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国医大师养生长寿方法揭秘
很多国医大师都是高寿,九十岁以上还是工作岗位的很多,中国中医耳鼻喉学科创始人、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长寿104岁。我们在学习他们“医者仁心”的大医精神的同时,也应该学习他们的养生长寿经验,更好为病友们服务。我们盘点了1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方法发现,他们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养心”、“锻炼”和“清淡饮食”,下面分享给大家。 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
一、国医大师干祖望 (1912-2015)
据了解,干祖望一生从未抽过烟,55岁开始戒酒,72岁时他生了一场霉菌性肺炎之后,每年冬季进补30克高丽参,90岁后饮少量鹿茸酒,此外从不进补吃药。对于长寿的秘诀,干老自始至终都强调三个字“仁者寿”。对于这三个字的解释,干老所说似乎很简单,就是“不说假话,说真话,干实事。”除此之外,干老在80岁时就总结了他的八字“养生经”——童心、猴行、龟欲、蚁食。
童心,就是要保持儿童一样的心态,无忧无虑,生机勃勃,对周围的事物保持一颗好奇心。猴行,简而言之就是像猴子一样善于运动,喜欢运动。龟欲,做人应该像乌龟那样,该缩头时缩头,不贪不争,安分守己,谨护自身。蚁食,有两层意思:一是吃得少,二是吃得杂。这样不仅能够保护肠胃功能,还能吸收充足的营养。
二、 国医大师邓铁涛 (1916-)
“养生重于治病”是邓铁涛教授一直倡导的健康理念。
邓老如何养心养德?他年轻时除了跟随父亲读经典著作外,还酷爱看《论语》、《孟子》、《庄子》、《道德经》等,获益匪浅。闲暇时,他喜欢练习书法。上小学时,他每天下午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练习书法。后来,每当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便会习惯用毛笔写字,令自己安静下来。而书法的内容,恰恰是表达他当时的思想或者是内心的倾诉。当书写完毕时,他会感到一身的轻松。
此外,邓老平时还习惯通过静坐、冥想等方法令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打坐的要点是:单腿交换盘坐,上身自然放松,头位正直,自然闭目,含胸拔背,两手置于腹前相互轻握,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度,按平常呼吸。邓铁涛教授介绍,此法不但在晨起和入睡前可以帮助静心,还能在旅途奔波中帮助安定心神。
对于讲究养生的人,常常在饮食上有很多禁忌。邓老平时不讲究忌口,家人煮什么他就吃什么。
邓老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合理搭配,才能充分补充人体气血精微,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若食无定时,过饥或过饱,都易伤脾胃。脾胃损伤,则诸病丛生。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治病救人,他都重视脾胃功能的调理。
邓老平素喜欢吃核桃,每天坚持吃一两个。邓老食用核桃,最明显的效果是没有夜尿,大便通畅。现代营养学研究也认为,长期进食少量核桃,对改善记忆力、延缓大脑衰老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邓老强调,核桃虽好,但也不能多吃,多吃则容易滋生湿热。
三、 国医大师李济仁 (1931-)
一杯茶,一杯药茶,了几十年。
一杯药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配,第一味黄芪,补气的。黄芪有双向调节作用,高血压的病人吃黄芪可以降血压,低血压的病人吃黄芪可以升血压。黄芪为补药之长。
第二味是十五或者二十克黄精,又补气又补血。黄精,气血调和,百病不生。当归补血,黄芪补气,黄精又补气又补血,又可以降低血糖、降血脂。
第三味是十克西洋参,西洋参偏凉性,人参偏温,所以阳热体质之人不能吃人参,吃西洋参,天热时一定要吃西洋参,冬天可以吃一点点人参、红参,增加抵抗力,增加免疫力,也有三降的作用。白血球低、红血球低、血象比较低的时候,可以用西洋参。
第四味药,枸杞子,补血,枸杞是甘温,填精补髓,又补精又补髓,祛风,肾虚阳痿都可以吃这个,妇女的肾功能衰退都可以吃枸杞子,明朝的《万病回春》,(说枸杞)不能煮很长时间,不能火力大,入药要后下,先熬就不起作用了,所以泡茶可以。
就这四味,泡好后要用盖子盖一下,温热一下。把这个水喝完了,然后又加点开水,又温一下,然后倒下来再喝,不要用罐子来喝就行。早上泡起,泡到晚上,(黄精、西洋参、枸杞子)三味药都可以吃下去。黄精像肥肉一样,黄芪比较难吃,要牙齿好。血脂很高,血脂高的话加两种药,葛根、泽泻。高血脂严重的话,加葛根十五克十克都行,葛根粉要少吃,泽泻八克到十克。有的血压高的话,可以加一点生杜仲、菊花,血压高红参就少吃。
四、 国医大师禤国维 (1937-)
1、作息规律 禤老特别提醒,睡眠要充足,不要熬夜。禤老多年坚持每天睡6小时左右。他说,熬夜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最典型的就是易疲劳,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另外,晚上11时到凌晨3时是美容的黄金时间,也是人体肝经、胆经运行的时段。如果这两个器官没有获得充分的休息,就会表现在皮肤上,容易出现粗糙、脸色偏黄、黑斑、青春痘等问题。
2、坚持锻炼 没有特别的食养、药养,禤老每天坚持早晨上班提前出门,等车的时候也不闲着,慢步走一走,活动一下手脚。禤老说,现在工作日程安排比较满,假若晚上没有特殊的安排,他一般就选择在家附近散步,以慢步走为主。如果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就改为在室内慢步走半小时到一小时。
3、心态平和、性格随和的他平时总是乐呵呵的。禤老说,虽然工作紧张,但他有颗年轻的心,总是尽自己所能多做些工作。
4、穴位按摩 禤老说,保持良好的脾胃功能,就要保持胃肠道的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及时把存在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净。禤老睡前经常会按一按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在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同时,也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禤老有过敏性鼻炎的病史,每当休息不好或空气不好时便容易发作。因此,他会经常按按迎香穴,以减少鼻炎发作的次数,也能缓解发作时的不适。
五、 国医大师刘柏龄 (1927-)
其一,恬淡虚无,保持乐观;其二,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其三,尽享天伦,其乐融融。
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要待人以宽,责己从严,保持平常心态,适应环境变化,永远保持乐观情绪。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的那样:“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他不断调整作息时间,量力而行,尽量不让自己累着。他的饮食习惯是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在饮食上,他不像有的人那样,为了故意保养而保养。或者,这也忌口,那也忌口。刘柏龄的观点是:什么都吃,适可而止。
刘柏龄常说,人到晚年,一定不要闲着,生活安逸不等于饱食终日。要不辞辛劳,量力做一些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那就是“老骥伏枥,勤于锻炼”。坚持为人民、为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
人到晚年,体力日衰,除了每天必要的活动量外,最主要的是坚持脑力锻炼。如思考问题、读书、看报,使大脑充分运转。因为积极用脑,勤于思考,学习知识,脑细胞也在运动中生长,增加新的生命力。许多学者、艺术家、作家、科学家都是终身工作的。偷闲消极的人,大脑将会逐渐萎缩,反应就会越来越迟钝,反倒容易衰老。正所谓“用进废退”。基于此,刘柏龄仍然致力于著书、写文章、练书法、学绘画。平时有空闲也要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身边小事,把自己晚年生活,打理得充实、丰盛、健康、快乐。
六、 国医大师孙光荣 (1935-)
“养生第一要务是养心。”孙光荣从理论到实践沉潜养生领域多年,他认为养生总则可以一语概之:“合则安”。“上静、中和、下畅”,是孙光荣总结的养生要领,即上部要心安神静;中部要脾胃安和、不饿不胀;下部要大小便通畅、女性还需注重月经正常。做到此三条,则可基本安康。
养生除了一个好心态,最重要的莫过于饮食。孙光荣对吃并不讲究,他不挑食,无偏嗜,甚少在外饮食,食物清淡可口即可。但注重一点,过酉时不食。因彼时已至晚7点,进食不易消化,既为脾胃增加负担,也易使人发胖,导致疾病丛生。他日常多饮绿茶,每餐不可缺蔬菜,一日之中,早晨进食最多,午餐及晚餐只得七分饱即止。也正因如此坚持,至今他依然身材适中,体态如常。
多年来,他还坚持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但凡有条件,一天之内要刷6次牙。晨起一次,早饭后一次,午饭后一次,午睡起一次,晚饭后一次,睡前再一次。七旬长者,至今未见齿摇脱落现象,焉知不是此习惯之功?
每日晨起,他都花15分钟练习自创的“九九自振”养生操,从面部肌肉到全身骨骼肌肉,无不得以有效运动,这也是他保持年轻面容、充足中气、灵活动作的秘诀之一。这套操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养生效果,做完再进食,精神抖擞一整天。
养生保健并非一日就能见功,孙光荣恬淡笑言:“养生,与做人一样,贵朴实,贵坚持。”
七、 国医大师陆广莘 (1927-)
少吃。 饮食应以少为妙。陆老的三餐食谱如下:早饭喝1大碗稠粥,五谷杂粮、核桃花生皆可入粥,再吃两个茶叶蛋。午饭是1小碗米饭或1个馒头,配点荤素搭配的莱。晚饭从来不吃主食。
慢吃。 要心平气和地吃饭,只有慢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做到生气不吃饭,吃饭不生气。
多嚼。 陆老的早餐粥,其中放了五谷杂粮,都大有“嚼头”。他认为,老年人不能喝太稀的粥,即使牙齿不太好,也要吃些米饭、馒头等“干货”,多咀嚼,通过多咀嚼,可大大减轻胃的负担。
吃鸡蛋。 鸡蛋营养丰富,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具有很好的补脑效果。
烟酒非禁忌。 陆老经常会喝上一罐啤酒。天气转凉会烫碗黄酒,或是喝点葡萄酒。但嗜烟酗酒是绝对不提倡的。抽要抽好烟。只一人时抽,别人给的不抽。喝酒,也是一个人喝的,不跟人家比量。
叩齿吞津。 唾液对人体来说特别重要,可抗衰老,中医将其称为金津玉液。陆老通过叩齿吞津来补肾养精。
常做养生操。 每天醒来,把双手搓热,在面部、耳后擦擦;晚上也同样做10分钟,使身体微微发汗。这样身心舒服,有助睡眠。
“人老腿先老”,陆老自己有个简单的“关节活动操”:双手扶住桌子,身体前倾,踮起脚后跟,然后回到地面,这样反复踮脚,让身体上下活动。脚是离大脑最远的地方,下肢血液循环不好,通过踮脚可以让腿部的血液流动更通畅。
用10根手指的指肚敲击整个头部,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反复敲击2分钟,然后用10根手指的指肚梳头2分钟,也是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头部有很多经络穴位,经常用手指肚敲击按摩,可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八、 国医大师尚德俊 (1932-)
尚德俊主张清淡饮食,尽量少吃过咸的食物,多吃粗粮。他认为饮食得当,既能补气养血,又能防病治病,这对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尤为重要。
为了更加直观地讲解,他晒出了自己一日三餐的食谱:早餐,2个鸡蛋,稀粥或豆腐脑。午餐,五谷类稠粥一碗,青菜一般三种,配少量牛肉、瘦猪肉,盐很少。晚餐,稠粥或荞麦面条,青菜为主。他平时喜吃核桃、牛肉面、羊肉汤等;对山药、枸杞、木耳、冻豆腐、豆芽、杂粮煎饼也情有独钟。
尚德俊说,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少欲、心静,淡泊名利。私欲会干扰心神之清静,从而对身体产生伤害。保持心身健康的最好方法就是知足常乐,心胸坦荡,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顺应自然。
他非常认同养生贵在养心。书一读,心先静。读一本书,就像是和书中的人物在交谈,心情格外愉悦,一切忧愁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同时,开卷有益,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与大师对话,可以滋润灵魂,充实生活,使人生快乐。善读书可以使人聪明,其实读书不仅是药,而且是一帖良药,有解除烦恼和宣泄苦闷的效果,能起到调整人心情的作用。
心境的安宁,是养生中“养神”的重要内涵。因此,少私欲,才能保持心境宁静以养神。尚德俊光明磊落,心无邪念,对人友爱。重道德,乐观,精神内守,做到“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这是他长寿的原因之一。
“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尚德俊平时喜欢散步,每天都会去家附近的千佛山散步,来去40分钟,大约5~6公里路程。天气不好,他便由室外转到室内行走运动。他认可“一身动则一身强”的养生观点,提倡运动养生,可以选择如慢走、体操、练气功、打太极拳、按摩等活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所处环境和爱好来选择。
九、 国医大师晁恩祥 (1935-)
养生即“保养生命”,首先要顺其自然,适应四时冷暖,生活起居要规律;恬淡虚无,不妄为,注意心态平和。
具体来讲,我认为养生重在一个“动”字。我年轻时天天打篮球,经常活跃在各级运动会上,百米11.8秒的纪录在北中医保持了50余年。年老后就多走走路,每天走1个小时左右,对距离没要求,平时上下楼也都扶着扶手。认识到衰老没有坏处,知道自己的限制,才能更好地爱护自己。
十、 国医大师徐经世 (1933-)
顺应自然是徐经世养生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看来,中医讲求“天人相应”,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气候变化,昼夜更替,环境变迁等,都会影响人体健康。例如冬日严寒,盛夏酷暑,春秋季节的忽寒忽暖都对人体产生影响,身体较弱的老人,气候变化时则易生病,因此要起居适时,预防疾病。
拿饮食来讲要做到饮食有节、清淡,多吃蔬菜,进食要细嚼慢咽(每餐15~20分钟),而且要多样化,并注意冷热。从季节来说夏慎湿热,冬慎寒凉,每天三餐晚食宜少。
此外,适度的运动可以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但运动方式上要因人而异,人到老年,徐经世主张按“安步当车,形式自如,掌握适度,持之以恒”的要求去做。
徐经世认为,人们所说的养生,中医谓之摄生,而通俗来说就是防治疾病,充实体力和延长寿命的方法。人之身体健康,首在于心,养生包括养身和养心,养身必须养心。
徐经世说,“养”首先在于调整心态,“人上了年纪不能让自己闲着,要自己找乐趣”。养“心”是养生的重要部分,要虚怀若谷,淡泊名利。以中医道德观来说,就是“恬淡虚无”,所谓“恬淡”就是安静,无愧于心,“虚无”就是没有欲念和患得患失的思想情绪。其次要保持乐观,对人生充满信心,热爱自已的工作,要有宽广的心怀,对己严对人宽,助人为乐,胜不骄傲,败不气馁,奋发前进;另外进入老年就要做到老有所乐,始终保持乐观状态,不自寻烦恼。
医生的健康是患者最大的幸运,他们的医学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既要学习他们的精深的医学知识,也要学习他们的养生经验,才能更好为病友们服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病友如果能够学习好这些大师们的养生习惯,也能健康长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