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退缩?

1994年的飞龙已经成长为中国保健品行业的老大,发展速度居全国医药行业首位。延生护宝液在全国市场上一片旺销。姜伟更是因此荣获三大桂冠: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改革风云人物。这时又传来消息,说飞龙在香港上市有望。

姜伟兴冲冲的飞往香港。

在上市包装期间,香港律师行一共提出了2870个问题,姜伟一多半答不上来。最后,香港人给飞龙下了诊断书,看出四大隐患:没有可信的长远发展规划;没有硬碰硬的高科技产品;资产不实且资产过低;财务管理漏洞太大。

兴冲冲的姜伟看到香港人下的诊断书,再也兴奋不起来了。

飞龙是姜伟全部的心血,他为之投入了全部的智慧和热情。当自己最引以为豪的企业被医生下了诊断书以后,姜伟才看到飞龙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完美。譬如一个父亲把自己培养出的最优秀的孩子当做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然而搬到新地方以后,他却发现自己眼里的优秀孩子,不过是个普通人。这个父亲突然很失望,他开始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孩子,挑剔的发现他什么都做的不够好不够完美。之后,这个失望的父亲再也不当着众人的面夸赞他了,也羞于让他露面。

于是,在飞龙耗费六个月和1800万之后,得到在香港上市机会,轻易的被姜伟放弃了。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飞龙也没有做好准备。

香港上市,让姜伟看不到结果,也没有把握飞龙能做出在中国内地一样出色的成绩,交出一个让他满意的答卷。

于是姜伟带着一套规范的财务报表和评估报告,飞回了沈阳。

试问,如果自己作为一个创业者,在企业最鼎盛的时候,看到自己一手建立的企业如此不堪之后,还会忍心让这个企业在更大,更广阔的平台上去和比自己好上百倍、千倍的企业去竞争吗?

或许,姜伟从一开始就没有看清楚这个企业的全貌,他只记得自己的成功和飞龙带给他的荣耀,却忘了考虑背后的隐患。当没有心理准备的他看到飞龙的诊断书,又希望飞龙能在新的平台上腾空而起,继续着他的荣光时, 就想准备好了再来。

然而,究竟要准备到什么时候,什么地步,就算准备好了呢?又或者,说好的准备,只是在拖延时间,让自己晚一些面对失败,面对失败带来的耻辱和失去的荣誉吗?

如果飞龙在香港上市,或许会在巨大的压力和优秀的竞争对手面前以最快的速度成长,在最惨痛的失败中汲取养分,不至于自缚手脚,困死在“有朝一日,我还会成功”的美梦中。

飞龙如此,在生活中亦如此。放弃荣耀带来的虚妄的骄傲,放弃在选择中犹豫惆怅,只管向前走去,从不怕走错路,但是万不能退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要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