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成为签约摄影师就会摄影了吗?

我在论坛里逛了也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我发现很多摄影爱好者的个人简介里总爱写着某某某图片社签约摄影师。在如今的摄影论坛里,似乎被图片社签约是一种摄影水平高的象征。也正因此很多影友对此趋之若鹜。但我却对此持着完全截然不同的看法。



你以为成为签约摄影师就会摄影了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家图片社的运作需要的是让绝大多数人认可其照片的质量。而这个绝大多数人并不仅仅局限于摄影爱好者当中,就好像如果一家图片社卖照片给苹果公司做电脑桌面背景,那么需要得到的就是绝大多数苹果电脑用户的认可,而非仅仅是苹果用户中的摄影爱好者认可。而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摆在眼前,学摄影的和不学摄影的对于照片的评价标准是完全不同的,就好像莫言喜欢的文学作品小学生不一定喜欢看一个道理。因此一家图片社为了能够正常运作,那么其需要的,以及经营的则必然是能让大多数人觉得好的照片,而摄影爱好者毕竟是少数人群,因此也可以说,一家图片社运作需要的摄影作品并不一定要非常具有高深的艺术性,但却需要让完全不懂摄影的人也能喜欢这些摄影作品。



这种情况在今天的社会中其实并不少见,就好像日本的汽车品牌不生产布加迪威龙那个档次的汽车,因为那种汽车虽然好,但一年全世界也卖不出多少辆,利润比起生产卡罗拉差的太远了。但是今天摄影圈所面临的问题,却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如果说布加迪威龙可以打分100的话,那么没准卡罗拉也就20分。但是对于今天的很多图片社而言,或许20分的摄影作品都太过于小众了,这些图片社往往需要的是0分甚至于是负分的摄影作品。


图片发自App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根源来自于数码相机的发展。当摄影器材从胶片相机发展到数码相机,摄影的难度降低了,并且照片的数量却大幅增加了。在使用胶片相机的年代,今天在数码相机上常用的曝光补偿,都需要有很丰富的经验才能使用而通常即使加光减光幅度也不会太大,往往能够使用加减三分之一档曝光的摄影师就算拍的不错的了,因为拍摄者在现场看不到成品照片,因此照片需不需要加减光,以及需要加减多少光这完全就是一个经验活。因为照片上将会显现的效果其实完全凭借拍摄者依靠经验去想象,尤其是对于那种为了表现主题思路需要有意的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的照片,难度系数更是比数码摄影增加了不止一个档次。



另外在胶片年代,对于一般的135相机而言通常情况下一卷胶卷总数为三十六张,价格可能三十多元(具体价格因年代久远已经记不清了),而冲洗一卷胶卷通常情况下也要花费和购买一盒胶卷相同的价钱。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出门带10卷胶卷就已经很多很多了,因为10卷胶卷总共要花费的金钱可能要700多块,并且那个年代钱可比如今钱的实际价值要高的多。即便如此,10卷胶卷拍出来满打满算也就三百六十张,这还要保证没有废片。而如今数码时代呢?一张32G的SD卡也就120块,可以存好几千张照片,而且可以循环使用。并且通常情况下拍完照片要看成品也不再需要冲洗,电脑就可以直接观看了。



科技的发展固然降低了照片拍摄的难度与成本,但也正因如此,自从数码大时代开始,我们所能看到的图片明显比曾经多了。而也正因为这种照片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了要想在众多照片中被人留意,需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而以出售和租赁图片为运作根本的图片社所需要的就是一批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你而如今的问题其实也就出现在了视觉冲击力这个问题上,几乎在今天论坛中能看到的所有领域都存在盲目追求视觉冲击力的问题。

首先说风光题材的拍摄中,盲目追求视觉冲击力的问题主要在两方面体现,一种是色彩,一种是技法。先说色彩,目前有着很大一批摄影师在修改照片时都喜欢把照片改的比真实景点还要艳丽。面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提出和在以前文章中提到的相同的观点。拍摄一张照片的根本目的在于传递一种思想,去不同的地点,人们会有不同的想法,而如何在一张照片中体现这种想法实际上是需要前期与后期共同努力得来的不可分开讨论。在前期中拍摄者需要明确自己拍的是什么,例如什么是主体,什么是衬体,而在后期的修改中,拍摄者也需要根据前期拍摄时的思路来考虑如何突出主体。为了突出主体,可能会是让衬体曝光不足或是曝光过度,也可能是剪裁掉没用的部分等等。而如果后期都以一种类似的方法来处理,那么实际上就是否定了拍摄者在不同的景点会有不同感受这一客观事实。技巧的问题也是一样,面对千篇一律的星轨,星河,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这些技巧到底符合不符合当下照片要体现的主题。

而在人文题材的摄影中,盲目追求视觉冲击力的主要体现则在于色彩,和选材。同样还是先说色彩问题,很多拍摄者总是把照片的色彩改的与现实不同,或是艳丽,或是老旧,但是就我看来这种改法实际有些过于盲目,因为这种超越现实的色彩往往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流行性,没有谁可以预知未来,所以很有可能在如今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和符合流行性而增加的与主题思路无关的色彩,很可能在若干年后当这种色彩过时时,变成影响照片思路表达的累赘。所以就我看来在拍摄人文题材的摄影作品时,真实的还原现场的色彩就足以了,因为最真实的记录可以让照片更真实,从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具史料性,这些被记录的沧桑的历史会比任何人为刻意营造出的视觉冲击力都吸引人,其中薇薇安 梅耶的街拍就很具代表性。而就题材中包含的视觉冲击力被滥用的问题主要在于很多拍摄者希望拍出来的照片能在第一眼就吸引读者,因而把镜头对准了社会上那些边缘化人群,例如乞丐,农村里那种脸上是褶,身上是泥的孤寡老人。但是往往由于拍摄者对于被摄者生活的了解不够全面和仔细,导致了所谓的视觉冲击力只是浮于外表的皱纹和污渍。往往是农民与乞丐看不出什么不同,因为精神层面的东西并没有被拍摄者抓住。我曾经读过一本介绍玛格南的书叫《世界的眼睛》,我记得其中有一段话就说过:曾经有一个很出名的时装摄影师在国外拍摄了一些纪实照片,很自豪地拿给玛格南巴黎办事处的一位摄影师看,为了强调照片的来之不易,这位时装摄影师说:“你知道我在那待了多久吗?两个星期呢!”这位玛格南摄影师看了看照片说:“真的吗?这么久啊!”言外之意,这样的工作对于玛格南摄影师而言只不过是小事一桩。就我个人认为这里所谓的待了多长时间,实际上是体现的是对于所拍摄题材的了解程度,对一个题材了解的越深入,越能拍出一般人看不见的画面,同样想要拍摄出一类人精神层面的东西必须对于这类人有足够的了解。



图片发自App



摄影在如今虽然已经谈不上是多么高大上的爱好了,但通常来说能玩摄影的也不会是有了上顿没下顿,或者是面临露宿街头的人。因此很多爱好者拍摄所谓的边缘人,实际上这些爱好者就是在兴起的时候拿着相机去拍两张,关掉相机这些爱好者依旧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与所谓边缘人群的接触每次也就仅仅限于拍照这不长的一段时间内。而且很多拍摄者急于求成,一个题材去拍个一两次就已经开始发表那些所谓的“作品”了。不难想象这类作品很难具有深度。所以我觉得对于人文题材的拍摄如果不限定具体题材的,不考虑后期编辑成纪实系列的话,那么应该也是去找寻一种元素的搭配,例如一个人与周围环境的搭配,或是某一个人神态动作与其穿着和周围环境的搭配。而不要说去定向性地寻找某种具有视觉冲击性的脸。其实这种类问题在风光和人文是共通的。而如果说拍摄者想拍具体题材的话,那么我觉得最好把题材限于周围了解的事情。这样更能反应出别人看不见并且具有深度的一面。而如果说拍摄者就是想拍摄一些边缘人群,我觉得也并非不行,不要求拍摄者一定要向黛安 阿巴斯那样拍摄不正常人群最后自己也变成不正常人了。但是最起码长时间去拍摄一个题材,而且平时也要关注这类题材的相关信息,不要太急于求成,坚持个两三年再来谈什么作品的问题,以次弥补因为所生活圈子不同,而引起的对于题材不了解的问题。


你以为成为签约摄影师就会摄影了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至于肖像类的摄影作品,说老实话因为自己不拍,仅仅是看卡什,邓伟这些人的作品,所以可能说的不够具体。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大家多担待些。在我看来视觉冲击对肖像类摄影最大的影响就是拍摄者在不停的追求美。为了追求美,拍摄者总爱让被摄者摆出各式各样的姿势,换上各式各样的衣服。看着这类作品,我总喜欢去假设三十年后我们看到这些照片会是一种什么感觉。虽然无法预知未来,但是我觉得可以通过过去去推测未来,所以我特地去看了一些我国八十年代的所谓的肖像的照片。也可能是我才疏学浅,见识少吧。因为我怎么看怎么觉得那个时代的肖像作品很难从单纯的外表上吸引我,看着那时候所谓的美女照片,总有种看农村非主流的感觉,而且我也真不懂得欣赏所谓的披肩发和喇叭裤的搭配。但是有几张却让我真真正正觉得惊艳了一下。比如说肖全拍摄的易知难。我总在想为什么肖全拍的易知难能够经久不衰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易知难漂亮吗?我们不否认易知难确实是难得的美女,但要说她是最漂亮的,我觉得可能也不见得。在我看来那张照片吸引人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神态的自然。一张照片被保存的不仅仅是美女的相貌,还有美女的情绪。俗话说人靠衣装,可能在30年后的今天看来,易知难当时的打扮已经不符合如今的时代潮流,从而使得那本来惊艳的容貌也大了折扣,但是被照片记录下的她的淡淡的忧伤依旧在打动着很多人。但是如何才能把被摄人物的情绪记录下来呢?我觉得两方面很重要,一方面要了解被摄者,另一方面不要完全性的摆拍。之所以说要了解被摄者是因为现在很多拍摄者为了拍出一张惊艳的肖像照而花钱雇模特。模特虽然漂亮,但往往拍摄者可能对于模特的性格经历就不了解。既然不了解模特的性格与经历那自然很难体现符合模特自身特点的情绪。既然无法体现模特的性格特点,仅仅妄图以模特外貌吸引人,那随着时间流逝,照片就会如同IT产品一样,时间越久越不值钱,而之所以说要不完全性摆拍是因为通常来说被摄者很难刻意表现出他们的情绪。毕竟通常情况来说被摄者不会是奥斯卡影帝,即便是影帝我觉得他可能能模仿一千个人,但却模仿不出他自己。对自己不够了解往往是人的特点。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不要去要求被摄者摆出什么样的姿势。因为摆出来的姿势往往是刻意的。我觉得可以通过对于被摄者的了解,去判断其性格特点,在拍摄时可以告诉他要拍,然后聊一些可以引起性格特点的话题,在其表情最能体现其性格时抓拍下来。因此我觉得拍肖像的不完全抓拍很重要。



文章写到这,也写了不少了,其实写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迷信与盲目的追求所谓专业的称号,爱好这东西在我看来根本性地作用是满足自己的喜好,而高视觉冲击力更多的是在迎合别人的口味。当然我也明白,对于就是为了追求所谓认同感的那些人而言,怎么说也改变不了他们。我能做的只是想告诉一些喜好摄影,但刚接触的朋友,并不是有专业的名头,拍出来你又觉得好看这便是摄影追求的路。不要被这些人的证书和作品表面的惊艳所迷惑,摄影不仅仅是拍同样是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以为成为签约摄影师就会摄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