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的冬何时消融

                    ----《海边的曼彻斯特》影评

文/寒武纪

我抱怨着电影院冷气开得太低,让我坐立不安,瑟瑟发抖,电影太过冗长,让我窒息眩晕,不喜欢这类克制冷峻的影片,137分钟呈现这样的剧情太索然寡味……细数种种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迫切要走出室内,走到日光之下,大口喘息,让皮肤和温热的阳光接触。

Lee机械重复着通马桶,修水管、清扫积雪的琐碎工作,被暗恋,粗鲁,笨拙,少言寡语…在和住户们的接触中有了这些印象。独自在酒馆买醉,敏感,孤独又易怒,言语不合便暴力相向,蜗居于一隅…种种,不过芸芸中一个小人物的生活状态。

Lee接到电话哥哥去世的消息,故事慢慢展开,影片用闪回的叙事方式将Lee的回忆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回忆与现实故事的发展节奏被剪辑得恰到好处。影片行至60分钟,Lee之前的生活全貌,以及最让人心碎的过往,因为自己的过失,两个幼女和还在襁褓中的婴儿葬身火海。Lee的少言寡语,古怪的性格,与人交流的笨拙感,眼神凝重苍白又呆滞,种种的细节有了背景的填充。

Lee为哥哥Joe操办着后事,在和玩乐队,有着两个女朋友,参加冰球队正值大好青春年华的十六岁侄子Patrick的相处中,Lee的冷峻线条稍有柔和。因为不知道该讲什么而挂掉Patrick妈妈的电话;被Patrick女朋友的妈妈所喜欢 ,邀请去做客,却因Lee的木讷寡言而作罢;以及去Patrick妈妈新的家庭,没有过多一句的寒暄叮嘱,就匆匆离开,四个人脸上客套又尴尬别扭的表情……这些写实的细节都让人沉浸,或者说溺浸到Lee的过往中。背负着愧疚与巨大的伤痛,离群索居,在琐碎而忙碌的工作中过活,生存,活着,是本能的动作。太久没有表情,没有除却生存目的的交流,或者说惧怕倾入感情到任何事物与人,生存已经让人应接不暇了。人们常说,“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一些苦痛交给时间吧” “和过去和解”……抱歉,没法和过去的自己和解。伤痛实实在在的划刻在心里,时间并不是治愈者,不过是生存的本能让你在时间的穿梭里暂时掩盖了伤口,隐隐的痛贯穿着现在以及未来的时间线索,痛觉会麻木,但还是实实在在存在,在一些熟悉的场景,只有用新的记忆去替代,让它们共存,遵照着社会文明的规则,运转个体。

Patrick在停尸房看到父亲的尸体立马出去了,对于自己父亲的离世,看似很冷漠,但当看到冰箱里的冻肉,联想到Joe的遗体冻在冰柜里,一阵激烈的反应,恐惧,难过,作呕……或许到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感受到父亲死亡的事实,一个人真真刻刻的不在了,开始直面死亡。

Joe葬礼上的Lee前妻怀抱的婴儿啼哭声刺耳又突兀,她的现任丈夫焦虑尴尬的安抚婴儿,Lee无力的看着。或许婴儿代表着新生与希望,生活总是相对论,只不过生活这个命题放之个体之上都是沉重而需要小心翼翼的经营。

最后Lee卖掉了Joe的几杆枪,买了发动机,留下了Joe的船,把Patrick托付给了Joe生前的朋友,孤身一人回到波士顿,继续他惯常熟悉的生活,可能这样的Lee更自在舒服吧,Lee绷着的情绪在给Patrick交代完事情后爆发,“我支撑不下去了”,他哭着抱着Patrick,情感的释放倒是让人松了一口气,即便阴霾尚未散去,Lee和Patrick不经意的一抹微笑,让人觉得一切还是有希望的。

看到片名,曼彻斯特,让人联想到的是英国的工业大都市,而影片中的曼彻斯特是美国的一个海边小镇。曼彻斯特的冬天漫长而严寒,雾霭霭的傍晚,橘色的光也是带着冷意的光圈,化不掉的雪和化不开的伤痛都静默在曼彻斯特这个小镇,全片色调偏冷,细腻写实的细节刻画 ,让略显简单的剧情,变得丰盈,演员的表演,台词,表情都值得玩味。穿插的配乐,就音乐本身讲,很华美悠扬,但是用到片子里有点用力。

在影院里瑟瑟发抖的我,冷的是过剩的冷气,还是是曼彻斯特的冬天。推开门吧,和过去的自己和解与否,还是要行走在日子里……

2017.9.10

你可能感兴趣的:(曼彻斯特的冬何时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