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

第一次知道柴静是在地里课上老师放《穹顶之下》,看完《穹顶之下》听到老师讲述柴静的故事,我对柴静产生了兴趣,找到了《看见》这本书。看完柴静的《看见》,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读它时,让我犹如身在其中,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样不断的肆意翻滚着、流淌着。

这本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在《看见》一书中,作者柴静在书中生动形象的利用自身在新闻采访工作之中印象深刻之事,让人们看到了许多平时看不到的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其中,最让我感慨的就是那篇记录非典的文章,在这本书中,柴静用了大篇幅的笔墨描写了在非典中那些最不应人注意的事物。

看完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我看到了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执着、坚持、竭尽全力;那些医护人员尽自己所能,在绝望中寻找那万分之一,渺茫得不能再渺茫的希望,他们对于SARS患者不是远离他们或是放弃他们,而是为了他们不惜付出一切力量,就在旁人对SARS患者躲得远远地,不敢靠近之时,他们与病者保持着最近的距离,用自己那火热的心去感染每一个病患,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同时,医护人员又想方设法地让病人康复,能在这个世上多活一些时日,他们才是最伟大的人!

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想起SARS这场浩劫时,伤心难过之余,免不了有些惋惜。在SARS中,我们看到了任何事物都无法隔绝的亲情,柴静在书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家庭:一个医疗系统的官员患上了SARS,回家又传染给了妻子和儿子,他们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病床,却让给了儿子,夫妇俩发烧烧得浑身发抖却只能坐在板凳上输液,当孩子痊愈时,他的父母早已过世。在死亡的面前,他们没有丝毫的恐惧,因为他们拥有温暖,他们被许多人关心着,他们是幸福的。非典就这样结束了,这场灾难带给我们无限的思索。

在学生连续服毒事件中,小菜和苗苗之间单纯无私的朋友间的感情所触动同时也深深感到校园暴力对一个学生的伤害,作为每天和学生相处时间最多的老师和家长也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异样,没有对学生给予关怀和爱,这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的事情,在如花般灿烂、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痛苦与烦恼并不断的想要自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省自己。我们都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谩骂、侮辱,要成为一个“听别人讲话的人”,最让我感动的是人们在看了那期节目后,与亲人、陌生人进行沟通,了解对方。双城事件调查到最后,她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看见》这本书教会我用客观的、全方位的角度去看问题。无论对我们来说是好还是坏事情,它都有不同的面,都有不同的问题存在,首先我们要像柴静报道“非典”一样,为了“真相”深入其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正了解问题本身;其次就像“药家鑫”报道一样,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性,但深层折射出的是现在家庭教育问题。所以,一个事件产生,它深层折射的问题,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还是要多问问、多思考。

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这也是现在各种假报道泛滥真相越埋越深的原因。庆幸的是我们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面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初衷,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我对《看见》的理解可能达不到它所想要达到的高度,但书中对人性的挖掘、对自己成长的突破让我受益匪浅。十年前,柴静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没有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我们呢,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初衷?十年后敢不敢对自己说:我曾有梦,未忘初衷!就像文中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我们很多人都是走得太远,已经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了。为名忙,为利忙,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忙。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