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设计与创新 - 书摘3

第三章 新经济与新设计

第一节 产业生态的变迁

产业趋势与生态决定了设计。社会发展的历程表明,产业进步是一个系统性的进步,表现为一个社会和产业的范式,包括与之相关的制造、物流运输、通讯、组织管理等领域。制造产业的范式正在被知识产业的范式所取代,产品范式正在被服务范式所取代。在“服务产业范式”下,技术将出现大跨度的交叉与融合,释放出更大的活力。

服务设计与创新 - 书摘3_第1张图片
图 设计的生态环境变迁

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于纺织工业的规模化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以内燃机发明、汽车工业的起点为结束;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启了电气化和电话、电子通讯产业的发展,而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达到了顶峰(即信息革命、资讯革命);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形成过程中,以基因工程、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为契机的生物工业革命,以能源、信息技术为契机的知识产业革命都表现出强大的活力。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学科交叉和技术综合。

1.大机器与通信使世界变小

英国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铁路和电报的发明为主要代表,构建了工业制造时代的范式,技术称为第一生产力。

以技术发明为推动力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人类很大程度上征服了自然,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不仅能够凭借汽船和铁路越过海洋和大陆,还能够用电报与世界各地通讯,技术使世界统一起来,也给设计提供了施展想象力的无限空间。

2.管理技术使效率得以提高

对技术的合理和高效应用的需求促进了产业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管理革命成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亮点。在这个范式下,产业组织使技术应用和科研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与生产管理才能让企业壮大。工效学(Ergonomics)的发展也在设计领域受到重视。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出现了两个至关重要的发展就是科技的介入和对大规模生产的管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大规模生产管理的两种主要方法都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是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即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出现于20世纪初的“流水线”(Assembly Line)是二次产业革命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标准化与流水线在持续进步的科技环境下,确定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之后的基本范式。

3.融合的世界加速发展

第三次产业转型的动力依然来自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技术等未来科技的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质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过程。

第二节 智慧星球与网络商业

1.从产品到服务:IBM

服务设计与创新 - 书摘3_第2张图片
图 IBM的服务定位与智慧星球战略:大数据、社会创新、智慧云、移动互联

产业危机和社会危机在今天已经成为全球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被称为Wicked Problems,如:气候变化、能源危机、食品和药品供应、个人及社会信息安全等。这意味着高度关联的地球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时,开始出现协同的需求。

信息流动的速度意味着企业生产力的高低。信息和知识的沟通成为新的生产手段,移动通讯和社交网络的出现正在改变雇员的竞争力观点,从拥有知识到交换知识。知识和信息交换的速度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力。对于组织而言,更重要的是文化,即使用新技术来改变传统顽固的工作思维的文化。

2.微软的战略转身

3.纯粹服务的谷歌:10的100次幂

第三节 Apple——产品服务系统的极致

产品服务系统PSS(Product - Service - System)是指用产品服务一体化的模式向用户提供价值,是企业超越产品状态向用户提供更多服务并承担更多责任的一种模式,是消费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模式的基础是市场产品极大丰富和企业竞争的博弈,是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的必然过程。以产品和服务分别在系统中的比重界定为三种模式。产品导向的服务系统、使用导向的服务系统和价值导向的产品服务系统。

产品导向的服务系统:

“iPod + iTunes”基于产品的服务系统(Product - Oriented Service System),将内容服务与终端产品结合为一体。产品作为承载服务的主要载体,用户需要通过拥有产品来获得服务,服务是以产品定义为中心的,是加大了的产品功能外延。

使用导向的服务:

即产品的拥有和使用在一定时间内分离的服务模式,用户在不需要完全拥有产品的前提下就可以享受服务。“Device + Plan + Service”(Cellphone + Carrier + Retail)的模式,即由移动服务运营商和手机终端厂家和渠道商共同形成一个产品服务系统来共同承载相关用户的服务。消费者既关心运营商的服务产品质量(网络覆盖质量、基础费率、数据服务等)也考虑终端产品的质量(硬件配置、外观设计、使用体验等)。

价值导向的服务:

Value - Oriented PSS价值导向的产品服务系统,即用户可以不拥有也不使用系统中的产品,而直接享受服务的效用,获取产品服务系用所提供的价值。企业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效用,由服务提供方的专业人员全部处理产品使用周期中的所有问题。用户将评价服务质量和体验而不再是产品质量和体验。服务导向的产品,产品设计不再是用户导向的设计,而是服务系统设计的一部分,进入“服务设计的范式”。

第四节 未来设计的洞察:“现代服务业”的创新空间

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它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注:2012年2月22日,中国国家科技部发布的第70号文件中对现代服务业的定义)

服务设计与创新 - 书摘3_第3张图片
图 服务的属性带给服务设计的挑战

未来设计领域不仅需要超越产品制造、面对过去从未涉足的产业领域,超越传统设计管理的挑战,还将面对从企业和社会服务模式到商业模式和公共管理的创新挑战。

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

1.现代服务业的新领域和新模式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服务设计与创新 - 书摘3_第4张图片
图 服务业在不同经济时代的角色

服务业按服务对象一般可分为:

1.生产性服务业(Service for Production),指信息传输、金融、科研、交通运输、批发、租赁和商务服务等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含量的服务业;

2.生活与消费服务业(Service for Consumer),指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房地产、零售、住餐、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3.公共服务业(Service for Public)了,指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环境管理和公共管理等。

服务设计与创新 - 书摘3_第5张图片
图 服务业的分类

现代服务业突破了传统消费性服务业的范围,主要是指那些新兴的为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

“综合设计力”是服务创新与设计的新特征。这种综合设计力表现在:1、可持续能力(与时俱进的能力);2、文化创造能力(组织影响力);3、科技的获取与运用能力(人才资源综合能力)等。归结起来就是时间、空间的“集群能力”。

现代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以信息系统(IS,Information System)为基础的。社会信息系统分以下四类:1、基础服务;2、生产和市场服务;3、个人消费服务;4、公共服务。世贸组织(WTO)界定了现代服务业的九大分类:商业服务,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

2.未来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

1)制造产业的软化

制造产业的软化表现在“沉没性硬件投入”和“隐形服务性投入”的加大。

2)产品软化为服务

3)文化消费服务创造新的业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服务设计与创新 - 书摘3)