任务。但是美好家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我更需要通过销售端、财务端的数字去倒推和了解整体的经营情况,在发力点上,也会更聚焦在经营环节。


在万科工作进入第十年,人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平稳的阶段,但是不管工作还是生活,我还是想保持一个敏感的状态,可以察觉到环境,也可以反观到自己。在十年的路口,我挺庆幸自己有主动选择的勇气,也有付出更多的能力。




往期回顾:

管家粟玲:楼里楼外的“分内之事”|万科人物志

朱瑜:十年万科工程路|人物志

肖铮:天道酬勤少年才|万科人物志

肖鑫:泊寓“背后的男人”|万科人物志

“校长”岑文波:我最大的老师是客户|万科人物志

少杰的一天|万科人物志

徐凯:一个靠谱的“技术男”|万科人物志

段琛:养老是我一辈子想干的事业

杨光:户外营地孩子们最爱的“大魔王”|万科人物志

王帅:一个固执而坚持的“工程佬”|万科人物志

王回利:我在西藏建博物馆|万科人物志

苏科:从资深HR到泊寓合伙人|万科人物志

90后孙然:“万科合伙人的正确打开方式”|人物志

李占香:我在万科做教育|人物志

秦鹏:从互联网跨界到建筑总工程师|万科人物志

郭继勋:在新疆公司当总经理是一种什么体验?|万科人物志

遵道毕业生邱琴:汶川震后这九年

向笛:把蓝图“造进”现实 |万科人物志

万科建研袁海峰博士获“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万科人物志

老兵潘工|万科人物志

永无止境的产品追求:设计师蔡亮|人物

匠心至纯:与一名万科工程师的对话

沪杭二十年,她一直在“奔跑”|人物

李瑾:我又一次狠狠“折腾”了自己|万科人物志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瑾:我又一次狠狠“折腾”了自己|万科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