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精神”让我们思考,
新时代的「成功」「有趣」「美丽」到底是什么?
▼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年轻人的话,最合适的词可能就是“叛逆”。
哪一代年轻人不叛逆呢?很多人倾向于夸大眼前这一代的各种特点,却忘了年年都有 22 岁的年轻人出现,自己那会儿也不会冷静到哪里去。回溯如今变成 Meme 的各种潮流文化,里面全是每一代年轻人留下的脚印:反战、反独裁、反暴力、在舞台上砸碎吉他、随便开车在各种公路上游荡、把花插在枪管里或者写很长的诗以抒发一大堆“我不相信”。
本届的特点是善于在消费主义里巧妙周旋。毕竟生于斯,长于斯。
这种周旋有时候也叫做“生活态度”。要是还考虑到虚拟和现实的人际关系、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可能也叫做“三观”。
这一点从好奇心研究所发布的「哪些商家极力想跟你互动的设定,你并不买账?」「商家试图“跟年轻人对话”的做法,哪些你看到就笑了?」「哪些“颜值经济”,你其实并没有很买账?」等等多个调查中都能看出来:从把“明星同款”当作唯一卖点的商品,到“转发抽奖”之类的微商拉客式手段,再到各种广告里(除了押韵之外并不能概括人生的)“人生宣言”,雷达灵敏的机智青年们早就在消费主义的套路丛林里练出了火眼金睛,对它们都只能说一句敬谢不敏。
往大了说,当代生活对“美”的定义,也是在一次次的叛逆思潮中悄悄变化的:流水线式的精致网红脸早已不再是审美高地,国内的年轻人在偶像选秀里为王菊投票、给“另类网红”渡边直美的 Instagram 点赞、开始关注像伊莎贝拉·于佩尔这样的长青演员,今年卫报还报道了一场韩国女性通过打碎化妆品来反抗“主流审美”的运动……有人调侃说“当我们 pick 王菊的时候,其实我们 pick 的是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是这样:没有拒绝因循守旧的叛逆心,就没有对所谓的传统审美的颠覆。
比如说,最近“土味”的流行,其实就带了点儿叛逆的意思。单拿美食视频来说,教人下厨的教程哪儿都有,为什么今年华农兄弟“吃竹鼠的一百种理由”、王刚老师简单直白的“宽油劝退”却能火出圈?“看着好吃”固然是原因之一,“接地气、够硬核”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理由:在此之前互联网上的食物教程大多走的是精致风,讲究一个“有构图有配乐有摆盘还有猫”,重点似乎也不是教人们如何做饭,而是传递一种“必须这样才算过日子”的价值观。但土味美食不一样,它没有架子,能给人实实在在的亲切感和烟火气,对已经厌倦被反复暗示“你应该像我这样生活”的年轻人来说,爱好“土味”自然是一次从精致到糙萌的小小叛逆。
当代人的叛逆精神,同时还体现在“越热门就越不想关注”的那点儿倔强上。“大家都喜欢所以我也喜欢”根本体现不了自己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人人都说好只有我坚守阵地不吃安利”,才是新时代的特立独行。伍迪·艾伦说“人人都爱上了白雪公主,而我却对恶毒的皇后一见倾心”,当代年轻人在爱好方面拒绝跟风的自我修养可以说并不亚于伍迪·艾伦:你们追热点吃瓜,我屏蔽娱乐新闻;你们玩王者荣耀,我还在喂养蛙儿子;你们看热门选秀,我喜欢清流综艺;你们热衷直播,我偏不下载快手抖音。对所谓的“全民热潮”的本能反感,正是叛逆精神的一大载体。
毫无疑问,当代的「叛逆」已经不再是一个个能被单独列举的“行为”,而是连续的、一以贯之的生活态度。从“你要有出息”和“你看别人家孩子”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方式中渡劫出关、走向社会的我们,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精神上走向独立之后终于获得了表达不同意见的资格、进而用脚投票的机会:“只要我不愿意,谁都不能占据我的心智和注意力,更别想拿走我的钱”。从这个角度说,真正的叛逆想要表达的,其实就是个人版的小型独立宣言,离经叛道并不是必要的。
但叛逆从不单纯是叛逆,有时它还会有另一种形态:可能是“社畜”“咸鱼”之类的自黑自嘲,也可能是“丧”“佛系”这样的消极态度。在我所“你为什么爱用“佛系/废柴/老年人”之类的词自嘲?”这个投票里,排在首位的答案是“这些词确实可以形容自己,至少某些点戳中了自己内心的焦虑或无力”,由此可见,那些看上去不太“听话”、也不那么积极向上的情绪,一部分出于“唱唱反调”式的逆反心理,另一部分也混杂着面对生活压力和传统价值观的焦虑,以及“不希望就此听命于这种焦虑”的自我缓释。
经过好奇心研究所的观察,我们总结了当代人的叛逆精神的 11 个体现:
1. 生活方式叛逆:抽烟喝酒很酷?不抽烟不喝酒才是真个性
青春期时出于新鲜感,我们可能会刻意模仿成年人的举止,觉得抽烟喝酒烫头有一种张扬的肆意。但长大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些其实都没什么大不了。对欧洲和美国的青少年的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早已不觉得抽烟喝酒是多么酷的事。对成年之后人来说,烟酒往往意味着令人不适的社交潜规则,比如酒局文化,比如职场流行的“抽烟 social”等等。拒绝它们,不仅意味着拒绝劝酒递烟这些动作,更意味着“拒绝通过这些动作来维系社交关系”的勇气,比起青春期对烟酒的中二病式热衷,这样的“成年叛逆”无疑要更高级。
2.信息戒断叛逆:别人说什么我都不理
面对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当代青年们虽然做不到彻底隔离,但并不代表完全放弃信息摄入的自主权:不开朋友圈入口、不点掉提示小红点、进群的第一件事是关闭消息推送、看视频先关弹幕、打游戏屏蔽聊天、下班之后关掉钉钉.....在信息爆炸的世界,给自己保留了一片安静的个人空间,你能得到一种小时候偷偷干坏事的开心。
3. 仪式感叛逆:婚礼越简单越好,不办也没所谓
有时候叛逆还可以体现在“对仪式感的不感冒”上,在我所“测测你对「仪式感」有多叛逆?”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都选择了“希望婚礼从简,或者干脆不办”。其实不仅是婚礼,年轻人对那些打着“关爱你自己”旗号的购物广告、“一辈子至少要拥有一件大牌”的软文、“吃饭前必须拍照开光才能动筷子”的习惯……所有这些虚头八脑都已经基本祛魅了。说白了,仪式这东西不是不可以,前提是形式不能大于意义。
4. 算法叛逆:即使网易云推荐了自己爱听的歌也拒绝收藏,以免它以为很懂我了之后变本加厉
大数据时代,一不小心就会被算法“瞎猜你喜欢”,如果不想“被安利”、“被营销”,跟算法的斗争就要带点叛逆的小心机:拒绝访问通讯录,“可能有感兴趣的人”真的不必了;浏览器禁用 cookies,浏览数据也得定期清除;随机播放音乐,“喜欢”和“不感兴趣”要交错着点,强调我难以捉摸的 taste;新闻 app 里误入标题党,赶紧连续点几个真感兴趣的话题掰回推荐风格。
5. 点赞叛逆:啥时候能加一个“我不喜欢”按钮?
Facebook 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 300 万用户希望增加一个“不喜欢”按钮,这大概也是许多人的愿望:看到不感兴趣的娱乐新闻,点一下;Ayawawa 和咪蒙的毒鸡汤出现了,点一下;这家伙连续一周都是同样表情的自拍,点一下;遇到杠精和无脑喷的恶意评论,点一下。比起早已经不能代表“like”的点赞,“我不喜欢”反而更能真诚表达“no thanks, 踩下去”的决心。
6. 规矩叛逆:“懂规矩”,懂的到底是哪种规矩?
传统教育方式里提倡的“懂事”“懂规矩”,在今天当然躲不开年轻人的质疑:父母体罚孩子,孩子的不吱声算“懂事”吗?跟长辈说话投其所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算“懂事”吗?大家都“自愿加班”,我下班准点就走,算不算“不懂规矩”?三十岁了还没结婚生孩子,是不是也属于“不懂规矩”?叛逆质疑的不仅仅是规矩本身,还有用“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作为无条件接受规矩的“不作为”。
7.人设叛逆:就中意不按常理出牌的“反套路”
看多了电视剧里隐忍委屈的白莲花,今年大家更喜欢女主角暴脾气不好惹的《延禧攻略》;明星们三好学生式的无害人设也没法一招鲜吃遍天了,这会儿“耿直”“真性情”的公众人物反而更得年轻人的心:在年轻人眼中,人设是需要“拗”的,但叛逆的奥义却是“真我本色”,真实的重要性在完美之上,与其辛苦伪装,还不如放飞自己。
8. 看剧叛逆:官配走开,我要自己拉郎配
最有“网络感”的当代叛逆,莫过于“不追官方情节,就爱二次创作”的看剧叛逆:2017年,B站混剪 CP 视频多次形成全网话题,其中以“伏地魔X林黛玉”的混剪 CP最具代表性。B站“伏黛”相关的优质混剪视频已有数百个,合计点击量高达数百万。除此之外,对国产剧各审美疲劳的观众们,还衍生了各种针对烂俗剧情的习惯性脑洞:反派人狠话不多、主角一作就会死、女扮男装被一眼识破、主角一对多时反派应该前后夹攻、女主角全部不婚的《淑女的品格》……总而言之,官方没戏我们自己加戏,官方没粮我们自己产粮,堪称叛逆就是生产力。
9. 上进心叛逆:人生不就是这样起落落落落?
“丧文化”在国内的兴起和传播,其实是针对单一粗暴的“人生赢家”式国产成功学的不满。没有人喜欢被上进心裹挟的生活,尤其当意识到走上人生巅峰的道路看似花团锦簇其实处处是坑的时候。叛逆的青年们用毒鸡汤把自己一秒拉回现实,反而显出几分“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丧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明天它还会继续欺骗你”,“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就是个傻子,别灰心,至少你的感觉是正确的”,“人生不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吗”,“不努力一下,怎么知道自己还能做得更糟呢?”
10. 三观叛逆:啥都扯三观,这真不是三观怪吗?
对“什么都要符合三观”的反感,也是一种间接的价值观叛逆。在“令人讨厌的三观审判”和“你最不喜欢的阅读评论里”这个开放式调查里,排名第二位的答案,刚好都是对“正能量”滥用的吐槽:一部电影/一本书的评价标准不是内容本身,而是作者/作品的“三观”正不正。对这种“三观大于一切”的道德标兵式审判,我们也只能说,以为自己是正义使者的“三观正”,潜台词无非就是“三观刚好跟我一样”而已。
11. 光环叛逆:“无私奉献”的紧箍咒,能不能早点取下来
母亲一定是“为母则刚”、教师必然是“园丁红烛”、运动员只能“为国争光”……在这样的身份光环下,就事论事、做好本职工作的职业精神,反而成了一种所谓的“叛逆”。借用读者@Te 的话说,任何的职业本质上也只是一份工作,用精神层面的表扬强行绑架劳动者,能反映的只是物质报酬上的长期欠缺。叛逆的年轻人需要的是契约精神,不需要煽情。
(END)
- 插图来自:郑舒雅 -
- 本文转自好奇心研究所(QLab42) -
▲
- 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