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第9次,你我,有多少改变?

2004年——历史上第一届NBA中国赛,是先在上海,然后在北京。在北京站之前,姚明送给我两张票,请我父母去现场看球。两张票面1680的票,对天发誓,在那之前,我没见过那么贵的比赛或者演出票(其实,1680只能坐在观众席的斜角上)。我的父亲,一个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和好奇心(不爱看电影,不爱旅游,不爱看演出,绝不听音乐)的老北京,本来也不想去,但看在这是开天辟地第一回中国赛和两张这么贵的票的份儿上,还是和我妈去了。但是我爸还是放不下他的狗,我刚刚送给他一只叫豆豆的小狗,和他如影随形。他想带着豆豆去,我妈怒斥:看球哪儿有带狗的!

他们只好把豆豆放在家里。我爸在开车的路上,每10分钟念叨一次他的狗。他们在首都体育馆附近艰难的找到了停车位,进了场,面对着和以往观看比赛时完全不同的盛景——巨大的音乐声,新铺的反光度完全不同的地板,啦啦队的姑娘们在地板上狂野地跳着,观众席上的小伙子们身穿着火箭或者国王的球衣,也跳跃着,面带幸福和得意之色——能够获得一张中国赛的票,不但代表你有钱,更代表你的身份,因为有钱都不好买!

我爸和我妈找到了座位,原来1680就在这儿啊,那正面的得多少钱……我妈坐下来,我爸坐下来又站起来,叉着腰,他的肚子很大,他环顾着四周,看了很久,然后低下头来对我妈说:还真没人带狗……

那是2004年。那一年,小狗豆豆1岁。

那场比赛的两张票,一直压在我爸妈家茶几玻璃板的下面,我记得是蓝色的。

现在还压着。现在,我妈66岁,我爸65,我38,我女儿苹果3岁多,我媳妇不让透露她的年龄,豆豆已经没有了,我爸妈在他们小区的里面,给它修了个坟头。

姚明和刘炜,火箭对国王,当你这么说的时候,仿佛就在昨天。但当你发现已经过了11年,会惊觉原来已经这么久。一个人没有多少个11年,如果你在11年前只是一个刚刚走进中学校门的初中生,现在你已经大学毕业了,已经工作,挣钱。11年,这个世界的变化太多了。

本来,我是不爱写怀旧的玩意儿的——我是个很现实的人,回忆和思念,是人生里的必修课,无论怎样,它都会发生。去年是中国赛10年纪念,我也没有煽情,反而写了一篇《10年中国赛,10年困锁》,写NBA在中国落地困局的突破。每到一年中国赛,我相信各位中的大多数和我一样,最先想起的还是第一次。第一次,是从没见过到见过;第一次,是铺天盖地的,是远远超越体育影响力的社会事件。在回望的时候,我能记起的绝大多数有关中国赛的回忆,都来自第一次。

我记得麦迪,在黄浦江畔搭台卖鞋,那真是我见过的最棒的商业推广地之一。高台就在江边,船帆飞过,风浪涌来,日月星辰,若出其中。那一天,我都好想花钱。

那是中国最近距离接触NBA的开始,也是NBA真正认识中国的开始。从村儿里来的运动员们,才知道原来中国是如此繁华,上海的夜色就像巴黎。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迈克毕比的带领下涌入了新天地;还有很多人,被接触过的中国朋友带去买碟了,故事片5块钱一张,在美国得卖几十美元。他们第一次感触到没有知识产权的国家是如此美好,他们每个人都买了一大兜。火箭队的队医兼副总裁(跟警察兼神父差不多)基斯琼斯,在那之后总是会问中国朋友:你下次来能不能再帮我背一口袋DVD

他们所有人,得到了难以想象的尊重和爱。火箭的主帅,也许是NBA里个儿最矮的主帅杰夫范甘迪,来之前连中国有没有他每日必喝的健怡可乐都不知道,在这里找到了未有的存在感。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一位记者是这么提问的,请问主教练先生……范甘迪当时就喷了,他兴奋了,在美国,记者就叫杰夫(说快了就是姐夫),撑死了叫个coach(就是教练),而你,竟然,叫我Mr Head Coach!这么多词儿!哎呀太好听了,我受不了了,来,你再叫我一遍。

姚明,刚刚经历过职业生涯里第一次NBA季后赛的洗礼,和奥尼尔大战了五场,接着在雅典奥运会上扛着中国男篮进了八强。他正在他职业生涯里最健康,最兴盛的时刻,经过两年的训练,长得像阿加西一样的训练师法尔松就像用瓦刀抹水泥一样,让姚明在脂肪含量下降的同时增重了15公斤。姚明回来了,所有人都想看到姚明,所有人都想摸一下他,就好像他不是从这儿走出去的。在灯光有些昏黄的万体馆打完上海站那一晚,我在电话里对姚明说,知道那些中国历史上当了大官发了大财摆鸾驾车乘千骑回故里什么样么?就你这样,这就叫最典型的衣锦还乡。

姚明的哥们儿,刘炜,作为萨克拉门托国王队名单里的后卫,成为了比赛的一个重要的卖点。他每天跟着姚明和法尔松一起训练,就那前后半个月的训练,让刘炜知道了怎么练和训练的乐趣,让他在未来10年一直是中国联赛里力量对抗最好的本土后卫。在上海的新闻发布会,台上坐着阿德尔曼,迪瓦茨,韦伯,还有毕比和刘炜。有个上海记者是个姑娘,特别认真的请问毕比先生,你怎么看待刘炜加盟在球队里形成的竞争,你会担心你的主力位置么?姑娘问完,毕比像范甘迪一样也喷了,然后全场大笑,等大伙儿不笑了,毕比刚想说话,没忍住又接着笑。然后,刘炜也笑了。

我的意思是,所有的一切,在第一次里,都显得那么,那么有趣,那么好。人们的精神都是那么亢奋,你在纪录片里看到过的人们,那些熟悉的面孔,张指导,著名的场边记者,远来的美国大姨,都那么开心,都在镜头前叫喊。在当时,你意识不到经历历史有多么美好,但历史就是不会再来了。

11年,9次中国赛,人们已经习惯了总是有中国赛。中国赛还是很精彩,但再也不一样了。

2004年,是我在中央电视台解说NBA的开始,之前只说CBA。那一年的10月,马刺对骑士。迩来11年矣。

2004年,原新浪老大姜丰年弄了个网站叫新传,和搜狐合作,播NBA,打算看一场球收2块钱,愣卖不出去,只好收了。NBA的下一个中文官方站是TOM,再下一个是新浪,新浪一开始买的时候是200多万美元一年,续约的时候涨到700多万美元一年。再到续的时候,腾讯杀出来了,拍了每年1亿美元,55亿美元,把场子震住。从此进入腾讯一统NBA中国新媒体天下的时代,如果你要细算,今天就是腾讯一统天下之后的第一场直播,赛地就在企鹅的老巢深圳。因此今天,就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在开拓落地方式上一直未有良谋的NBA,签下了在中国历史上的单笔最大单。这发生在中超足球联赛版权卖出580亿人民币之前,回头一想,NBA心头碎碎念念。

2007年,我和马重阳在TOM解说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小胖,被招来做NBA的解说。那时候,柯凡没有现在这么胖,但也没有现在这么棒。他从TOM跳到了新浪,又从新浪跳到了腾讯,他越跳越胖,也越跳越棒。8年之后,跟随着网络一起成长的NBA球迷们,很难接受没有柯凡的网络NBA直播。

11年之后,你毕业了么?你考研了么?你工作了么?

你结婚了么?你买房了么?你有孩子了么?

不久以前,在上海,姚明跟我挤在电梯里,他宽大到遮住了电梯的一面墙。我抬头,看他变圆的腮帮子,和他浮出的肚子,问:你有400斤了么?大姚说:滚。

我们都不再年轻,而你们长大了么?

今天,我将和王猛一起为腾讯在现场解说快船对黄蜂,解说腾讯NBA时代的第一战。比赛有很多很多的看点,我想看看快船在空前提升了板凳和锋线之后,里弗斯怎么打手上的这把牌;想看黄蜂和他们的老板一起出门来见见世面,看他们怎样提升上赛季联盟倒数第三的进攻,看林书豪在他们的体系里将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

世界在变,比赛在变,只有存于记忆里的你我,完成了定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11年,第9次,你我,有多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