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亡国之君都很“怂”

不是每个亡国之君都很“怂”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据《金史·哀宗本纪》载:

己丑,大元兵堕西城,上谓侍臣曰:“我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知无大过恶,死无恨矣。所恨者祖宗传祚百年,至我而绝,与自古荒淫暴乱之君等为亡国,独此为介介耳。”又曰:“古无不亡之国,亡国之君往往为人囚絷,或为俘献,或辱于阶庭,闭之空谷。朕必不至于此。卿等观之,朕志决矣。”……戊申,夜,上集百官,传位于东面元帅承麟,承麟固让。诏曰:“朕所以付卿者,岂得已哉?以肌体肥重,不便鞍马驰突。卿平日捷有将略,万一得免,祚胤不绝,此朕志也。”……大军入,与城中军巷战,城中军不能御。帝自缢于幽兰轩。

按理说,末代之君,大都昏庸无能,或奢靡残暴,置万民于不顾。但完颜守绪明显不在此列。

完颜守绪被蒙宋联军围困在蔡州城,自知不得幸免,死前做了妥善的安排,也将自己一生所为向臣子作了陈述。

他自谓一生对万民没有太大的过错,所实施的政策也基本是对的。但国之将倾,非一代一人过错,也非一人之力所能挽救。

最终,在城破后兑现自己的诺言,上吊自杀,以君王死社稷的方式,保留了作为帝王的气节。


《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载:

观夫甲申之岁,灵武、大同相继沦陷,李建泰疏请南迁。帝召示群臣曰:“国君死社稷,朕将焉往?”……嗟乎!以勤俭爱民之主,十七年宵旰忧劳,无终无救于危亡。卒至以万乘之君,毕命于三尺之组,其事可哀,而其志弥烈矣!

1944年是明思宗朱由检去世300周年。为纪念崇祯皇帝“君王死社稷”的壮烈,一些历史学者立了这块碑。

碑文中后世用客观理性的眼光对崇祯皇帝做出中肯评价,令人钦佩且印象深刻。

国君死社稷,朕将焉往?”以及“其事可哀,而其志弥烈矣!”便是对崇祯帝的最好写照及评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是每个亡国之君都很“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