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件》有感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管理人力资源模块,办公环境模块,正确的人模块,高效团队养成模块,沃土模块与快乐的工作六个模块。
在第一部分中:具体描述了人的工作机制,人是非模块化的,将模块化适用于个人是起不到效果的,而在我们大多数的工作中,问题更多在于社会学的领域范畴,而非技术上的,我们的成功源自于所有参与者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大多数的失败来源于这种互动的缺失。其次,稳定是通往成功的最大障碍,别追求稳定,而稳定的生活无灵感的迸发。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只是做事,花费大量时间做事,却没有把时间用来考虑工作自身,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提出关键问题。最后,给我留下最深刻的一点是压力不会让人工作的更好——而只是工作更快。为了工作快,不得不牺牲产品质量以及自身的工作体验。
在第二部分中:办公环境——具体分析时间流逝的原因,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有益于自身健康与舒适工作。首先,分析了与生产效率有关的因素:具体某一项工作的能力、经验年限、缺陷个数、薪酬、工作环境。办公环境对员工的工作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工作环境差,经常性被人打断,再次回到工作状态兴奋点需要大量时间,所谓的“流”,员工每天早上带着大脑来工作,只要能让工作环境变得稍微平静安宁,就会提高工作效率,而减少相应的成本。其实在很多时候,一个项目或是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大家更少的被噪声,被情绪所干扰,反而可能热情而准确的完成任务。有些与众不同,离奇的环境有助于团队形成自己的个性。
在第三部分中:正确的人,具体可分为1.找到合适的人 2.使其安心工作 3.让其自由发挥。在这个人人平等的时代,我们都不会考虑哪个人是否在某件事上不能胜任,但是每次招聘都会有标准,每个人也在下意识的再缔造自己的标准。在一个健康的组织文化里,往往还是要看他的学识与能力。同时,我们需要组织中不断新填活力,但是不断的加入也会有磨合期,要把握好这个尺度。最后,那些有意识的主动管理投资的公司一定会得到长线回报,依靠脑力劳动者的公司必须认识到自己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无比重要。
在第四部分中:高效团队养成。一旦团队产生了凝聚力,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这种团队的产出要大于那些工作如同散兵游勇的团队,更重要的是源于工作本身,大家从工作中得到的快乐更具价值。虽然一个拥有凝聚力的工作组可能自傲,自足,让人头疼还有点排外,但对比拼凑起来的可替换部件,但却能帮助管理者实现最后真正的目标。但同时也有妨碍我们高效工作的魔鬼,如:官僚主义、物理分离、牺牲产品质量、伪造截止日期等等。就拿物理分离举例:原本可以紧密协作的团队被安排在不同的区域,楼层,团队工作的交互可能没什莫大影响,但团队日常的交流就没有了。由于没有团队的空间,没有团队的互动,更没有团队文化的可能。
第五部分中:沃土{企业文化} 这节首先提出个大型方法学,试图进行集中式思考,所有有意义的决策都必须由方法学的构建者做出,而不是由真正做事情的人来决定,而这样安排显然不尽合理,拖泥带水的文案、不能真正实施的决策、从来没有的责任心、消磨殆尽的热情等等。一些企业随着组织的老化,会议时间越来越多,到了最后就只剩开会了,大家就会变得神经僵化:竞争性的空谈。
第六部分中:快乐的工作。开放的管理者应该有一套自己的理念,愿意给其他人保留一小部分的混乱,而被管理者也会从整理中得到些许乐趣,好的秩序是我们日常工作之所需,但一些冒险和一些适当性的具有建设意义的任务更能激发员工的斗志。作为管理者,应该找到自己认为所谓的 好苗子 ,找到后,让他们放手去干,而他们需要自行确定方向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
这本书与其说是本软件工程领域的书,倒不如说是管理学的著作,从人自身角度分析,到工作环境,自我与团队的结合,到企业文化以及如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每一项工作都是每一部分的具体分工,所有成员的共同力量,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会尽力落到实践当中,努力把工作发挥出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