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活得开心,就有机会给别人幸福。“
小幸运
Happiness
本文经 一人一城 授权转载(ID:yirenyicheng01)
六和阿雅是对居住在大理的日本夫妇,
俩人都没上过班,
六最爱的事是种田,没有之一,
而阿雅喜欢染布,做衣服,
比起甜蜜的爱情,
这对已经在一起八年的小夫妻,
有着更“土味”的幸福。
六,阿雅,还有大儿子和空、结麻
八年前,阿雅嫁给六,
俩人租了大理当地的农民房当成家,
六每天骑着摩托车去古城外的田里劳作,
自己种稻米,种三四十种蔬菜,
得空还养鸡、养鸭、榨油,
阿雅则在家忙着染布、做天然护肤品、
烤蛋糕、酿酒、做醋……
反正能自己动手的绝不花钱。
最厉害的是,
他们的三个孩子都是自己在家接生的……
有个节目组后来采访了阿雅在家生小孩的事儿,
视频一放出来,
满屏弹幕刷过都是:硬核!
农忙的时候,阿雅会带着小孩儿去田里看六劳作,
闲下来的时候,俩人就坐在院子里,
陪着孩子玩耍晒太阳,
偶尔在院子里开个派对,
六就会开心地玩起他喜欢的音乐。
陪孩子玩耍
开音乐派对
要是碰上第二天要去市集,
六就负责摘菜宰老母鸡,
阿雅则负责炖汤做备料,
精心准备的28碗拉面,
总是在市集上被一抢而空。
即使是在大理,像六和阿雅这样过着如此纯粹地农民生活的人也并不多,但是这一家五口却是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模式,并且认真地守护着。
一起分担家务、一起养孩子、一起播种生活,然后同时做着各自喜欢的事,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大理的农忙时节,六的稻田里总是人最多~
在和阿雅认识之前,六其实是个“浪子”。
六的真名是上条辽太郎,出生在日本的一个小城,因为“辽”和“六”的发音很像,在大理待久了后,这里的人都非常亲昵地叫他“六”。
18岁以前,六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来中国,更没想过会成为一个农民。
叛逆期的时候,他是一个喜欢足球、地下摇滚、嬉皮文化、迷幻电音、扎着脏辫的日本都市青年,他常常深夜和朋友开着机车,沿着海岸线一路狂奔。
但他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唯一确定的是不想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六和一个采访记者在自己家的小院子里聊起自己的过往
大学刚上了一个学期,他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老师,我不想上课了,我要环游是世界。课程我会自学,作业我会定期发邮件,考试的时候我就回来了!”
同学们都以为他疯了,没想到老师却被打动了。
就这样,他带着对世界的好奇上了路。
他在北海道赏雪、在鹿儿岛的森林里游荡、
在冲绳看火山喷发……
他去不同的地方,
遇到喜欢且适合自己的就住下来,
身上没什么钱,
他就靠劳动和服务换取免费的食物和住处,
这让六一路上学习了很多技艺。
在冲绳,遇到火山爆发
走过很多地方,
但他最爱的还是农村:
“村里都是老年人,特别好客。
只要我帮他们干活,就不用了发愁吃住问题。”
他跟着当地老人学习种地、做味噌、
种菜、开拖拉机,干各种农活。
第一次接过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食物,
这个一直流浪的汉子居然一下子眼眶红了。
对这些以前好不了解、不以为然的手艺,
他越发充满了尊敬和热爱。
不想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也不想被消费主义捆绑,
他选择做一个亲近大自然的农民。
接下来的一切都像是命中注定一般。
他遇到了同样在外到处旅行的阿雅,
共同的人生价值观让六和阿雅很快走到了一起,
他们在泰国相遇,
在大理相聚,并决定留下来。
俩人在举办的简易婚礼
至于为什么是大理?
六说,一切都是缘分:
“我来了这里就有了工作可以赚钱,
有了朋友,有了地方可以睡,
有了地,这些不是我自己找的,
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外面来的,
我感觉应该留在这里。”
他们喜欢的大理
在大理的生活几乎是自给自足。
包括生孩子也是,六和阿雅的三个孩子都是在家里自己接生的。
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临产前,医生说羊水太少建议剖腹产。但他们坚决不同意。
思前想后决定自己在家接生。
为了准备接生,他们托人从日本带回自然分娩的书学习,阿雅也每天练习瑜伽,更加清晰地感受身体的变化。
阿雅
虽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第一个孩子来临的时候还不是很顺利,早上阿雅的羊水破了,午夜过后还没生下来。六就有些着急,决定如果太阳升起前孩子还出不来,就去医院。刚做出决定,孩子在凌晨5点多来到世上。
在大理这几年,六和阿雅也相继接生了他们的第二个、第三个孩子。
大儿子叫和空,小儿子叫结麻
家也搬了三次,最近的一个家在2000多米海拔上的银桥村。
穿过一条长满茂密杂草的长廊,七拐八拐,在村子的尽头,便是六和阿雅的小院。
在他们搬进来前,这个老宅子早就荒废了。屋顶的瓦片上露着大大小小的破洞,大部分木椽子都腐朽了,房梁和椽子完全撑不动屋顶。
不通电的老屋里漆黑一片,还到处漏风,家具也都缺胳膊断腿。
刚付完房租的六和阿雅手上没什么钱,重新修葺房子的事儿几乎全由自己来。
把二楼屋顶上的瓦片一块块地起掉、清洗,然后用盐和石灰密封好上面的孔洞,把椽子拆了,重新打磨、洗刷了一遍房梁,又买了些旧椽子换上。
还想办法拉来电线,自己砌墙堵住漏风口,还在屋里搭建取暖炉,给各个房间通了暖气!前后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把小院彻底进行重修和改善。
六用汽油桶做的取暖炉子,为了给阿雅和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院子里的花,墙头的仙人掌就让它们自由生长。
建起一间淋浴间,装上太阳能,洗澡就更方便了。他还砌了一座面包炉,阿雅最爱的烤面包,孩子们喜欢吃的饼干、蛋糕就都有了。
古城里没有花样繁多的玩具,他们在院子里做了个蹦床,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
六和阿雅并不看重房子多好看,更加注重功能性,比如有个院子能给孩子玩耍,有块空地能种些萝卜、土豆,有个后院能养鸡鸭,这样的生活是他们想要的。
修房子只是自给自足的生活的开始。
“日本人说的『百姓』是可以做100件事情的人,我是个百姓,意味着我会种地、做吃的、做乐器、做衣服,还可以做其他好玩的事情”,六说。
房子搞定后,六就飞快地跑去租了块田,种下番茄、土豆、茄子、青椒……30多种蔬菜,一家人的口粮全得从田里出。
他种地“不翻土、不施肥、不拔草”,
每天还会和稻谷聊天,
“怎么样,今天还好吗”,
在田埂上播放日本民谣,
给麦子听电子音乐。
但六说,这就是他想要的”自然农法。”
减少对土地的干预,
让蔬菜自由生长,
作物间间隙也要特别大,不能相互挤着,
这样作物才会过得开心。
产出的果实也最丰美。
等到作物丰收的时候,六就会给朋友们发信息,朋友们就从各个地方赶过来帮六一家收割粮食和蔬菜。
阿雅在家准备好二三十人的午饭,等到日头高高挂起,干活的友人们便在稻田里一边吃一边聊着粮食收成的事儿。
种好的粮食和蔬菜一部分用来全家人食用,一部分拿去和邻居换其它食物和生活用品。
六和阿雅喜欢这种带着劳作气息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换,仿佛不仅仅是交换了物品,也交换了朋友之间的感情。
比如六和阿雅擅长种粮食蔬菜,做的味噌汤很好喝,朋友魏道做啤酒和萨拉米很棒,互相之间就可以交换。
六卖的味增汤料,火麻油面霜等等
也有一部分拿到市集去卖,他坚持每天早上五点半起来摘菜,然后骑三轮车送到集市,“那会儿的菜最好,最新鲜。”
就连火麻油也是刚榨两三个星期以内的,他才肯卖给客人。
六经常说:“在中国,好的东西就是贵,我不喜欢。我喜欢很多人吃我的菜,因为它们新鲜、自然。我喜欢让一般的人也能吃,不是只有有钱人才能吃。”
自已种麻子、收割、冷榨,做的一系列麻子油护肤品
朋友们夸他和阿雅“什么都会”,六和阿雅却觉得自己种菜、自己做食物、自己染布、自己做包……这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没什么稀奇的,传统的农村生活就是这样的。
做人和农法想通,孩子的教育上六和阿雅也是顺其自然。
一有空闲,他和妻子会带孩子们到农田里、到山里去撒欢。向大自然学习最基本的知识。
六和阿雅并不是想让孩子以后也做农民,但是他们希望孩子们知道粮食是哪里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他和阿雅送孩子去普通幼儿园读书,一方面,这里的私立幼儿园他和阿雅负担不起,另一方面,孩子以后接触的也是普通人。
很多人问六和阿雅,自给自足的生活是不是很累,但他们觉得:“年轻的时候必须要多干活,才有好的生活。虽然日子过得很辛苦,但辛苦就是幸福。”
有爱的人在身边,有孩子在成长,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不幸福,又有谁幸福呢?
图片素材来自六提供
部分动图和截图来自节目《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第115期
文字资料来自书籍《六》,作者苏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