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青春片,很多观众都不敢掏钱。
毕竟之前的国产青春热潮,已经让不少人得了青春片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不痛不孕不死人,你好意思叫国产青春?
好在近几年终于有“别样的青春”打破套路。
没有朦胧的回忆滤镜,没有过曝的鲜艳色彩,全靠淋漓的现实给观众洗眼。
2017年是《嘉年华》,2018年是《狗十三》,2019年轮到它!
过春天
The Crossing
新人导演白雪,师从田壮壮。
磨了10年的处女作,一出来就荣誉耀眼。
第2届平遥国际影展斩获费穆荣誉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
第43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Discovery单元开幕影片
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
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拿下最佳新导演、最佳新演员
第14届大阪亚洲电影节竞赛单元
以及即将亮相第4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有人说,这是今年最好看的青春片,像是青春版的《我不是药神》+本土化的《撒玛利亚少女》+中国风的《天才枪手》。
撇开那些名作浮影,看《过春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仿佛经历了一趟充满迷失、危险和欲望的青春越界。
硬核少女双城记
少女佩佩(黄尧 饰),16岁,小小年纪就已经过上了双城生活。
每天一大早要从深圳过关,去香港上学,放学再过关回家,来回奔波。
活在香港,住在深圳,白天属于香港,夜晚属于深圳。
如此割裂的生活,养成了佩佩沉默内向的性格。
她只在一个人面前展露笑颜,就是在香港土生土长的闺蜜Jo(汤加文 饰)。
俩人约定圣诞一起去日本泡温泉,因为她们从来都没见过雪。
佩佩囊中羞涩拿不出钱,却不敢和家里要。
爸爸这边要养另外一个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妈妈这边只会打麻将,根本指望不上。
一切只能靠自己。
为了挣钱,佩佩拉得下脸,吃得了苦,帮同学贴膜、去餐厅兼职,什么都做,却杯水车薪。
她无意中发现Jo的男朋友阿豪,是做水客生意的,收入不菲,陡然心动。
所谓水客,其实就是走私,靠“人肉过关”携带一些体积小、价值高的商品,比如:手机、芯片、外币、黄金……
像佩佩这样每天都要过关的“跨境学童”,数量已经破万,海关根本见怪不怪,简直就是做水客的最好掩护。
于是,佩佩果断加入了水客团伙,开始走私手机。
连接深圳香港的海关关口,人潮涌动。
似乎没人注意到那个穿着校服、带着耳机的高中女生,也不会有人看出她的书包里其实装满了最新款的iPhone。
数着心跳一步步走近,闸口那头等待她的,是春天还是深渊?
生猛冒险情欲戏
虽然导演、主演都是新人,但《过春天》的幕后团队相当强大。
《妖猫传》与《邪不压正》的调色师,《天注定》的剪辑师,《摆渡人》的美术指导,让《过春天》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影像风格。
讲的是青春故事,但看起来绝不只是青春片。
画面,是文艺片的拍法。节奏,是犯罪片的拍法。
下面我们一个个说。
首先是画面,当佩佩在深圳香港两地奔波时,也带着观众欣赏了两地别样的风情。
红绿灯促人的叮叮声,璀璨灯火的霓虹光晕,湿漉漉的逼仄街巷,热气升腾的大排档,都是我们印象里的招牌港味。
《过春天》用大面积的色彩碰撞,把16岁的青春衬托得鲜艳透亮。
回到深圳,红漆桌椅、锅碗瓢盆,宽敞的街道,色调沉静,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本土烟火气。
晃动的手持摄影,搭配大胆的迷幻电音,把走私手机的少女冒险,拍出了《谍影重重》既视感。
尤其是走向海关的那一幕,周遭喧嚣陡然安静,女主的心跳伴随着脚步声逐渐放大。
配上恍惚的摇晃镜头,这种屏住呼吸的紧张感,堪比《天才枪手》的考场一战。
最惊喜的是,《过春天》贡献了国产青春片史上第一场,不是床戏却堪比床戏的“暧昧”戏——女主佩佩和闺蜜男友阿豪互绑手机。
为了一次“人肉”带走更多iPhone,他们决定把手机包好藏在身上。
两个年轻人把脸庞和眼睛藏入阴影,用胶带将彼此缠绕、捆绑。
空间逼仄而狭小,在经过特殊处理的红色光线照射下,胶带的“刺啦”声,厚重的呼吸声,佩佩因不适发出的微微喘息,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闷热躁动。
这场戏绵长暧昧到观众都面红耳赤的等待他们发生点什么,结果竟然什么出格的动作都没有。
竭力克制的躁动,意乱情迷的沉沦,还有比这更撩人更色气的情欲影射吗?
没有吻、没有床,就把喜欢用“怀孕”“堕胎”来展现成长的烂俗青春片碾压成渣。
《过春天》最成功的的地方,就是抓住了这种“发乎情止乎礼”的微妙尺度。
毕竟“有贼心没贼胆”的暧昧,才是大部分青春最绵长最难忘的体验。
跨过成长三重门
在生猛的冒险和小巧的欲望背后,《过春天》似乎要讲述更多:深港问题、走私水客、跨境学童……
但这些现实问题并不是导演白雪的主要目标:
“许多人认为我拍的是现实,其实我拍的是青春。希望我们的孩子的青春都可以在爱与被爱中度过,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抛开爱情、考试和梦想,《过春天》倾向于更细腻、更内在的情感表达。
身为一个16岁的少女,佩佩远比同龄人更孤独迷茫。
电影里多次使用“玻璃”“水面”的镜像倒影,来表现佩佩拥有着双重身份、双重生活、双重世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最高级的孤独。
看起来佩佩拥有很多,却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在两地游走,却没有真正的归属地。
她在香港有朋友,有梦想,但是没有家。
她在深圳有亲人,有住处,却说不上话。
努力认真的和每一个人相处,但没有一个人能真正靠得住的。
作为一个16岁的少女,佩佩又远比一般人更勇敢清醒。
她了解自己的欲望,焦虑自己的身份,因此她懂得对力量谄媚,敢于去试探危险。
就像她在聚会上,明明不会游泳,却敢毫不犹豫地跳入大海一样。
生活的割裂与尴尬的身份,让佩佩比其他少女更渴望归属感,渴望被接纳与认可,而这也是她加入“走私团伙”的重要原因。
佩佩并非不知道他们的危险。但当一大圈人坐在一起吃饭打牌,开着玩笑聊聊天,还是给了她家庭温暖的短暂错觉。
但跳入大海之后,惹火上身之后,该如何收场?
是独自咬牙坚持,还是等待强壮的肩膀?
电影没有给出明确回答,让观众跟着佩佩一起摸索。
片名的《过春天》,是水客“成功过关”的行话,有点“好运、走运”的意思。
但用在这里,更适合指向女主佩佩的经历和成长。
“春天”不是关键词,“过”才是。
生活的每一秒都是过关,就像身着校服的少女永远在奔跑。
奔跑着上课,奔跑着逃课,跑过海关,跑过雨夜。
翻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边界线,才能长成一个真正的大人。
关关难过,关关过。
青春如此,人生亦是。
今天说说:你的“春天”是怎么过的?
作者:影嘤嘤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